文化纵横

人民论坛 2023年11月20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进路

罗月娥 《 人民论坛 》( 2023年11月20日   第 06 版)

    【摘要】理想信念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方向引领和动力支撑作用,推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的必然要求。高校应按照大学生的认知接受规律和理想信念形成规律进行系统设计,通过夯实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根基、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课程体系、拓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平台、完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组织机制等方式,推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理想信念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①理想信念对个体的发展具有方向引领和动力支撑作用②,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③。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不会自发形成,其确立和深化需要通过持续有效的教育,实现从外到内的融通,这就决定了理想信念教育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因此,高校应按照大学生的认知接受规律和理想信念形成规律,紧紧抓住常态化制度化建设这个关键,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进行系统设计,明确实践重点。

    夯实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根基

    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青年树立崇高理想,是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经验。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就强调以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凝聚人心④。新中国成立后,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党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草案)》《中共中央关于宣传唯物主义思想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指示》等文件⑤,以更为明确的制度引导中国共产党人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并将其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一时期,面对新的风险和挑战,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为党的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的实际出发,强调:“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⑥,将理想信念教育提升到了新的境界,并从治国理政的高度对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提出了明确要求。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中国共产党人正是掌握了对待科学理论的科学态度,明确了科学理论没有一成不变的套路,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深刻改变中国发展前景的同时,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不难发现,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为基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要想补好精神之“钙”,需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矢志不渝地加强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最为紧要的就是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大学生进行深入系统的思想理论教育,用先进的理论吸引学生、说服学生、引导学生,确保理想信念教育底蕴深厚、方向正确,不断增进其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课程机制

    规范化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环节,要结合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和时代要求不断推动内容创新和载体创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持续加强“四史”教育,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感、吸引力和科学性。

    一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依托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增强青年思想认同。早在延安时期,为把众多有志青年培养成高素质干部,中国共产党组织开设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史、时事教育等课程。因此,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必须上好思政课这门“关键课程”,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课堂教学是落实课程规划的关键,结合大学生的发展需要、生活实际,找准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点,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旗帜鲜明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使理想信念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彰显。

    二是持续加强“四史”教育。通过历史教育促进青年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提出通过加强历史教育深化人们对中国实际的了解。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帮助广大青年认清基本国情、明确历史任务,号召他们积极投身革命事业,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通过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等课程的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邓小平同志指出:“要用我们自己的历史来教育青年。”⑦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学习和历史教育,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并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和研究提升到新的境界,为更好开展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指明了方向。事实证明,“四史”蕴含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是无可替代的教学资源,高校应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合理设定“四史”教育课程模块,使广大青年更好地了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伟大历程,在理论与历史的贯通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拓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平台

    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注重拓展实践平台,把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在实践中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一是引导大学生在案例式社会实践教育中坚定理想信念。充分整合优质社会资源,精心创作弘扬崇高理想信念的文艺作品,广泛开展向榜样学习的实践活动,用优秀典型的榜样力量感染人、鼓舞人、启迪人,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充分梳理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伟大成就的素材,开展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案例式实践教学,让大学生充分了解一个全面立体的中国,引导他们在深入理解党领导人民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

    二是引导大学生在体验式社会实践教育中坚定理想信念。在信息传播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准确捕捉受教育者的兴趣点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难点之一。将理想信念教育内容融入实践场景之中,让受教育者在日用而不觉的体验中汲取精神营养,可以产生直抵人心的浸润式教育效果。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既包括革命遗址、革命遗迹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也包括不同形式的红色文艺作品。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经常性开展体验式社会实践教育活动,让大学生深入革命圣地,感受鲜活历史,进而唤醒红色记忆。应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大学生走进革命历史博物馆、烈士陵园(墓)等探寻红色密码⑧,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从而激发他们对崇高理想信念的情感认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组织大学生走进科技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各类教育基地的作用,组织大学生走进社区、乡村、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开展国情民情教育和劳动教育,强化使命担当。总之,要让理想信念教育回归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坚定理想信念。

    完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组织机制

    理想信念说到底是属于价值观层面的内容⑨,青年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需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而组织机制的稳定性可以确保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开展。完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组织机制,是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保障。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特别是加强党对群团组织的领导,肩负起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主体责任,确保理想信念教育方向正确。我国如期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丰碑,为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现实支撑。从根本上说,如果没有扎实的发展成果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作支撑,空对空地谈理想信念,不可能取得最好的成效⑩。为此,要以翔实的数据和生动的现实讲好中国故事,为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切实可感的现实基础。

    二是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科学合理的理想信念教育制度体系。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开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内容、形式、方法等诸多方面,碎片化的教学难以收获成效,要坚持系统思维,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机制,注重制度体系的整体性、协调性。在内容组织上,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增强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教育形式上,要善于创新,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传播优势,在守好传统教育阵地的同时做大做强网络教育阵地,构建线上线下协同联动的理想信念教育体系,丰富理想信念教育形式,增强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鉴别能力,从而使其更加自觉地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教育方法上,要坚持精准思维。大学生群体的思维特点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搞“大水漫灌式”教学,要坚持精准施策,以不同教育对象的需求为导向开展“精准滴灌式”教学,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适用性和针对性。此外,还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执行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坚持制度公开、拓展监督形式、畅通监督渠道,防止出现制度“空转”的现象。同时,要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考察理想信念教育的落实情况,既要发现问题,又要突出典型,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作者单位:盐城师范学院党委组织部)

    【注释】

    ①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

    ②吴潜涛:《正确理解理想信念的科学含义》,《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4期。

    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34页。

    ④段妍:《中国共产党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百年历程与现实启示》,《思想教育研究》,2021年第8期。

    ⑤汤乐、陈云云:《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教育的百年探索与时代启示》,《学术探索》,2021年第10期。

    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5页。

    ⑦《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98页。

    ⑧冯建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实践内涵、理路与策略》,《思想理论教育》,2021年第12期。

    ⑨覃翠生、庄严:《新时代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

    ⑩贺学琴:《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探析》,《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