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聚焦

人民论坛 2023年02月20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入手提振发展信心

辛自强 《 人民论坛 》( 2023年02月20日   第 05 版)

    【摘要】经济信心是经济主体行为和活动的动力源之一,信心的高低不仅主要取决于而且最终反作用于宏观经济运行,对于经济发展而言,甚至可以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中央提出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来做好经济工作,这一“心”思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对经济信心建立和演变规律的研究,在有效研判和调控的基础上提振发展信心。

    【关键词】经济发展  经济信心  消费者情绪  社会心理预期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会议公报中,“信心”一词反复出现,如“大力提振市场信心”“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经济信心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之一。经济信心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微妙的动态互动关系,我们要认清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树立合理的经济信心,用经济信心支撑和引导经济行为,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经济信心是经济主体(消费者、企业家等)的一种情绪感受和心理预期,具体指人们对当前和未来的个体家庭财务状况以及宏观经济状况的主观感受和预判。与经济信心类似的概念还有消费者情绪,这方面的研究要追溯到匈牙利裔美国经济心理学家卡托纳,早在1946年他就开始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定期开展消费者调查,从所获得的数据观察美国消费者信心随时间进程的涨落。他使用消费者情绪指数成功预测了二战后美国经济会出现繁荣期,由此引发人们对消费者情绪或信心问题的广泛关注。自1970年起,欧盟国家也持续开展类似的调查。中国国家统计局从1997年底开始编制消费者信心指数,而后定期发布。大量文献已经反复证明,询问消费者关于未来经济的信心、预期或情绪这类问题是合理且有价值的,因为这些心理指标确实能够预测经济发展。①例如,有资料表明,英国2004年至2011年间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与零售额变化模式有很高的吻合度;美国的消费者情绪指数在2007年至2008年的金融危机期间也同样出现严重下降。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经济形势会影响民众的经济信心,而经济信心的升降会体现在每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上(如投资和消费行为),这些行为最终汇聚成整体的经济走势。由此可见,在经济管理或治理工作中,应该对经济信心加以研判和调控,因为它对宏观经济发展和个体经济行为都有预测和影响作用。

    就宏观经济发展而言,虽然并非所有的研究结果都表明经济信心指数能预测宏观经济变化,但是大多数研究结果支持二者之间的正向关系。例如,有研究发现,中国消费者预期指数对月度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有显著的单向预测作用,尤其是对未来9个月至1年后的产出增长预测贡献较大。②有学者利用搜索引擎中的关键词搜索数据合成了网络消费者信心指数,统计结果表明该指数对中国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波动的解释率达到20%。③不仅是消费者信心,还有企业家信心,都对我国经济增长有正向的显著影响。④

    就个体经济行为而言,经济信心构成了投资和消费行为的直接动力因素。有研究表明,长期经济信心(对未来五年家庭和国家经济状况的预期)能正向预测经商投资、理财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的行为意愿;然而,短期经济信心(对一年内家庭和国家经济状况的预期)对于各类投资行为意愿没有预测作用。⑤这说明我们要注重对长期经济形势的研判并保持合理的信心水平,因为投资行为是建立在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心理预期基础上的。就消费行为而言也是如此,有研究表明,消费者信心指数每上升1个百分点,消费支出会增加0.1个百分点。⑥

    鉴于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以及消费者和企业家经济信心的重要性,2022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要将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作为经济工作的入手点。信心是经济行为的动力,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对于经济发展而言,甚至可以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消费者和企业家经济信心的客观依据和主观逻辑

    要提振广大消费者和企业家群体的经济信心,就要了解经济信心的来源或影响因素。人们的经济信心水平首先取决于客观的经济发展状况,其次信心毕竟是主观的心理变量,它还有自身的主观逻辑。因此,我们既需要理解经济信心与客观经济指标的关系,也要认识其中的心理规律。

    树立经济信心并非要盲目乐观,而是要建立在对我国经济发展内外环境、宏观局面和长期局势的理性认知基础上。如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的,“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因而我们要对2023年经济运行的总体回升、对做好经济工作保持充分的信心。我国有全世界最完备的产业体系,工业门类齐全,生产力优势、人力资本优势、科技竞争力优势不断彰显,我国依然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占据着无可替代的枢纽位置,这是经济持续繁荣的基础。我国已经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新的更高历史起点上,14亿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构成了国内经济大循环源源不断的动力。随着政府和企业在增强民众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等方面一系列政策和行动的落地,将会有效提振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我们有理由对我国经济大盘、发展大势、竞争优势保持长期信心。

    树立经济信心要校正对经济形势认知和预期上的“悲观偏差”。过去几年,百年变局加速演变,疫情持续冲击,经济全球化不断遭遇逆流,一系列不利因素在不断打击人们的信心,破坏对未来发展的乐观预期。在世界经济面临整体衰退风险的大背景下,公众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认知容易被拖累并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形。通常人们的经济信心会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而作出过度反应:若经济处于上行阶段或繁荣时期,人们往往日益趋于过度乐观,从而过度消费和投资,不断放大经济泡沫;然而,一旦经济进入下行周期,人们往往又会过度悲观,从而加剧经济的衰退。举例来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同比多增6.59万亿元。一方面的原因是疫情导致消费场景减少,另一方面可能意味着人们在对不确定性的未来进行“正当防卫”,通过扩大储蓄以抵御未来风险。不过,这里面也有相当比例的“过度防卫”成分,过度防卫行为恰恰是悲观预期的结果。

    经济信心可能存在的过度乐观或过度悲观现象,还与社会情绪的相互传染机制有关:他人乐观或悲观的情绪本身就是一种信号,让收到该信号的人陷入同样的情绪状态里,并相互强化,这种情形在经济泡沫或危机时期尤为明显。基于上述逻辑,在世界经济的下行趋势与疫情一度对我国经济的强烈冲击下,人们对经济的认知和未来预期很可能出现过度悲观现象。因此,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企业家都应该意识到自己可能存在的认知偏差,合理校正自己对现实的估计,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并适度扩大消费以提高生活质量。

    树立经济信心要注意时间框架的作用,运用好长期思维。经济信心的调查通常会区分短期经济信心和长期经济信心,时间框架不同,信心水平会有明显差异。例如,笔者在2020年2月6日至11日做的调查表明,疫情冲击的主要是短期经济信心,即对当年经济发展状况的信心;而人们对我国的长期经济信心依然较高。⑦当前,我国疫情防控进入了新阶段,公众应该建立对经济增长的良好预期,对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保持充分信心。如前所述,这种长期经济信心更为重要,因为它是人们各类投资行为的有力预测因素。投资是因为我们相信将来的回报,尤其是长线投资,它必然以长期经济信心为基础。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依然在持续增加,在国际竞争格局中的实力和地位都在不断提高,这种向上向好的趋势是决定我们长期经济信心的现实依据。运用长期思维、战略思维来看待问题,就不容易为眼下的困难所左右。

    树立经济信心要以自身能力为后盾。这里的能力一方面是居民个人实际的消费和投资能力,其前提是国家确保充分就业和劳动收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另一方面是个体的能力和素质,尤其是财经素养。经济信心提升后,人们自然要在消费、投资等方面作出各种决策和行为。个体良好的财经素养,如丰富的财经知识、较高的财经能力、合理的财经价值观,是保证财经行为质量和财经福祉的重要影响因素。⑧因此,要注重公众财经素养的提升,引导公众适度扩大消费、合理投资、积极做好财务规划。对于个人而言,究竟是将金钱用于消费还是投资,各保留多大比例,可能要多权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仅意味着风险和不确定性,还意味着新的投资和发展契机,这需要我们加强学习研究,并作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各级领导干部要掌握经济工作的“心”思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做好经济工作。如何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是当下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新课题之一。领导干部不仅要了解微观经济主体经济信心的形成规律,更要侧重在宏观管理层面探求提振经济信心的思路。

    提振经济信心要平衡好市场动力属性和规则属性。市场的动力属性来自市场主体的经济人属性,人们天赋的逐利动机是市场经济活力的来源;然而,市场主体不仅是经济人,也具有社会人属性,他们不仅要关注自身利益,也要遵守各种制度规则,如法律法规、社会规范,以确保无损于甚或能增进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这就决定了健全的市场必须突出规则属性,用市场规则调节每项经济活动利益攸关方的关系。简言之,市场的动力属性和规则属性这双重属性正好对应了经济人和社会人的双重人性。动力属性是市场的原生属性,它无需培育,而市场规则需要引导和培育。政府在制定市场规则、实施市场监管的时候,应协调好动力属性和规则属性,做好市场主体经济人和社会人人性的平衡。虽然在某种条件下市场可以形成自发秩序,但是更多情况下并非如此,没有外部规则和监管的市场会成为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出现完全无序和极端秩序(垄断)的局面;不过,若过度监管也会抑制企业内生动力,影响企业家创富热情,损害市场活力。在经济面临风险挑战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对市场和资本的监管要把握好“度”,做好平衡,确实“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让民营资本等各类资本保持投资信心和热情。

    提振经济信心需要准确传递政策信号。有研究表明,我国先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对恢复和稳定消费者信心发挥了积极作用,政府对科教文卫等社会性支出的增加尤其能对市场信心产生积极影响。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提出,2023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这已经传递了清晰的政策信号,那就是要刺激经济发展,保持合理的发展速度。各级政府要结合实际做好政策落地工作,切实担负起经济发展责任。当然,广大居民和企业家也要主动领会政策信号,认识到政策可能带来的经济发展红利,保持经济发展信心,适当增加消费和投资。

    提振经济信心既要用经济数据说话,又要讲好经济发展的成功故事。我们通常以各种指数、指标等数据的形式传递宏观经济发展状况信息,数据及其背后的逻辑让人觉得可信而科学。然而,人们对很多数据含义的理解往往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需要一定的参照系才能确知其含义,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它未必是公共传播中信息交流的有效形式。心理学研究一再表明,相比枯燥的数据,故事性的信息更容易记忆,更容易在人际中传递。美国经济学家麦克洛斯基在探讨经济学研究和言说方法问题时,曾提出经济学应该综合利用好四种措辞方式:事实和逻辑,加上比喻和故事。⑩事实和逻辑是认知性的,侧重以理服人;比喻是生动的,故事是形象的,它们更能激活人们的想象和情感。这些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的启发是,我们不仅要用经济数据说话,也要主动讲好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故事。举例来说,2022年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国产品牌汽车在国内外市场都取得了亮眼成绩。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我国长期支持性的汽车产业政策和汽车产业自身研发和资本实力的积聚,尤其是在技术路线上的正确选择。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已具备一个成功故事必需的三个结构要件:首先是几十年前国产汽车产业的羸弱形象(初始状态),然后是国家出台有效的产业政策再加上企业自身的不懈奋斗(改变的力量和机制),最后是整个产业的成功突围和崛起(结果状态)。一个产业的成功故事所带来的经济信心会被自动延伸到其他方面。政府和各类媒体应该围绕关键产业和行业、重点区域和领域、重大工程和项目,向国内外不断讲好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故事。

    提振经济信心要做好重点人群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各级政府要在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困难群众、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做好医疗和养老工作等方面拿出实招,确保政策落地。民生有保障,未来可预期,人们才敢在基本生活消费基础上追求高质量生活消费。尤其是在住房方面,要“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让百姓安居乐业,有余力扩大消费。

    虽然经济信心的底层逻辑是经济自身的良好发展,但经济信心体现了人们主观世界的能动性特征,它会作用于经济行为从而影响经济发展趋势。可以说,信心也是生产力,“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是经济活动治理的“心”思路。做好经济工作,我们不仅要掌握经济规律,还要研究心理规律,因为经济信心的问题是个心理学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研究经济主体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并据此采取提振经济信心的举措,为经济工作开启一条“由心而治”的新思路。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导)

    【注: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接诉即办中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和行为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2GLA002)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奥]科奇勒、[德]霍尔泽著,辛自强等译:《经济心理学导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第5页。

    ②李成:《消费者信心能预测产出波动吗——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经济学动态》,2016年第12期。

    ③刘伟江、李映桥:《网络消费者信心指数和经济增长的动态相关性研究》,《财贸研究》,2017年第5期。

    ④张亚青、崔亚蕾、孙仁金:《企业家和消费者信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对企业家信心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分析》,《价格理论与实践》,2018年第10期。

    ⑤辛自强、李哲、杨之旭:《疫情期间公众的经济信心、财经价值观与支出行为意愿》,《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0年第6期。

    ⑥戴淑庚、许俊:《我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研究——基于消费者信心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5年第1期。

    ⑦辛自强:《公众的疫情风险认知与经济信心调查》,《人民论坛》,2020年第5期。

    ⑧辛自强:《中国公民财经素养基本状况报告》,《心理技术与应用》,2022年第3期。

    ⑨卢学英、白文周:《市场信心、经济波动与财政政策》,《华东经济管理》,2015年第2期。

    ⑩[美]麦克洛斯基等著、许宝强等编译:《社会科学的措辞》,《经济学专业的措辞》,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第1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