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

人民论坛 2023年02月01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破解我国能源地理困局的对策研究

郝 宇 《 人民论坛 》( 2023年02月01日   第 04 版)

    【摘要】受乌克兰危机叠加疫情的双重因素影响,全球范围能源供需缺口不断扩大,全球能源危机愈演愈烈。2021年以来,石油、天然气、煤炭、稀有金属价格不断上涨,多次突破预期上限,国际地缘政治危机正在加剧全球经济通胀压力。由于国内能源供需缺口和全球能源转型导致能源生产端收缩,中国也正在面临严峻的能源安全挑战。对此,我国需要从区域平衡、陆权延伸和海权延伸等多方面着手,切实保障能源战略安全。

    【关键词】能源 煤炭 “双碳”目标 【中图分类号】P754.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能源地缘格局

    1980年以来,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以年均4.8%的增速快速提升,是世界平均增长率的近3倍,但国内的能源勘探、开发增速远不及消费增长速度。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具有“富煤、贫油、少气”的特征,巨大的油气供需缺口导致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高居不下。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2022年我国进口原油50828万吨,进口天然气10925万吨。2020年5月以来,布伦特原油价格从每桶15.93美元一路飙升至2022年3月的138.02美元,上涨近8倍。在能源需求不断扩张、对外依存度长期保持高位、国际能源价格暴涨的多重背景下,我国能源安全受地理因素限制的威胁愈发凸显。

    首先,我国国内能源供需地理分布很不均衡,整体呈“南北分离、东西分离”状态。东南地区为我国贡献逾六成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如钢铁、化工等产业的能源需求较大,但是石化资源匮乏。而我国主要煤矿产区位于河北、内蒙古、大兴安岭、陕西和新疆等区域,距离煤炭主要消费区域距离较远。伴随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和落实,同时为应对气候危机,我国还将在“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煤炭消费,转为天然气、风能等更加清洁环保的能源品类。

    其次,国际油气勘探新增储量不断下滑,油气价格面临上涨压力。据英国石油公司(BP)统计数据显示,2015-2020年全球累计发现油气储量785亿桶油当量,这六年全球累计油气产出量3345亿桶油当量,这意味着勘探发现仅能弥补累计产出量的23.47%。瑞斯塔德能源研究公司(Rystad Energy)的研究报告指出:“2021年全球油气发现量将达到75年来的最低全年水平。” 2021年国际新增油气总储量仅为47亿桶油当量,这一水平较2020年下降超60%,这一信号无疑将会进一步加剧国际大宗能源商品涨价预期。当前我国油气开采还面临开采难度大、开采成本高等因素的困扰,尤其是在南海海域已探明的大规模海底油气资源,受开采技术限制,深度超过300米的油气尚不具备大规模开采条件。

    最后,新能源产业尚未占据主导地位。据各省数据统计,我国“十四五”期间新能源新增装机总量超639GW,新能源装机总量居全球第一,但是对比我国庞大的能源消耗总量,2021年我国新能源发电量仅为14%。三北地区仍是新能源装机主力,三北新增新能源装机占已公布总装机规模的66.65%,这一新能源地理分布意味着我国将会重度依赖特高压电网进行远距离电力调配。当下,新能源普遍具有“难消纳、难并网”的特点,且不易满足工业生产中的稳定性需求。

    由于国内传统石化资源地理分布不均衡,油气开采转运成本较高,新能源异地组网困难等因素,国内能源地理困局逐步凸显,同时由于油气高度对外依存,我国还面临国际地缘政治紧张和进口路径安全问题。

    中国“三陆一海”能源布局与马六甲海峡困局

    马六甲海峡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运输通道,被誉为我国的“海上生命线”,其安全已经和石油市场的安全乃至中国经济发展息息相关。除巴西和俄罗斯外,我国其余五大原油进口国的航运路线均需要通过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峡。我国进口石油通常有三种运输方式,即海上油轮、陆地管道和陆上铁路运输。目前,我国仅有几条中等规模的陆上油气运输管道,少部分采用铁路运输,其余大部分均采用海上油轮运输,当然世界大多数国家进口石油均采取海上油轮运输。2021年我国原油进口总量达5.13亿吨,前七大进口来源国分别为沙特阿拉伯(8757万吨)、俄罗斯(7964万吨)、伊拉克(5408万吨)、阿曼(4482万吨)、安哥拉(3194万吨)、巴西(3030万吨)和科威特(3016万吨),占进口原油总规模的77%。其中,海运进口占石油总进口量的92%,陆运仅占比8%,其中南美航线占总进口量的7%,不做重点研究:

    ①中东航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中国大陆;

    ②非洲航线:北非-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好望角-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中国大陆;西非-好望角-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中国大陆;

    ③东南亚航线: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中国大陆;

    ④南美航线:南美洲东海岸-巴拿马海峡-太平洋岛链-中国大陆;南美洲西海岸-太平洋岛链-中国大陆。

    马六甲海峡全长1080公里,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航道,东南部靠近太平洋最窄处只有37公里,十分狭窄,易于封锁,目前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共同管辖。从以上航运路线可以看出,马六甲海峡是多条航线的必经之路,占据核心地位。近十年来马六甲海峡的威胁论不断,不仅关乎我国各类能源、原材料进口,也影响我国商品出口和其它国际贸易。如果没有马六甲海峡,货轮需要绕行东南亚,航程将延长3000多公里,大大增加航运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有专家早在2005年就形容马六甲海峡对中国是“最脆弱和最危险的通道”,这一威胁一方面源于猖獗的国际海盗袭击,据国际海事局、中国驻新加坡企业以及东南亚一些专家提供的资料,全球55%的海盗袭击都发生在马六甲海峡,油轮通常是海盗的主要抢掠目标;另一方面由于新、马、印三国的国防能力不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断插手马六甲海峡的安全事务,动用军事力量等介入从而实现对马六甲海峡的控制,从而遏制中国崛起。

    突破中国能源地理困局,就是在保卫中国经济的命脉,首要重点就是保卫中国能源进口路线的安全,核心之一在于破解“马六甲危机”。为此,我国提出并实施建设了多条陆上互补运输解决方案。

    破解马六甲困境的最直接有效也是中方一直主导的方案是中泰合作开凿泰国克拉运河。但由于国际势力的干扰,以及泰国国内分裂势力的影响,克拉运河被称为“永远不可能开凿的黄金航道”。泰方“担心”运河将有可能导致国家南北分裂,目前该项目处于被迫搁置状态。

    早在2004年,中国同哈萨克斯坦合作规划了我国第一条战略级跨国原油进口运输管道——中哈原油管道,并于2009年建成投产,实现由哈萨克斯坦西部到中国新疆全线贯通。中哈原油管道总体规划年输油能力为2000 万吨,西起里海的阿特劳,途经阿克纠宾,终点为中哈边界阿拉山口,全长2798 公里。截至2021年,该管道已向我国累计输送原油超1.5亿吨,被誉为“丝绸之路第一管道”。

    2009年12月,中国与缅甸能源部签署中缅原油管道合作协议。中缅油气管道于2013年5月全线贯通,成为我国第四条能源进口战略通道;2021年7月,中缅油气管道配套的千万吨级炼厂(中石油云南石化)累计加工原油突破4000万吨。但是由于该方案只能运输油气不能运输货物,加之缅甸国内战火不断,且依然需要经过印度洋,只能作为战略补充通道。

    为消除印度洋航线的安全威胁,我国于2013年5月正式启动提出中巴经济走廊合作方案,该项目涵盖能源、港口、铁路、公路、机场、农业、通信等多个核心领域。其中最重要的港口建设项目当属瓜达尔港,根据2015年中巴双方签署协定,中国将主导建设瓜达尔港并拥有43年的运营权。该港口位于巴基斯坦海岸线西南部,为巴方三大主要港口之一,距离“世界油阀”霍尔木兹海峡仅有400公里,而中国有60%的能源补给来自中东。在印度洋航线和马六甲海峡均遭遇破坏拦截的情况下,我国可通过巴达尔港口实现能源转运,通过铁路和管道将油气一路输送至新疆喀什。目前中巴之间的运输依赖货车,其成本是远洋航运的数倍,两国规划还将大规模建设管道和铁路,中巴之间有喀喇昆山脉阻隔,预计该线路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极高。由于我国主要油气消费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油气进入新疆后仍需再运输4000-6000公里才能抵达主要消费地区。但即便如此,这一输油管道可以减少85%境外运输距离,大大提高能源运输的安全性。

    中俄之间紧密的能源合作,可追溯至1996年两国达成的加速能源合作协议。2014年5月,中俄双方在天然气领域正式展开深度合作,其中东线工程于2019年12月正式通气,设计输气量380亿立方米/年,西线工程尚在建设之中,预计年输气量达300亿立方米。虽然两国签订了30年的长期合作协议,但受乌克兰危机影响,2022年第一季度,我国进口天然气数量下降5.1%,支付金额却暴涨68.7%。煤炭、石油的情况也是如此,这种高涨的能源价格,给我国相关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上涨压力。

    经过十年大通道建设,中国“三陆一海”能源布局的最后一条管道于2013年完工,我国四大能源进口通道战略布局基本形成,目前每年进口能力超过1亿吨原油和800亿立方米天然气。根据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我国早期能源进口的核心地理困局在于如何突破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峡的潜在威胁。但笔者认为,在现阶段“马六甲”这一地理要塞远不足以致命,甚至可以说马六甲海峡威胁论在2016年南海仲裁案之后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一方面我国多年来与邻国友邦建立的良好关系,已形成中巴、中缅和中亚三条陆上能源通道;另一方面我国空军的作战半径已经覆盖马六甲海峡。而我国今时今日正在面临的国际能源地理困局的深层次障碍源于英美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国际地缘政治干涉与对中国发展崛起的围堵。

    我国对外突破能源地理困局的根本之法

    1904年,英国地理学家哈尔福德·麦金德曾经在他的演说《历史的地理枢纽》中提出陆心说(即心脏陆地说),他认为人类的主要活动都集中于大陆,欧亚大陆必然会成为世界的中心,因此他将欧亚大陆和非洲合称为“世界岛”,把世界岛最僻远的地方称为“腹地”。“世界岛”拥有最多的自然资源、最大人口和经济规模,掌握亚欧大陆就可以实现经济内循环,从而边缘化其他的地缘板块。

    几乎在同一历史时期,美国海军学院院长阿尔弗雷德·马汉于1911年发表了《海军战略论》,认为一国最重要的就是制海权。马汉的理论基础源于彼时全球商贸伴随资本主义工商业以远超传统农业和手工业的效率成为美国主要的经济方式,制海权是保障本国国际贸易航线安全的根本。同时,拥有强大的制海权就可以御敌于国门之外,将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冲突与本国国土隔绝,在保障航线安全的同时保护本土生产生活秩序。但马汉并没有完全否定“陆心说”,在他的构想中,一个国家理想区位就是居于中央位置的岛屿,通过制海权控制远洋航道,特别是航道上重要港口和海峡,再建立与之匹配的军事基地并辐射每个周边地区。以上两种不同的地缘战略观点实际分别对应了英美两国过去近百年的对外战略方针,但这两种理论实质上均从国家战略安全为出发点,拥有一个共同的经济发展目标。

    由于中国极其特殊的地缘态势,我国既不属于海权国也不属于陆权国。实际上,当今世界仅有一个陆权国即俄罗斯。由于美国本土远离“世界岛”,因而美国每年需要投入巨额的军费以满足自身远距离辐射的目标,具体体现在美国遍布日韩、东南亚和西欧各国的军事基地和驻军,借助盟友势力实现地缘战略目标。而我国对外突破能源地理困局的根本之法在于联合“世界岛”东西两侧的力量,进一步提高能源在世界岛范围内转运的安全系数,突破美国对“世界岛”的封堵。

    如何突破能源地理困局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对全球局部战争和冲突不断、国际能源进口航线时刻受到多方威胁、国际大宗能源价格不断攀升、世界经济通胀压力持续增加等情况,我国需要从区域平衡、陆权延伸和海权延伸等多方面着手,突破能源地理困局,切实保障能源战略安全。

    从国内视角看,虽然我国仍旧面临能源供应和需求地理分布失衡的局面,得益于“西气东输”战略、清洁煤炭发电技术、特高压组网技术、新能源装机总量占比快速攀升等有利因素,中国内部能源地理困局的影响有限。虽然新能源产业不断崛起,但是可以预计的是,我国对原油等传统石化能源的依赖高峰尚未到来,有学者预计该时间节点将会在2028年前后,因此我国能源对外高度依赖的时代远未结束。如果短期内无法显著下降能源对外依存,则保证进口能源渠道的稳定、安全就是突破外部能源地理困局的解决方案。突破之道,关键在于陆权和海权的战略延伸。

    中哈原油管道、中巴经济走廊和中俄天然气西线项目进入我国的节点均位于新疆,这并不是巧合,因为新疆恰好处于亚欧“世界岛”的中心地带,是我国向亚欧大陆辐射地缘势力的重要窗口。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在新疆地区的投资建设,同时也引起西方国家的注意,一些西方媒体造谣抹黑新疆产品,目的是阻挠新疆的发展建设。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新疆作为陆上丝绸之路走出国门的“亚欧陆桥”,不仅其自身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提供了大量的油气资源,同时在能源接收和转运方面的地理优越性将进一步凸显。

    我国破解能源地理困局的海权延伸之道,并非在马六甲海峡,而在于南海。南海除了拥有巨量的海底油气储备之外,同时也是极具航运价值的战略通道。20世纪90年代,由于我国国力薄弱,海军军费预算有限,越南、菲律宾等国无端侵占我国南海岛礁百余个,对我国在南海海域的能源开采和能源进口航道造成重重阻碍。为此,我国采取“吹沙填海”的方案,2015年先后在南沙建成永暑岛(4.33平方公里)、渚碧岛(4.3平方公里)和美济岛(5.66平方公里),通过延伸陆权的方式间接延伸海权,为破解能源地理困局提供有力保障。经过近30年的潜心发展,2022年6月17日,搭载电磁弹射技术的第二艘国产航母福建舰终于下水,此举无疑加强了我海军在南海海域的威慑力,根据海军发展规划,我国在未来20年还将建成、下水5-8个航母战斗群,以满足“一艘保养、一艘训练,一艘战备巡航”的和平发展需要。通过固定的岛礁和移动的航母,均可以提供一个直径1000公里的火力覆盖圈和保卫圈,足够应对绝大多数海外危机,为我国的能源进口保驾护航。

    伴随当下能源短缺问题蔓延至各大新兴市场经济体,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秘书长巴尔金多称:“欧洲和全球很多地方的能源危机敲响了警钟,一切都归结到整个石油与天然气行业投资的问题上。”短期来看,一旦遭遇地理性能源封锁,我国将被迫启用位于舟山、镇海、大连、黄岛、独山子等国家石油储备洞库和9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以及社会储备空间,可以提供约6000万吨石油。但对比我国2021年全年6.9亿吨的石油消费总量,如果国际石油供应中断,且在短期内难以迅速增产的背景下,我国的储备仅能满足国内30天左右的消费,这一储备量距离90天的国际原油安全储备要求相差甚远。2020年,我国开始大规模建设战略储备洞库,以满足更长远的石油储备需求,目前虽然暂时还没达到90天的标准,但是II期和II期项目竣工之后将会大大提高我国战略储备空间。

    中长期来看,破解我国能源地理性困局的目标是要逐步实现能源自给自足。“一带一路”倡议几乎覆盖所有原油供应国,乌克兰危机加剧全球能源供需失衡、板块撕裂,中国亦难独善其身。根据俄罗斯海关公布的数据,2022年5月俄罗斯向中国的能源出口量再创新高,总金额达102.7亿美元,其中原油747.7亿美元,超越沙特阿拉伯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国。这是我国在当前国际局势下做出的合理选择,扬长避短,提高油气陆路运输比例。在碳中和的背景下,中国新能源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将迅速增加,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6.4亿千瓦,占装机容量的43.2%。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核心在于统筹调度、技术破局、发挥“政府+市场”的合力。新能源产业的井喷式发展,将给我国长期能源自给自足带来新的希望。

    (作者为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应用经济系教授,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教授)

    【参考文献】

    ①白永秀、王颂吉:《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纵深背景与地缘战略》,《改革》,2014年第3期。

    ②刘卫东:《“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第5期。

    ③王历荣:《印度洋与中国海上通道安全战略》,《南亚研究》,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