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干部流失”在哪些岗位、哪个层级更为凸显

贠 杰 《 人民论坛 》(

    核心提示: 近年来,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内部管理机制不畅,干部队伍不稳定的问题逐渐凸显,呈现出实职化、专业化、区域化、年轻化、基层化等特征。总体来看,干部队伍不稳定是综合性因素造成的,但收入待遇水平偏低、工作强度大、晋升通道不畅无疑是重要影响因素。应客观看待干部队伍的不稳定现象和薪酬福利待遇偏低的现实,不断完善公务员的薪酬和职业保障制度,推进干部管理体制机制优化。

    【摘要】近年来,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内部管理机制不畅,干部队伍不稳定的问题逐渐凸显,呈现出实职化、专业化、区域化、年轻化、基层化等特征。总体来看,干部队伍不稳定是综合性因素造成的,但收入待遇水平偏低、工作强度大、晋升通道不畅无疑是重要影响因素。应客观看待干部队伍的不稳定现象和薪酬福利待遇偏低的现实,不断完善公务员的薪酬和职业保障制度,推进干部管理体制机制优化。

    【关键词】干部队伍 职业风险 薪酬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干部队伍稳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基础性保障。近年来,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内部管理机制不畅,干部队伍不稳定的问题逐渐凸显,部分行业和部门的人才流失现象日益突出,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干部主动要求转岗是近期出现的干部稳定问题的新动向,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干部流向特征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更加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干部队伍长期存在的问题,反腐倡廉和作风建设被摆在突出的位置,对各级干部的管理力度明显加强,不仅各种不良风气和散漫作风受到了打压,而且原有的福利也遭到了严格控制和削减;同时,经济增速下滑带来的发展压力加大,使各级干部的工作强度和压力明显提高,官员队伍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感和压迫感。在这个过程中,国家政治生态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吏成为中国政治发展的新常态。这使一些干部的不适应感明显增强,干部队伍不稳定的问题逐渐凸显。

    从当前干部队伍流失情况看,虽然与干部总量相比还未形成规模,未出现“离职潮”,但是与以往相比数量增加是一个较明显的趋势,而且还出现一些新特点和新动向。可以概括为“五化”特征,即实职化、专业化、区域化、年轻化、基层化,而导致干部跳槽的主因无疑与薪酬福利待遇低、工作责任压力大和职业晋升空间有限有着直接的关系。

    当前阶段干部队伍不稳定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人员流失和干部主动转岗两个方面。人员流失是干部队伍不稳定的主要类型,反映了体制内职业岗位吸引力的下降。干部队伍不稳定的另一种类型较具隐蔽性,主要表现为在岗领导干部主动要求转任非领导职务,即由“实职”转为“虚职”。干部主动要求转岗是近期出现的干部稳定问题的新动向,呈现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干部流向特征。在这些干部队伍不稳定现象的背后,其原因无疑是值得深思的。

    薪酬福利待遇偏低是干部队伍不稳定的主要成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地区间、行业间和不同社会群体间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加之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力度加大,各种福利待遇的剥离,使公共部门人员薪酬福利待遇偏低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并对干部队伍稳定性形成较大冲击,干部流失的压力日益加大。

    从人才素质个体角度看,进入干部队伍的往往是高学历和专业化的人才,他们一方面对职业发展和生活品质怀有基本的心理期待,另一方面与其他地区、行业、同背景同学和朋友群体的薪酬福利待遇具有横向比照效应。一旦落差过大,就会产生辞职或转岗的心理需求。对于那些经过丰富职业历练并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低薪酬福利待遇的社会心理冲击更为明显。

    从干部流失的专业化特征来看,技术能力要求高、工作责任重的司法、金融、财税等专业部门的干部流失情况较为严重。据有关部门统计显示,2013年后,上海市和北京市每年流失法官近百人,与司法领域的社会收入水平比较,薪酬福利待遇低无疑是法官流失的主要因素。这种现象并不是孤立的,在金融、财税等部门也较为普遍。另外,根据国家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08年到2017年,商务部累计辞职人数达152人,其中,2015年辞职人数最多,共有30人选择辞职,2014年和2016年的辞职人员中,正、副处级干部的比例相对较高,占辞职总人数的近40%。与商务部情况类似,2014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有30名处级以上干部离职,2015年后处级甚至局级干部离职的情况依然有增无减,其中大部分离职人员投身与专业有关的金融机构。同行业、同领域的跳槽,成为了干部队伍流失的重要途径。

    从地域性因素看,东部发达地区的干部流失数量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从党的十八大以后官员辞职的新特点看,地域性特征较为明显,干部流失相对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和山东等经济发达省份。虽然中西部省份也存在干部流失情况,但总体数量相对要少得多。之所以出现干部流失的地域性不平衡现象,也与薪酬福利因素直接相关。在发达地区,特别是大城市,在取消福利分房和各种隐形福利后,虽然干部收入要高于不发达地区,但公务员直接面临的房价、交通、子女教育等生活成本压力要远大于不发达地区。加之发达地区职业选择的机会更为多样化,因此,官员离职现象就更为普遍。

    从职业层级和工作环境看,基层干部队伍的不稳定现象最为凸显。中国公务员队伍以中下层级别干部居多,他们的待遇长期偏低是个不争的事实。近10年来,全国公务员流失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其中尤以基层公务员和年轻公务员为主;高达六成的跳槽公务员,工作年限低于6年。在笔者实际调研中发现,一些乡镇基层公务员,特别是年轻公务员的离职倾向,在所有职业层级中最为明显。据调查,在部分不发达地区,新入职的公务员平均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是比较普遍的,而他们面临着基本的衣食住行、租房购房、结婚生子的现实压力,其生活质量几乎处于社会底层。对于基层公务员来说,工资待遇低只是问题的一方面,他们在忍受低工资的同时,还要承受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加班、熬夜已经成为常态。这种生存处境,使基层公务员的心理始终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

    干部队伍不稳定的非薪酬因素影响

    薪酬福利待遇偏低是影响干部队伍稳定的主要因素,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除此以外,工作压力和强度不断加大、职业风险明显提高、晋升渠道空间有限也是干部队伍不稳定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吏工作的深化,干部队伍在面临薪酬福利待遇长期偏低的同时,机构编制受到严格限制而任务要求日益提高,工作强度、难度和职业风险也在不断增加,“经常加班”“5+2”“白+黑”,逐渐成为一种工作常态。

    对于多数公务员来说,以前他们之所以能够忍受工资待遇低、工作强度大等问题,在于他们看重能够投身公共管理的这份职业荣誉和职务晋升带来的自身价值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干部的任用和选拔机制越来越公平、透明和严格,程序也越来越规范,但如愿获得晋升提拔的干部毕竟还是少数。近年来,为了缓解晋升渠道不畅而推行了干部职务职级并行等制度改革措施,但基层领导职数有限、僧多粥少的矛盾依然突出,干部绩效的科学评价机制较为滞后问题仍未解决。当晋升期望难以实现,个别干部就会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丧失激情和动力,对薪酬福利待遇偏低问题的容忍度也会下降,于是他们便开始另外寻求自我实现的途径,离职或转岗就成为一种新的选择。

    从人力资源角度讲,干部队伍流动是一种正常现象,合理的流动有助于更新人才资源和提高组织活力,体现了“能进能出的新陈代谢机制”。但是,人才流失如果是长期的、单向的和递增性的,那么所造成的干部队伍不稳定的负面影响将是不容忽视的。在新的社会政治环境下,客观看待干部队伍的不稳定现象和薪酬福利待遇偏低的现实,不断完善公务员的薪酬和职业保障制度,推进干部管理体制机制优化,特别是建立有效的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应成为未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参考文献】

    ①孙志平、王军伟:《“局长风险大,不如干个主任科员”——令人警惕的官场心态》,《半月谈》,2016年4月12日。

让群众失望的“蠢事”要少做
干部岗位工作的“严管”与“厚爱”
“干部流失”在哪些岗位、哪个层级更为凸显
新时代提升基层干部政德修养的路径
“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的根源探究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蕴含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