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认同既是多民族国家实现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思想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多元文明交流中保持自身文化主体性的必然要求。中华文化认同培育应着重从以下三重路径入手:强化历史记忆,巩固文化认同的认知与情感;加强利益保障,奠定文化认同的基础与前提;建设文化强国,增进文化认同的底气与信心。
【关键词】文化认同 文化软实力 文化强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化认同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可或缺的基本意识活动,是最深层次的认同。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共同开疆拓土、谱写壮丽历史、孕育民族精神的漫长历程中形成的,因而,中华文化认同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情感底蕴和时代内涵。但文化认同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和价值体认,不会一成不变,为此,需要顺应时代发展和环境变化加以调适:既要在历史中守住文化认同的根脉,也要在现实中关注人们的利益诉求,还要面向未来建设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软实力,以增进文化认同的底气与信心。
强化历史记忆:巩固文化认同的认知与情感
文化不是抽象的概念,它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任何民族的文化都脱胎于自身发展的历史,且引领历史向前发展。从结构来看,“文化可划分为技术体系和价值体系两极”。价值体系的文化以核心价值、道德情操、思维范式、民族精神等形式呈现,是民族共同体内部成员历史记忆与民族精神的汇聚与浓缩,并在重大历史事件中得以进一步凸显和强化、检验和发展,最终以稳定的形式内化为民族成员的意识形态、社会心理、行为方式。由此看来,稳固的文化认同必须以对本民族历史的认知、理解、认同为基础。
中华文化由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绵长的历史熔铸而成,是不同时代历史实践的文化淬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历史中蕴含的智慧精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革命文化源自于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是中国革命斗争历史的文化凝结,刻画出中华民族在磨难中奋起、在困苦中重生的精神气质和民族性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孕育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生动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中国人民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展现了中华文化不同时期的特色与精髓,既特征鲜明又一脉相承,共同汇聚为中华文化的主体。
增进文化认同,不能剥离历史、割裂传统,否则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化虚无主义”就有了可乘之机,信仰缺失、精神匮乏、价值迷茫的现象就会加剧。中华文化认同培育只有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发展史,与党和人民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相结合,才会更加富有生命力和说服力。将文化认同培育与历史教育深度融合,一要加强对中华民族历史的整体性解读,突出“文化是历史的精神内涵,历史是文化的时空承载”,增进共有历史文化记忆,凝聚共同理想信念追求;二要深入挖掘能够彰显中华民族精神、价值理念、信仰追求的历史事件与典型人物,突出其文化符号意义,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同理之心、传承之志;三要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帮助人们认识、感受中华文化对自身和世界的影响,进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加强利益保障:奠定文化认同的基础与前提
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据此,作为意识范畴内的文化认同由社会存在决定。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作为社会存在的表现形式,利益是人们思想形成的基础,利益能否得到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们能否接受、认可主导文化以及肯定其价值。中华文化是建立在中华民族共同利益之上的观念意识形态。中华文化认同的形成与巩固始终同中华民族成员对物质需要的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紧密相连。反之,社会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人们对社会倡导的文化具有高度认同感时,就会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进而推动社会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讲,夯实文化认同的利益基础就是在不断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中持续关注和改善民生,有效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提升社会和谐度。一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通过合理分配社会资源逐步缩小贫富差距,通过制度优化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二要全力以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在经济自主发展能力和内生动力较弱的地区建立精准扶贫常态化、长效化机制,避免脱贫之后再返贫,避免贫困代际传递可能导致的深层次社会矛盾。三要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重点人群的利益需求,如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新贫困人员、产业升级转型中的失业人员、城市少数民族人口、持续增加的老龄群体等的利益诉求;关注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受影响较大的人群,比如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受损严重的行业从业人员,在疫情中失孤、失独的家庭成员等。
建设文化强国:增进文化认同的底气与信心
全球化时代,经贸往来密切,人口流动加速,文化交流频繁,民族文化生存的空间界限日益被打破。世界范围的交流交往使各国文化拥有更多机会接触和吸收异质文化中的合理成分,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的摩擦与冲突。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并凭借其技术、舆论优势向别国输出思想文化和价值观,进行文化同化。近些年来,一些西方国家“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涌动,民粹主义、民族主义抬头,在文化领域强势地以自己的价值标准对别国进行评判与打压,试图削弱其文化认同感、文化自信心和文化影响力。
历史学家钱穆认为,“个人只在文化中生活”。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认同、精神归属无不源于其生存的文化环境。在合作与对立、交融与冲突并存的国际文化大环境中,若失却文化认同,就会加剧民族认同危机。对于中华文化而言,只有始终坚守自身文化立场,持续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巩固文化认同,提振文化自信,才能确保其在思想观念的交锋与博弈中始终淡定从容、充满底气。
具体而言,一要积极推进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时代演进中对传统文化作出新阐释与新解读,使之在新的实践发展中不断汲取养分,为中华文化认同提供丰富给养;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深入挖掘中华文化蕴含的优质资源和人文精神,并赋予其鲜明的时代气息和科学底色。二要优化中华文化的话语表达方式,构建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相适应的话语体系,用群众听得懂、世界听得懂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把握媒体多元发展的机遇,重点关注人们思维方式、接受方式的转变,探索新的文化传播路径和载体,以更加新颖的呈现形式进行文化传播,让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在乐知、好知中接受文化洗礼、涵养文化认同。三要积极主动参与文明交流互鉴,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学习、借鉴优秀文明,同时坚守自身的文化立场与鲜亮底色;要以文化价值吸引力和传播力为核心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努力向世界展示全面的、真实的、发展的中国;要围绕中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具有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和方案,增进中华文化认同的坚定底气和坚强信心。
(作者分别为大连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大连民族大学设计学院讲师)
【注:本文系大连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课题(课题编号:202001017)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
③钱穆:《文化学大义》,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