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疫情对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的影响估测

蔡宏波 《 人民论坛 》(

    核心提示: 就业稳,则大局稳。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对当前我国就业数量和质量带来一定影响,而且给每个人的就业带来了不确定性。但面对疫情的到来如何应对这场大考,中央部署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各地要用好用足援企稳岗政策,确保社保费阶段性减免、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就业补贴等政策落地,加强政府财政金融支持,大力倡导“互联网+就业”新模式,增强就业弹性,努力降低疫情对就业的影响,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摘要】就业稳,则大局稳。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对当前我国就业数量和质量带来一定影响,而且给每个人的就业带来了不确定性。但面对疫情的到来如何应对这场大考,中央部署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各地要用好用足援企稳岗政策,确保社保费阶段性减免、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就业补贴等政策落地,加强政府财政金融支持,大力倡导“互联网+就业”新模式,增强就业弹性,努力降低疫情对就业的影响,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关键词】疫情 就业 农民工 高校毕业生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A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笼罩荆楚大地,蔓延波及我国各个省市。面对这次传染性强、潜伏期长的病毒特点,中央和各个地方政府积极采取应对疫情的有力措施。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除神农架林区外,湖北省内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3个省直辖县级市相继全部“封城”。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的通知》,中央多个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出台延迟复工、推迟开学以及对交通、社区等严格管理的具体举措。

    总体而言,短时间内新冠肺炎疫情会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较大的冲击和不利影响。最近一段时期,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为中高速,加之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外部冲击,来自国内国外的发展目标、约束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一复杂背景之下,本次疫情将对第一季度我国宏观经济造成较大影响,据经济学家、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马晓河预计,“按季度统计可能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低的一个季度”。具体而言,疫情目前对消费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显著,表现在交通运输、餐饮旅游和娱乐等服务业上。但根据恒大研究院的研究数据,从长期来看,消费的反弹潜力大,疫情的负面影响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疫情目前对生产一侧的影响还未完全显现,主要受春节后复工进度的影响,企业生产的压力不断加大,基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关键地位,如果同时考虑疫情对投资和出口的影响,则全球制造业和贸易、投资的损失难以估量。

    疫情对农民工返岗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直接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2月26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指出,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恢复,同时湖北省和武汉市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其他有关地区疫情反弹风险不可忽视。要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统筹做好“六稳”工作。对于“稳就业”,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更大力度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稳就业”的两大重点人群,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至关重要,必须首先把握疫情对其产生的直接影响。

    疫情对农民工返岗就业的冲击。疫情对农民工返城复工的不利影响十分明显。以劳务输出大省四川为例,2020年第一季度预计有50%—60%的劳动力外出受阻,即会造成60—80万农民工返岗困难。首先,农民工从事的行业大多数是制造业、建筑业和餐饮服务业等,而这些行业受疫情影响最为直接,企业复工复产推迟或是被迫减小生产规模,都会导致农民工失业风险加剧、工资水平下降。其次,农民工就业具有流动性、限制性和不稳定性。他们与雇主的劳动协议往往是短期的,长时间的停工以及开工时间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农民工转换工作的难度。而且,农民工所从事的工作较难实现网上远程办公。即使是有可供他们工作的场所,现场施工进度很大程度上也受原料供应和需求的影响。目前这种物流业近乎停滞、消费者需求骤减的情况下,农民工的正常返工受到很大阻碍。再次,与企业员工有劳动合同保障不同的是,农民工的工资几乎按照工时支付。因疫情导致的工时缩短、收入下降会给农民工本就不很宽裕的生活带来不小的负担。最后,受疫情影响,社区、街道和城市管理等级大大提高,生活服务业的供给和需求不同程度地下降,这些都为农民工如何返城和返程之后的安置生活提出了挑战。

    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教育部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874万,同比增加40万,加之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的影响,今年上半年高校毕业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一方面,企业生产经营延迟、用工成本提高,有可能导致原有的应届生招聘计划缩减;另一方面,春招往往是企业招聘的重要环节,疫情致使企业无法按原计划进行校园宣传和现场招聘。根据Moka招聘对近200家企业招聘HR的问卷调研,约有45%的企业没有取消原定计划,且这其中大部分企业考虑通过线上方式进行全流程的校园招聘,但仍有约52%的企业未做决定,3%的企业取消校招。高校毕业生必须面对的还不只是春招的变化。许多应届毕业生年前开始实习,年后由于疫情的影响迟迟不能返岗,一些企业更是损失惨重,开始考虑裁员,许多实习生也随之失去了留下的机会。此外,虽然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同比增加18.9万人,但疫情影响下复试和录取工作安排的调整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时间上的不确定性,这让徘徊于读研和工作的应届毕业生选择起来更加为难。疫情防控期间,考察和实地调研受到极大限制,也给计划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增加了协调成本和难度。

    疫情对当前我国就业数量和质量的影响

    首先,疫情对就业数量的影响。2月1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表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就业局势总体稳定的基本面也没有改变”。长期来看,也许就业不会因为此次疫情受到太大影响,但是短期内,疫情对整体就业的不利影响已经不可避免,尤其是考虑到中小企业的用工需求,会让就业形成一系列负面的连锁反应。其中,中小企业受到的冲击可能尤为严重。据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朱武祥等的调研表明,在接受调查的995家中小企业中,34%的企业依靠账上现金余额只能维持1个月,33.1%的企业可以维持2个月,本次疫情也将给这些中小企业的营业收入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渡过难关,这些中小企业中高达22.43%的企业计划减员降薪,16.2%的企业计划停产歇业,这些将直接造成短期内就业人数的减少。

    分行业来看,以服务业细分为例,如表1所示,非数字化部分的服务消费遭遇全方位的冲击,这些行业的就业人数必将显著下降,游戏、在线教育等数字化服务消费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这将一定程度上带来这些行业的企业用人需求增长,就业人数增加。当然,制造业也受到了疫情的重大影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认为,“一季度制造业产值会下降30%以上,但如果很快控制疫情,制造业仍然总体向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PMI较1月大幅下降14个百分点,短期内下行态势明显,对应行业的就业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长期来看,制造业企稳回升将与疫情多久得到完全控制及经济社会发展多久得到完全恢复密切相关。

    分地区来看,疫情对多地经济和就业产生影响。其中,湖北受到的影响最大。彭博社香港分社提出,“假设到3月末才能复工,则湖北省一季度GDP总量料降低三成左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湖北GDP总量9110亿元。与此同时,湖北民营企业中批发零售业(42.4%)、住宿和餐饮服务业(9.8%)、制造业(10.2%)创造的就业占比都比较大,而这些行业恰恰是受到疫情冲击较大的行业,湖北的就业压力明显骤增,短期就业人数势必下降。此外,河南、湖南、广东、浙江等疫情次严重地区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各省统计数据,截至2月19日,河南全省81家上市公司中已有75家复工,截至2月18日,湖南、浙江和广东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分别为46%、72.2%和超过50%。这些虽是疫情期间的就业表现,但考虑到在此过程中企业限产、转产或是倒闭的现实情况,料在疫情结束之后影响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其次,疫情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疫情对就业质量造成的负面影响主要可以概括为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社会保障和工作歧视方面:

    工资待遇方面,由于工时减少、岗位减少,工薪阶层特别是临时工和低收入群体的工资水平会有部分程度的下降。对于下岗人群,也会造成再就业的更大困难。中高收入群体预期不会受到显著影响。智联招聘基于全国38个核心城市2月17日至2月21日的招聘和求职大数据分析认为,与2019年同期相比,复工第三周招聘职位数下降57.27%,平均招聘薪酬环比下降2.35%。可见,不少企业选择缩减招聘规模并削减薪酬,国内大量中小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工作环境方面,由于新冠病毒传染性强、潜伏期长,返岗复工人员在工作时需始终保持佩戴口罩,容易造成工作效率下降。对于重大或重点建设施工项目的员工来说,他们的工作条件可能更加艰苦。因为疫情延迟工期,他们不仅需要加班加点,工作强度也进一步增大。同时,由于密集性生产等因素,其受到感染的风险也会增加,防控的要求和随之对工作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社会保障方面,这次疫情暴露出我国社会保障、救助体系仍有待完善。比如,中小微企业的社会保障程度相对较低,长时间的停工容易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而破产,低收入群体、工薪阶层瞬间失去收入来源,家庭经济负担加重。这次疫情还引发了部分劳动关系问题。比如,疫情期间员工的工资如何计算?复工时间遵照政府还是企业?目前工人权益保障的体系和力度问题在疫情过后都须认真对待和逐步解决。

    工作歧视方面,疫情期间一则新闻引发了网友的极大关注,一辆挂湖北车牌的大货车上演了一出真实版的“车在囧途”,这位司机不但被困高速,而且也不允许进入服务区休息。结果,他就这样在高速路上流浪了20天,直到被媒体关注,问题才得到解决。无独有偶,某企业的一名员工曾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其治愈出院后,该企业单方面擅自毁约,与其解除了劳动合同。由此可见,疫情期间确有企业不愿录用或留用来自疫情严重地区的务工人员,甚至新冠肺炎康复者也在其中。不得不说,这种歧视会带来二次伤害,也是疫情的一个间接影响。

    面对农民工返岗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就业如何发力

    鼓励灵活的工作和就业。大力倡导“互联网+就业”的新模式,鼓励企业与线上招聘平台合作,通过互联网发布职位招聘信息,进行视频面试,同时鼓励远程工作。在各地政府的推动下,出台新增就业岗位的各项措施,取消限制灵活就业的一些不合理规定。降低中小微企业贷款申请条件,加大对低收入群体创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制度保障和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来推进就业。做好疫情期间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工作,加强灵活就业人员包括医疗保险在内的各项保险的保障力度。

    加强政府财政金融支持。通过专项再贷款支持金融机构加大信贷力度。人民银行向相关全国性银行和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地方法人银行发放专项再贷款,支持其向名单内企业提供优惠贷款。人民银行增加投放、降低成本,稳定市场信心,保持市场充足流动性。中央财政安排贴息资金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银保监会和证监会放宽融资条件,助力企业复工生产。同时,国家发改委放宽融资用途限制,支持企业在保证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复工。

    解决弱势群体就业问题。对重点群体实施发放培训补贴、生活补助、延长失业保险金期限等举措。提倡关键行业的农民工优先返岗。服务行业可以根据社会需求,比如快递、外卖等需求量大的行业可以提早返岗复工。建筑行业的人员最为密集,应安排最后返岗。各地人社部门加大线上工作力度,组织开展线上招工信息发布,远程招聘,电话、视频面试等,多元化畅通求职渠道,并鼓励尚未返岗的农民工主动谋求本地临时就业。

    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推动网上面试、网上签约和网上办理就业手续。如可以设立专门平台以整合各个招聘网站的就业信息,方便共享。适当延长择业时间。鉴于今年上半年企业对应届生岗位需求量可能严重下滑,可以考虑给予今年应届毕业生参加下半年秋招的资格,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应对疫情之后企业用人需求反弹的问题。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比如,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群体提供一定的择业补贴,并为其免费提供线上就业指导课程等。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姜玫如、何竑瑾对本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①陈文玲:《稳住中小企业就稳住了就业》,《北京日报》,2020年2月17日。

    ②朱民:《战胜疫情,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中国经济走向高收入阶段》,新华网,2020年2月22日。

疫情对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的影响估测
疫情下中国经济的韧性与发展动力探析
提升大湾区城市群合作能力的着力点
如何让民营企业有更多获得感
农户贷款方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