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大危机下转危为安,化压力为动力,通常离不开坚强的信心和决心、坚定的行动能力和居安思危的预见能力。而应对能力不会凭空产生,繁荣发展也不会凭空到来,需要坚强的党的引领和可靠的制度保障。没有“万年太平”,只有举一反三,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紧急情况作出预测和预防,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在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的同时,更应从“本”上进行重大调整,反思经济发展、城市化、乡村振兴的思路和政策。
【摘要】在大危机下转危为安,化压力为动力,通常离不开坚强的信心和决心、坚定的行动能力和居安思危的预见能力。而应对能力不会凭空产生,繁荣发展也不会凭空到来,需要坚强的党的引领和可靠的制度保障。没有“万年太平”,只有举一反三,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紧急情况作出预测和预防,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在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的同时,更应从“本”上进行重大调整,反思经济发展、城市化、乡村振兴的思路和政策。
【关键词】居安思危 信心 决心 制度 历史经验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当地的许多家庭经历了外人难以想象的艰难、痛苦。为了防控疫情,来自全国各地的支援队伍和武汉人民一起作出了大量牺牲和奉献。疫情让我们重新深入思考历史和发展的许多问题。无论国家还是个人,在前进的过程中都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磨难、灾难、困难等总会在某个意料之外的时候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其防控住,正得益于愈挫愈勇、团结奉献的奋斗精神。
信心和决心是战胜磨难的基础
从近代历史看,清末数十年间,中华民族遇到了一系列空前重大危机,外有洋夷入侵,凶狡无比,虎视眈眈,实为数千年未遇之强敌;清廷上下贪腐横行,灾荒遍地,饿殍千里,万马齐喑。中华民族在这样的内忧外患面前,一时之间似乎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然而,中华民族从来没有被压垮过,只会愈挫愈勇、向胜利进发。从那时起,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设起富强的国家。成功的因素固然很多,过去也有很多总结。从国家角度来说,在大危机下能够转危为安,化压力为动力,通常离不开坚强的信心和决心、坚定的行动能力和居安思危的预见能力。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战胜艰难险阻的重要经验。
信心、决心是一个民族内在决胜的力量。艰难险阻有时会显得很强大,甚至难于克服,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心和决心,很容易在困难面前打退堂鼓,或望风而逃,未战先败。但仅仅有信心、决心还远远不够,在中国历史上有信心、决心的人和组织并不少,但能够采取坚决行动并成功的很少。因此,还需要具备强有力的行动能力。强有力的行动能力不会自动生成,而是来自强有力的组织。如果缺少了这样的组织,再多的信心、决心也不过是空谈。在这次疫情防控中,这两点体现得特别明显,当经过最初的短暂慌乱后,国家迅速作出决策和行动,极其有效地控制住了疫情的进一步扩散。这需要能将压力化为动力、危险化为机会的勇气和智慧。
大灾、大敌当前,一些人可能会不由自主地慌乱,也有可能被敌人的强大势力吓怕、压垮,还有可能因灾难的惨痛而失去勇气。然而,越是这种时候就更应积极组织起来进行斗争,而不是被痛苦击倒,哀怨徘徊。同时,我们应依靠集体的力量协手合作、与灾难抗争,而不是退缩不前。因为如果我们退缩了,可能会使更多的人、更多的家庭陷入困境、灾难。
制度是战胜磨难的保障
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到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大山。全国上下一心,团结协作、努力奋斗,为的就是不让这样的灰尘落到更多人的头上。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和中国制度的优势所在。如果没有这样的精神、这样的制度,又可能导致什么样的局面?如果是别样的制度是否能挡住这大山似的灾难落到更多人的头上?
中华民族在前进的道路上要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发展困境,而应对能力不会凭空产生、繁荣发展也不会凭空到来,需要坚强的党的引领和可靠的制度保障。在这次的抗疫斗争中,党中央一声令下,全国一致行动,就是因为党在人民群众中有威信。要领导就必须有威信,没有威信的组织或领导很难发挥作用。威信从哪里来?习近平总书记早在三十年前就指出:“领导要有威信,没有威信就不能真正地领导。领导的威信从哪里来?靠上级封不出来,靠权力压不出来,靠耍小聪明骗不出来,只有全心全意、尽心竭力、坚持不懈为人民办事,才能逐步地树立起来。”当年的这一论断精辟地道出了威信与为人民服务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发挥党的领导作用,还是从调动群众积极性来说,都要求各级干部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血肉联系。只有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党的组织及其成员才有可能树立威信,因为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人民群众是推动国家前进的力量,是使国家民族扭转和度过危机的力量。只有平时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了,在关键时刻人民才会心无旁骛跟着党走,国家才不会是一盘散沙。孙中山当年奋斗数十年,为的是救亡图存,但现实一次次的失败,使他在二十世纪初感叹,中国人就是一盘散沙。然而,中国人在1949年之后却神奇地组织起来、团结起来,并迸发出惊人的能量,迅速改变了旧中国的面貌和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我们应注意到,历史上虽然中国人民凭着坚忍不拔、志勇双全等精神拼过了一个又一个灾难,但在政治上通常脱离不了兴衰往复的历史循环“怪圈”。而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让我们不仅团结了起来,而且还能够跳出过去所谓的历史循环“怪圈”。
跳出“怪圈”要有正确的路线、坚强的组织,更要有对未来的深刻洞见,这样在遇到艰难险阻时才能有所准备和预防,才能尽量把损失减到最少。这就需要时时刻刻居安思危、吸取教训、深思未来。即使在形势一片大好之时,也应树立忧患意识,牢记居安思危的道理。从国家战略安全的角度说,居安思危要求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作出预测、布局和防范,因此,它包含着理性智慧的因子,能够防患于未然,比坚忍、勇气更重要,而是否能真的发挥作用,还要看实践对它的检验。
没有“万年太平”,只有举一反三,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紧急情况作出预测和预防,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坐而论道易,砥砺前行难。我们在回顾过去中华民族经历的经验、磨难和挑战时,要放眼未来,思考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哪些磨难是自然原因导致的,哪些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哪些是不可抗力,哪些是可以通过调整而预防的;等等。
世界并不太平,各种不确定性事件仍有可能发生,其中有些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比如,各种形态的战争和非常态袭击、自然灾害等均属于不可抗力,并不完全由我们的主观意志控制,我们只能尽最大努力予以预防和应对。有些则属于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而减小损失的情况,这些就是我们必须充分预测和预防的。
新冠肺炎疫情虽然证明我们具备强大的应急能力,但同时也暴露了大城市的极端脆弱性。事实已经在提醒我们,千万级人口的城市一旦发生比疫情更严重的其他紧急事件,造成的损失将不可估量。
居安思危是中国古人一再强调的,任何时期都不能因为形势大好而放松警惕,忘记了就可能出现危险,为政者更要时刻以战战兢兢、夙夜在公的心态和行动推动工作。疫情是对我们的一次猛击和提醒,我们能不能从这次疫情中举一反三,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更严重的紧急情况作出预测和预防,而不是仅仅只就疫情谈未来疫情的预测和预防。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总结历史经验,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未来。了解历史上中华民族在面临危机、战胜磨难时的“法宝”很重要,也非常必要,但如果只是了解这些历史和“法宝”,却不能将之运用到当前和未来实践中去的话,那依旧是纸上谈兵。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对防范化解政治、经济、科技、社会等领域的重大风险提出系列要求,并强调我们党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这就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即党员干部要站位高,有思想,有前瞻,有先手,有高招。领导干部更要把准方向、掌控大局,起到引领和导向的作用,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思想具有前瞻性,能预见到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而不是跟着感觉走、人云亦云,那样就不是合格的领导。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过去的很多政策和规划是在“万年太平”的理想假设条件下推出的,难以对重大不可抗力的紧急事件做到充分预测、预防。然而这世上从未有“万年太平”的事,如果发生重大不可抗力紧急事件,千万级人口的城市一旦变成孤岛,内外断绝,那种损失则远非今日可比。疫情虽然影响很大,损失也很大,但整个体系的应急、救援、交通等渠道都是畅通的。若其他更严重事件导致交通中断,水、电、粮等基本能源和物资供应中断,且短期内无法恢复,又会造成什么样的损失?当这样的紧急事件发生时,则远非应急能力所能解决的了。这是当务之急我们需要深思和解决的问题。
厘清本末,在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的同时,反思经济发展、城市化、乡村振兴的思路和政策
分清本末对国家战略安全十分重要。应急是在损害已经出现、损失已经造成的情况下而采取的迫不得已的手段,为的是制止事态恶化,避免造成更大损失。应急如同战争,应按《孙子兵法》之原则遂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境界。当人口过度集中时,任何优秀的应急能力所能做的只是亡羊补牢,用更多的资源、技术、人力向里“填”以避免更多损失。
当前,在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的同时,更应从“本”上进行重大调整,否则以“末”无法救“本”。应急能力建设是为了尽量不发生需要大规模应急的情况,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把工作做在前面,从基础层面减少给应急造成的困难。这个基础层面就是反思经济发展、城市化、乡村振兴的思路和政策。和平条件下,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然而危机一来,问题便暴露出来。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浏览一下现代世界经济发展史,就可以发现,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都受到大量农民涌入都市的困扰。……我们中国不能走这样的道路。我认为在现阶段至今后的一个较长时期,要让城市全部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是不现实的,也是有害的。” 习近平总书记确实高瞻远瞩,早就预见了人口过度集中的盲目城市化的“有害性”。同时,他还提出了避免城市化通病的解决办法,“从空间说,提倡就地消化,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如果按照这个方式推进城市化,我们应该可以避免大城市病和可能发生的紧急事件。武汉作为千万级人口城市发生疫情带给我们的反思是深刻的,过去鼓励人口和资源向城市、大城市集中的理念和政策,很容易导致“一城影响一国”现象,从而置国家于危险境地,而数十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和平繁荣暂时掩盖了可能出现的危机,让人们放松了警惕,以为“万年太平”理所当然。但如果多地同时发生更严重的危机或大型自然灾害,无论多优秀的应急能力恐怕都将难以应对。
国家承平日久,更应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因为一旦变乱突起,势将处于被动,历史上已发生过多次值得警醒的事件。英国社会学教授罗伯特·丁沃尔(Robert Dingwall)曾撰文称,“人类很不善于处理偶发概念,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有秩序和规律,想当然地认为稳定是理所当然的,以为明天和今天大同小异”。今天的我们在和平环境中生活久了,或许对过去那些灾难和近代历史上曾经屈辱的日子渐渐淡忘,我们一些人没有意识到和平与繁荣从来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古今中外的历史反复警示我们,凡是安于现状,沉湎于和平的国家必然遭遇深刻危机。和平从来都不会自动到来。
失去了信心、决心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国家,而没有强有力的政党的领导和制度的保护,和平和财富随时都可能远离我们;忘记了居安思危的道理,已有的成果同样可能化为乌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确取得了惊人的辉煌成就,从每一个辉煌成就产生的那一刻起,它就属于过去了。宝贵的和平值得珍视,但应避免和平思维的泛滥。在这次疫情中,奉献、团结、坚忍等精神迸发出惊人的力量。疫情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思考未来,而不能只回味过去的成就和辉煌。
如果我们总结了许多经验,提炼和认清了许多原则和道理,但却不探讨具体问题,也不将之运用到实际,那又如何避免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用历史经验看未来,提早作出战略布局,这才是我们今天思考和总结历史经验的意义所在。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海峡出版发行集团,2018年。
②《英国社会学教授:恐惧、指责与对抗无益于应对疫情》,中国新闻网,2020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