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战疫强大合力从何而来

王锁明 《 人民论坛 》(

    核心提示: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汇集强大的战疫合力。这其中,中国道路奠定物质基础,民族磨难铸就坚韧不屈,中国制度形成独特优势,传统美德滋养手足情深,群众实践构成力量源泉,党的领导发挥统率作用。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同时也将在这场大考大战中凝聚起更加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

    【摘要】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汇集强大的战疫合力。这其中,中国道路奠定物质基础,民族磨难铸就坚韧不屈,中国制度形成独特优势,传统美德滋养手足情深,群众实践构成力量源泉,党的领导发挥统率作用。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同时也将在这场大考大战中凝聚起更加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 社会治理 合力 制度优势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战,仅用10天时间就建成拥有1000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4万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以最快速度在江城集结,国家在全国范围统一调度确保疫情防控物资充足,“武汉加油”“中国必胜”反复刷屏多个社交媒体。一幅雄伟的战疫画面跃然纸上。人们不禁要问,如此强大的抗疫合力从何而来?

    中国道路奠定物质基础

    这次疫情防控是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一次大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打疫情防控阻击战,实际上也是打后勤保障战。”抗击疫情,打好防控阻击战,既需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有过硬的科技力量支撑。能否应对这样一场大灾大难,应对效果如何,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成果的一次重大检验和考验。事实上,在疫情暴发后不久,国家层面就快速反应,建立交通运输绿色通道,快速统筹调动多方资源,在全国范围对重要物资实行统一调度,基本保障了重点地区医用和生活物资的供应。可以说,我们这次抗击疫情从容有力,是与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的雄厚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作基础是分不开的。

    以经济实力来说,我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各种生产潜能有目共睹,这就保证了抗击疫情的各种物资和必需品的供应。再以科技力量来说,无论是对病毒的甄别还是对基因测序的完成,无论是对疾病的医治还是对社区的治理,这些都离不开现代科技支撑。以最简单的小区微信群为例,微信群使得社区治理信息化,为疫情防控提供数字化平台,发挥信息沟通作用。可以说,正是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拥有和储备了较强的物质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才能为战胜疫情提供坚实的物质技术依托,也才能具备最终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底气。实践反复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和强大中国。所以,在新时代我们要成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进一步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民族磨难铸就坚韧不屈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国家,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列强侵略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历史纪录片《苦难辉煌》就讲述了20世纪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龙这一历史命运的大落大起。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应对建国初期饥荒、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大地震等重大灾难,夺取了一个个抗灾救灾的胜利。试问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是靠什么从苦难走向辉煌的?歌词“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用形象化的形式回答了这一问题。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精神的象征。可以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勇于面对困难、不断战胜挑战的伟大民族,自古以来就具有坚韧不屈、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当前抗击疫情的斗争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它不仅要消耗大量的物质资源,而且非常考验人的精神意志,所以也是一场“精神战”。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搏斗,施工人员“三班倒”,白衣天使“连轴转”,车间工人“白加黑”等,这里折射出的恰恰是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任何风险和挑战都不可能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我们一定打赢疫情防控这场阻击战。在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面临的挑战考验将会越来越复杂,因而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忘却曾经的苦难,不丢失奋斗的精神,不断地从苦难走向辉煌。

    中国制度形成独特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我国之所以办成许多国家办不了的大事,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公有制经济基础之上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真正体现人民根本利益和意志诉求的制度,也是超越利益集团影响,能够坚持全国一盘棋的制度。这一制度确保了在实施一些重点项目、完成一些重大任务以及解决一些急重险难问题的时候,国家层面能够高效率地整合社会资源,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因而对一个国家来说,集中力量办大事有利于实现资源效用的最大化。

    在这次疫情防控斗争中,国家实施联防联控总体战,兄弟省份毫无保留对口支援湖北,使得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都在短时间内快速建成并投入使用,这种抗击病魔的速度、效率和力量令世人震惊和叹服,再一次展现了中国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唯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统筹兼顾、协调联动,才能真正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可以说,国家集中力量抗击疫情、坚持全国一盘棋,是对发挥我国制度优势的一次集中检视,也是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次重大考验。总的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这场大考大战中充分体现,当然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和不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总之,我国抗疫的合力来自于中国体制内在的独特优势,也是这一显著优势的本质体现和根本要求。

    传统美德滋养手足情深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逐步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守望相助、团结进步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在这一大家庭的文化传统中,蕴含着同舟共济、心手相连方面的要求,如“众志成城”“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齐,泰山移”等,这些文化基因越是在危难时刻,越是在紧要关头,就越是能够焕发出强大的凝聚力。中国力量正是扎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之中,因而有力地支撑着我们去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和风险挑战。

    面对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指明方向,党中央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所以能够果断作出武汉封城和限制出行等疫情防控的重大决定,这展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彰显着对包括安全权、生命权在内的人权的尊重和保障。广大医务工作者挺身而出、忘我投入,体现了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人民解放军官兵闻令而动、勇挑重担,体现了人民子弟兵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政治品格;人民群众自觉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体现了团结一致、守望相助的至善美德;社会各界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纷纷捐款捐物,体现了同舟共济、“中华一家亲”的人文情怀。可以说,中国人民在这次抗击疫情斗争中所涌现出数不胜数的感人事迹,所展现出的强大抗疫合力,也与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风雨同舟”“和衷共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民族文化心理是分不开的。

    群众实践构成力量源泉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实践的生力军。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不竭动力。推动改革发展的最重要的主力军,是人民群众;防范风险化解挑战的最重要的依靠者,还是人民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强大社会基础。离开了人民群众,我们党和政府便将一事无成。因此,无论遇到任何艰难险阻,只要有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和参与,就没有解不掉的难题,就没有跨不过的沟坎,也没有完不成的任务。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场人民战争,需要全民参与,实施群防群控,因而坚持群众路线,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是战疫胜利的重要法宝。

    有效抗击疫情,打赢防控阻击战是摆在全党全社会面前的政治责任。我们党坚持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将防控工作及其责任分解落实到单位社区、居住小区、居民楼、每一户乃至每个人,而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湖北、武汉地区的人民群众坚决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处处体现全民参与,人人都从少出门、不聚会、戴口罩、勤洗手等琐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和支持身边的防控斗争,为推动全国防控形势积极向好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新时代,我们要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机活力,关键还在于坚持和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党的领导发挥统率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从近代到现代,从政治经济到国防外交,从社会文化到生态建设,历史无可辩驳地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办成了从“两弹一星”到“嫦娥探月”,从“三峡工程”到“青藏铁路”,从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等许多大事。这些都离不开我们党坚强有力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明确的政治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保持、发挥自身优势的根本保障,也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政党都做不到的。埃及共产党总书记萨拉赫·阿兹利表示,中国之所以成功,最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富强的道路上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正是在我们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才有了强大的社会动员力、高效的行政决策力和务实的一线执行力。一旦出现一些应急危难的重大事项,就可以快速地把人民群众的力量发动起来、凝聚起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始终强调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党中央统一指挥,坚持全国一盘棋,采取果断措施,赢得抗击疫情的战略主动。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加强防疫工作,把落实工作抓实抓细。基层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冲锋在前,自觉接受党性锻炼和实践考验,在本职岗位发挥楷模作用。正是有了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我们才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有力有效地动员、整合和协调各方面力量,牢牢构筑起一道抗击疫情的人民防线。在当今新时代,我国正处于从“富起来”迈向“强起来”的伟大征程中,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也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因而更加需要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以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从而推动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 

    恩格斯指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这次疫情防控斗争是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一场大战。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凝聚出强大战疫合力,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我们一定能打赢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同时也将从这场抗击疫情的大战大考中积累经验、汲取教训,从而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凝聚起更加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

    (作者为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竞争力研究”(项目编号:15BKS030)阶段性成果】

中华民族历经的磨难与挑战
中华民族战胜艰难险阻的历史经验
中国战疫强大合力从何而来
中华民族为何历经磨难而不衰
海外专家看中国 民族精神:“多难兴邦”的强大精神支柱
历史经验中居安思危的大智慧
磨难挫折中涌现出的家国情怀
中国共产党转危为机的方法论
中华民族化危为机的辩证意蕴与价值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