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报道

民生周刊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推动党建联建跨领域、跨区域、跨层级发展

“红色引擎”驱动乡村全面振兴

□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 刘烨烨 《 民生周刊 》( 2024年06月24日   第 04 版)

    “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奉化区坚持把党建联建机制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推动党建联建跨领域、跨区域、跨层级发展,进一步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治理优势,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共赢’。”

    原本零散的农田,改造后连成万亩高标准稻田,从“农田”变成了“景区”。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西坞街道,“万亩稻香”吸引各路游客打卡拍照。

    不远处,一列“动车”掩映在稻田旁,24节车厢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构建成“万亩方”动车共富驿站,今年“五一”期间,这里的客流总量达6万人次。最近,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音乐节在“动车”旁的舞台进行,吸引附近不少村民争相报名,每晚都有“乡村歌手”上台演出。

    一路西行,车程半小时左右,萧王庙街道的大片桃林出现在视野,水蜜桃长势正旺,即将迎来大丰收。

    …………

    项目落地见效,产业红火发展,宁波市奉化区“跨领域、跨区域、跨层级”党建联建的引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奉化区深化拓展‘三跨’党建联建机制,充分发挥联合党委的组织优势、集聚效应和引领作用,以‘支部建在项目上’为抓手,把各方党员组织起来、人才聚集起来、资源整合起来,全面加强各方交流沟通、联动协作,推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共同富裕。”6月12日,奉化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范胜兵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说。

    “跨领域、跨区域、跨层级”党建联建

    当夜幕降临,原本静谧的村庄反而热闹起来。

    6月起,西坞乡村音乐节在“万亩方”动车共富驿站旁持续开展,每晚都有附近村民报名上台唱歌,活动主办方在社交平台发起直播,当日获得网民投票支持、“人气”最高的歌手,可以拿到周赛入场券,周赛获胜者可以进入月赛。

    这个音乐节,是“万亩方”动车共富驿站导入专业运营团队后开展的一项活动。这列停靠在稻田旁、有24节车厢的“动车”,是西坞街道党建联建创新实践的成果。

    去年8月,乘着宁波市开展主题教育“联镇街入村社”的东风,西坞街道在做好“内循环”的同时,打破联建只在村与村之间进行的局限,创新“外部协同”联建模式,与中国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结对开展“央地”党建联建,两家企业在西坞街道帮扶落地了一系列项目,“万亩方”动车共富驿站就是其中一项。

    “建造这列‘动车’时,我们把一些废弃材料充分利用,外壳一比一还原了真实动车的大小结构。”宁波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党支部书记郭振尧介绍。

    “通过这样的党建联建项目,既促进了企业经济的发展,又展示了企业的社会担当,还给村集体经济带来增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政治效益三者结合起来。”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组织部部长熊光祥说。

    今年5月,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党委、宁波农商发展集团党委、西坞街道党工委,联合成立“轨畅农兴·西坞共融”联合党委。三方以“轨畅农兴·西坞共融”为品牌,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促进和谐为目标,建立常态长效组织联建、队伍联创、发展联促工作机制,有效推动了企业与街道、村社共富项目落地,进一步放大了具有地域特色的“联镇街入村社”示范样板效应。

    目前,在西坞街道,除了“万亩方”动车共富驿站外,金峨文化中心、宁波市战略性蔬菜保供基地等项目也已落地。

    乡村全面振兴不是一两个村的振兴,而是乡村整体的振兴。在奉化区西坞街道党工委书记徐军看来,“以党建联建机制推进片区化发展,是西坞街道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探索。”

    “西坞街道落实‘三跨’的联建模式,通过与央企、国企开展村企联建,导入外部资源,实现借势借力发展、携手‘抱团共富’。”徐军说。

    将“党建链”嵌入“产业链”

    深化“跨区域、跨领域、跨层级”党建联建新实践,奉化区还成立奉化区水蜜桃产业链大党委,探索党建赋能产业链新路径。

    “通过把战斗堡垒建在‘链’上、先锋力量聚在‘链’上、服务保障抓在‘链’上,真正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链高端攀升、创新链跨越突破的发展胜势。”奉化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朱世海说。

    午后,萧王庙街道林家村,67岁的村民林茂华正在桃园里处理杂草。“我已经种了40年的桃树,今年承包了20棵,在政府的帮助下,一棵树大概能结80斤桃子,能增加不少收入。”林茂华说。

    目前,林家村种植水蜜桃达5000多亩,约占奉化区水蜜桃种植面积的1/7,是奉化水蜜桃的主要产地之一。

    奉化区水蜜桃研究所(以下简称“桃研所”)副所长陈妙金告诉《民生周刊》记者,早在1996年6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就命名奉化为“中国水蜜桃之乡”。

    然而,近年来,奉化水蜜桃也面临着种植散、效益低、品牌弱等发展瓶颈。为了破解发展桎梏,巩固产业优势,使更多农户共享发展红利,今年5月,奉化区成立水蜜桃产业链大党委。

    奉化区水蜜桃产业链大党委采取“联合党委+联席会议+问题会商”的运行模式,根据链上不同环节,下设研发端、生产端、加工端、销售端、融合端5个功能型党支部,通过打通行政壁垒和区域界限,将链上多个职能部门、镇(街道)、研究院所、行业协会、企业、共富工坊等相关单位拉进产业发展“群聊”、共商。

    林家村的桃树上,每一颗水蜜桃都包裹了一层黄色纸袋,纸袋最重要的作用是防虫害,同时也有利于水蜜桃着色。

    “这些纸袋是我们桃研所研发出的专利产品,因为南方降雨量特别高,水蜜桃既需要水,又经不住太多水,所以我们这层纸的配方有严格的调配比例,既要防水又要透气。”陈妙金介绍。

    桃研所属于水蜜桃大党委中的研发端支部,探索出的一整套标准化栽培技术都与林家村共享,套袋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比如果实管理、修剪、施肥、防病虫害,以及后期保鲜技术等,这些技术我们研发后都会分享给农户。”陈妙金说。

    今年,奉化区出台水蜜桃全产业链构建三年行动计划,计划至2026年,奉化区水蜜桃栽培面积稳定在4万亩左右,建成1个农产品加工科创园、1个水蜜桃文化博览园、5个水蜜桃标准化示范基地。通过全产业链协同发力,3年内基本形成以本地农业龙头企业为核心链主、上下游产业紧密结合的水蜜桃全产业链,实现桃产业链综合年产值10亿元以上。

    扩大党建联建“朋友圈”

    奉化区种植水蜜桃的经验,已经在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落地生花。党建联建的“朋友圈”能扩展到奉化区外,得益于奉化区的一个平台—滕头乡村振兴学院。

    2019年7月,为打造实施共同富裕战略的重要展示平台,奉化区委在滕头村筹建成立滕头乡村振兴学院,致力于更全面纵深地展示乡村振兴成果、推广乡村振兴经验、培养乡村振兴人才、指导乡村振兴实践。

    “自2022年起,我们牵头在温州市文成县建成了一个共富桃园,每年都会派水蜜桃技术专家和种桃大户去指导,总共种了200亩水蜜桃,今年其中30亩可以有产出,预计亩均年收益可以达到3万余元。”滕头乡村振兴学院负责人王盛军说。

    党建联建的“朋友圈”还跳出了浙江省,覆盖到全国。“我们有一项办学特色是跟着乡村书记走、跟着乡村书记看、跟着乡村书记干、跟着乡村书记学,课堂设在田间地头,是一个没有毕业生的终身学院。2020年8月,学院举办第二批山东省青岛市村党组织书记体悟实训,助推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海青镇融河村与宁海县大佳何镇葛家村、青岛胶州市大洛戈庄村与奉化区林家村结为联建共建村庄。”王盛军介绍。

    “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奉化区坚持把党建联建机制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推动党建联建跨领域、跨区域、跨层级发展,进一步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治理优势,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共赢’。”范胜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