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报道

民生周刊 2024年06月10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新疆阿勒泰地区围绕优势产业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发挥比较优势 壮大特色产业

□ 特约记者 胡俊秀 《 民生周刊 》( 2024年06月10日   第 04 版)

    阿勒泰发挥地缘、生态、旅游、矿业、水土等优势资源效益,加快创建绿色发展示范区,积极探索在绿色转型发展方面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模式,走出一条特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亘古戈壁上,清洁能源开发蓬勃兴起;光伏园区,连片的太阳能电池板蔚为壮观;农业园区,特色大健康产业链绽放异彩;现代化县城,大型商业综合体拔地而起……这是记者日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采访时看到的一幕幕场景。

    县城是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近年来,位于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区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从完善顶层规划、强化政策集成、保障资金需求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县城补短板强弱项,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做好“特色”文章,激发县域经济活力

    晨光熹微,阿勒泰地区福海县解特阿热勒镇喀拉毕村骆驼养殖户阿尔棍·阿勒甫开始了一天的挤奶工作。

    阿尔棍家有近300峰骆驼,其中奶驼70余峰,日产驼奶100多公斤,每年仅驼奶收入就达100万元以上。

    从“散户漫山追驼跑”到如今规模化养殖,阿尔棍是福海县扎根生态,发展驼奶产业的一个缩影。

    有着“中国驼奶之都”称号的福海县,现有骆驼数量2.55万峰。近年来,福海县紧抓新疆推动奶业振兴发展机遇,把奶源基地建设作为推动奶业振兴的基础保障,通过招商引资、政策撬动等措施,加快规模化养殖基地建设,持续优化奶制品加工企业发展环境,打出了一系列发展奶业的“组合拳”。

    在位于福海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的准噶尔双峰驼养殖基地,一排排标准化圈舍安装了高标准通风、控温、清洁系统,今年1月引进的160峰优质奶驼入驻基地,工作人员有序开展骆驼饲喂、挤奶驯化、日常监测等。

    福海县通过基地建设,不断推进种源等关键技术攻关。积极开展优质畜种遗传资源保护,培育选育优良品系,检测选出日均产奶量为3.5公斤以上的骆驼,为推动阿勒泰地区高产奶驼育种、繁育、改良转型升级和加快奶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如今,福海县骆驼养殖和驼奶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依托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骆驼资源,当地积极推动驼奶产业科学化、规模化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县域经济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地理区位等比较优势,因地制宜推动发展模式变革和产业能级跃升,才能有效盘活存量、引入增量、提高质量、增强能量、做大总量,不断提升县域产业竞争力和综合经济实力。

    早在2014年,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天山冰川国家站站长王飞腾,就将研究重心转到了阿勒泰地区。

    2015年,王飞腾通过上百次试验研究发现,阿勒泰的冰雪雨水中具有很低的天然低氘特性。经多次考察后,王飞腾确定,阿勒泰既有稀缺的低氘水资源,又有便利开发的水域。

    经专家论证,阿勒泰市大东沟水源地的低氘水属于国际一流优质的天然低氘水资源,口感清冽甘甜,水分子活性强,极易被人体吸收,能够促进人体快速新陈代谢。此外,该地的低氘水具有低钠、低矿化度、弱碱等特点,非常符合当代国民对健康饮水和生活品质的需求,是不可多得的短缺资源性产品。

    为将这一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阿勒泰地区全力打造阿勒泰市水产品开发和制造业高地,做活水经济,做大水产业。

    2019年,阿勒泰市政府着手进行开发天然低氘水的规划与设想,陆续做了大量水质监测研究及学术论证。

    2021年,通过对国内外低氘水市场研判,一座集开发、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低氘水产业园区全面建成,同年7月成立新疆雪都冰川水有限公司,打造高品质天然低氘水“阿尔泰山·雪都冰泉”,将低氘水产业转化为经济优势,打造新的产业高地和产业集群,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新疆雪都冰川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锋说:“目前,我们开发了高端瓶装水、婴幼儿水、泡茶水和家庭饮用水等产品,下一步还将为城区提供低氘水直饮水服务,打造康养示范工程,开发建设低氘水延伸产业。”

    近年来,阿勒泰地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立足本地实际形成合力,以“水”为媒,围绕大健康主题和水经济产业,助力阿勒泰做好水资源、做强水产业、做响水品牌、做活水文化、做大水平台,将地方优势区域资源转化为全民健康资源,全力打造水产品开发和制造业高地。

    推动点“绿”成金,开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初夏时节,走进布尔津县,清风徐徐,让人神清气爽。抬头,是醉人的“天空蓝”;四顾,是怡人的“生态绿”。

    布尔津,是一座边陲小县,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森林覆盖率为39.62%,空气优良率常年保持在100%以上,常住人口不足8万……一边是生态条件良好,绿色底蕴深厚;一边却面临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展挑战,布尔津如何跑出生态经济蓬勃发展的“加速度”?

    答案是:拓宽绿色低碳转型之路。

    4月14日,由新华(布尔津)抽水蓄能发电有限公司建设的新疆布尔津抽水蓄能电站筹建期洞室及道路工程举行开工仪式。

    项目建设现场,机械轰鸣,施工人员在进行进厂交通洞及通风兼安全洞挖掘施工,为项目下一步主体工程全面施工奠定坚实基础。“自2023年6月27日通过核准以来,项目持续高质高效推进,下一步还将开展下水库、施工供水、前方营区等部位施工,预计2030年首台机组可投产发电。”新华(布尔津)抽水蓄能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杨说。

    记者了解到,该电站主要由上水库、下水库、输水地下厂房系统及地面开关站组成。总装机容量140万千瓦,总投资103.078亿元,计划年发电量28.14亿千瓦时。

    抽水蓄能是目前最常用的大规模储能技术,常被称为“巨型充电宝”。主要用于电力系统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和紧急事故备用等。电站设有上下两个水库,用电高峰时,山顶水库放水发电;用电低谷时,将山底水库的水抽上山顶蓄能。

    项目建成后,可有效缓解阿勒泰地区电网调峰压力,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和电网供电可靠性,电站每年能节约标煤92.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79万吨。

    布尔津县太阳能资源丰富,风能、水能可开发量可观。近年来,该县将“风光水”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积极开发县域内水系近140万千瓦水能,额尔齐斯河谷风区近830万千瓦风能和年光照有效时间1657小时的优势资源,打造绿色生态循环产业。

    “布尔津县清洁能源供电能力不断提升,正在积极融入国家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全面开创清洁能源发展的新局面。”布尔津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点项目服务中心主任郭亭介绍,通过水电、风电,当地可实现水电、风电之间的优势互补运行,从而提供连续、稳定、优质的绿色电能。

    这是阿勒泰地区清洁能源蓄势发力的缩影。

    生态美、产业兴;产业兴、百姓富。阿勒泰地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建设,发挥地缘、生态、旅游、矿业、水土等优势资源效益,加快创建绿色发展示范区,积极探索在绿色转型发展方面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模式,走出一条特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挖掘优势资源,多措并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看完了剧就订好了去阿勒泰的票。”

    “想去阿勒泰和巴太一起去放羊。”

    “想去阿勒泰草原,找寻心中的麦拉西。”

    近日,随着改编自新疆作家李娟同名散文集的迷你剧《我的阿勒泰》热播,剧中纯粹的、原生态的美景捕获无数都市年轻人心中的“诗和远方”。

    一部剧带火一座城。5月份以来,阿勒泰地区接待游客267.87万人次,同比增长80.65%;实现旅游收入22.14亿元,同比增长93.19%;未来一个月,乌鲁木齐至阿勒泰航线去程订座量环比增长超过50%;阿勒泰地区度假产品旅游预订量环比增长370%;关于阿勒泰的热搜热度同比上涨562%。

    巍峨的阿尔泰山赐予阿勒泰丰富的旅游资源,这里有喀纳斯湖、禾木村五级旅游资源(世界级)33处,克兰河大峡谷、乌伦古湖、通天洞遗址、可可托海三号矿脉等四级旅游资源(国家级)122处。辖区内的高山森林、冰川湖泊数不胜数,雪山温泉、戈壁河谷无所不包。

    优势资源就是发展优势,为了给游客打造沉浸式体验,阿勒泰相继开发出赏花游、民俗游、乡村游、研学游等不同特色的多业态旅游产品,梳理推广12类45条精品旅游线路。其中,阿尔泰山千里画廊旅游线路和环阿尔泰山中俄哈蒙跨境旅游线路被自治区政府列入《新疆公路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自治区10条自驾精品线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近年来,阿勒泰地区以独特的冰雪资源优势,以吉林、新疆共创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为引领,不断擦亮“人类滑雪起源地”“中国雪都”等金字招牌,冰雪旅游风生水起。

    “阿勒泰一直是新疆热门旅游目的地,是新疆的会客厅。而今,随着《我的阿勒泰》热播,又给阿勒泰添了一把火。”阿勒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德丽达·那比表示,阿勒泰冬季冰雪资源更具竞争力,长达200多天的超长粉雪季在全世界都屈指可数。

    为普及冰雪文化,推广冰雪运动,阿勒泰地区将中小学生体育课从学校操场“搬”到了滑雪场、滑冰场,建设智慧体育馆、全民健身公园,成立阿勒泰地区吉智寒地经济研究所冰雪旅游人才办公室,打造集教学、科研、训练、竞赛、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冰雪人才基地,开展高山、越野滑雪邀请赛以及古老毛皮滑雪等各种规格的冰雪赛事,不断点燃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

    一业兴百业兴。在发展旅游的同时,阿勒泰大力扶持农牧民开办特色旅游民宿,让游客游山赏景的同时,浸入式体验当地民俗民风。同时,建立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做强做大驼奶、沙棘、中草药、牛羊肉、冷水鱼等特色优势产业。截至目前,全地区建设特色民宿1200余家、农(牧、渔)家乐550家,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5个。

    2023年,阿勒泰地区共接待游客3150.51万人次,同比增长74.84%;实现旅游收入274.53亿元,同比增长80.67%;旅游直接带动就业3.98万人,间接带动就业15.9万人。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阿勒泰地区做优做强旅游、健康、农业、清洁能源、绿色矿业等“五大优势产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阿勒泰地区以产业链为抓手,在旅游业方面,完善“四区一园”冰雪核心区功能,加快推动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在健康产业方面,释放生态环境良好、气候温和宜人优势,推动“康养文化旅游+多产业”深度融合;在农业方面,积极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有机、特色高端农产品,做强驼奶、沙棘、中草药、牛羊肉、冷水鱼等特色优势产业,支撑起农业的四梁八柱;在清洁能源方面,大力开发本地区丰富的太阳能、水能、风能资源;在绿色矿业方面,深入实施找矿行动,推进矿产资源不断转化增值。

    “接下来,阿勒泰地区将围绕五大产业和口岸经济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行定向精准招商,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阿勒泰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杰恩斯·哈德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