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市紧抓广西东兴产业园区建设机遇,乘着共建“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东风,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东兴市。
早晨8点,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28岁的中国边民苏李养肩扛手提大包小包商品,跨过北仑河大桥上红白相间的分管线,进入越南芒街市,开始一天的边贸生意;25岁的越南小伙武氏清心几乎与苏李养擦肩而过,头戴绿色圆帽,背着黑色斜挎包,带着越南小商品,来到东兴市销售。
晚上9点前,苏李养和武氏清心必须赶回各自的国家。桥下,发源于十万大山的北仑河静静流淌,见证着中越两国经贸来往的时代变迁。
这里是东兴口岸,是对外开放的国家一类口岸,通过北仑河一桥、二桥和越南芒街口岸连接,是我国通往越南乃至东盟国家最便捷的海陆通道之一,拥有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东兴市,这座边陲小城,近年来发挥沿边沿海区位和口岸城市优势,紧抓广西东兴产业园区建设机遇,乘着共建“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东风,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加快推进产业项目建设,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
边境口岸兴旺,商贸物流活跃
“要香水和药膏吗?”《民生周刊》记者刚停下脚步,蹲坐在一边,头戴斗笠、围着丝巾、挎着黑色大包的越南女性立刻起身问道。
在东兴口岸(一桥)街头,越南籍卖货人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有微信和支付宝,每天靠卖小商品能获得几十到100多元人民币的收入。而在街边主打越南特色的商铺里,店员大多来自越南。21岁的越南姑娘许缘去年9月成为“跨国上班族”,在越南归侨苏春余开的餐厅当服务生,月工资3000多元,每日往返于东兴和芒街,“现在过关很方便,如果不排队,不到一分钟就能通关”。谈及为何来中国上班,她说:“工资高一点,还可以学中文。”
边境贸易活跃,反映着口岸的兴旺。北仑河桥上,不乏旅客、边民,还有探寻跨国商机的外贸从业者。
一座杰出的口岸有能力改变贸易的路径。2023年,防城港至东兴铁路开通运营,中国东兴—越南芒街口岸北仑河二桥客运功能启用,越来越多的外贸从业者将目光转移至此。
“一个口岸是否具有竞争力,通关效率至关重要。”东兴海关综合业务科科长阳靖说,“以鲜活农产品为例,我们对企业开展鲜活农产品通关政策宣贯,推送最新进境水生动物准入目录;针对企业进口计划制定监管工作预案,落实提前申报、随到随检等措施,确保鲜活农产品安全顺畅通关。”
正说着,一辆满载进口榴莲的冷链运输车进入海关验货场的进境水果查验平台,海关关员根据指令“即到即查”,半小时后,海关放行卡杆升起,货车通关,直奔钦东高速运往内地,效率二字非常直观。
今年以来,海关在东兴口岸北仑河二桥启用智慧查验辅助管理系统,查验关员可随时通过系统查看待查货物就位情况,企业也可以随时通过手机移动端了解货物通关进度,以数据跑路替代人工跑腿,有效提升进口水果查验效率。
“压缩物流通关,耗时很重要。”阳靖说,“东兴海关同场站、报关公司、收发货人等建立起信息共享平台,通过‘监控指挥中心+现场巡查+场站信息互通’机制掌握物流实时动态,实现车辆登临检查、登临检疫合二为一,把布控登临车辆过卡时间由15分钟缩减至8分钟。”
东兴口岸(二桥)还设有互市贸易通道。互市商品落地加工是东兴特色产业之一,以海产品、果品、香料类等互市商品进口加工为主。截至目前,落地加工企业有85家,“直通车”落地加工企业54家,其中规上落地加工企业23家。
据海关统计,今年1至4月东兴口岸北仑河二桥进出口货物32.5万吨,货值282.9亿元,与去年同比分别增长19.2%和18.5%。其中进口8.3万吨,货值68.5亿元,分别增长62.9%和52.6%;出口24.3万吨,货值214.3亿元,分别增长9.3%和10.6%。主要进口货物为棉纱和生鲜农水产品,产业链中间品是主要出口货物。
“近十几年来,因高速公路、铁路陆续连通,物流畅通,口岸贸易日益兴旺。今日的东兴,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成为一座贸易繁荣的边关国门城市。”东兴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陈成棠说。
由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型
与10年前相比,曾经的边陲“小香港”东兴,城市天际线的变化是惊人的,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笼罩了东南亚风格的老城,到处是工地和广告。
2023年,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东兴产业园区(以下简称“广西东兴产业园区”)列入国家沿边临港产业园区重点战略布局,纳入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建设框架;防城港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批准设立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发展区。
东兴市委书记彭绍关说:“建设广西东兴产业园区是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全市上下始终保持定力、坚定决心,全身心投入到园区建设各项工作中,力争今年园区各项工作有更大突破。”
5月27日,记者在广西东兴产业园区看到,塔吊林立,工程车辆往来穿梭。
“国家层面对广西东兴产业园区的产业方向进行了定位,赋予东兴重点承接轻纺服装、电子信息、玩具、医药等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战略任务,主要承接加工出口产业。园区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包括‘4个片区+互市区’,即启动区(东兴口岸二桥片区)、高铁新区、冲榄工业园区、江平工业园区和东兴边民互市贸易区。”东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东兴市产业园区开发办公室副主任江文朗指着园区规划图对记者说。
在全朗生物原料药加工项目建设现场,桩机起落,吊臂往来,机器轰鸣声、锤打声此起彼伏。“初步筛选出罗浮大道、幸乐路等园区路网、‘4+3+2’产业示范园区高标准厂房等38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179.69亿元。目前,二桥片区周边配套项目二期工程、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园项目一期工程等10个项目已开工。”陈成棠说,“全朗生物原料药加工、美控电子等项目也在加快建设,伟立纺织、瑞吉联电子、江兴铝压延等项目已建成投产。目前,入园工业企业达151家,规上企业增长到30家。”
2023年,东兴工业规上总产值同比增长65.59%,累计规上工业企业36家;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31.98%。今年1—4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新增规上企业4个,园区内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0.7%,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91.8%,技改投资同比增长861.1%。
口岸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也是对外交往和经贸合作的桥梁。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唯一海陆相连的边境口岸城市,东兴口岸现有东兴公路口岸北仑河一桥、二桥两条通道,拥有东兴公路口岸(北仑河二桥)进境水果、粮食、植物种苗、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5个指定监管场地监管资质,是中药材进口通关口岸、泰国水果经第三国输华入境口岸,形成了“一口岸多通道,多种贸易协同发展”的格局。
“如何利用好东兴口岸,持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口岸经济提质增效,是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江文朗说,“除了深化‘互市+落地加工’模式,我们还在谋划构建‘两区四园’工业发展平台,这将成为东兴经济的一个亮点。”
“两区四园”工业发展平台,就是发挥东兴市沿边沿海独特区位优势及边境贸易政策优势,以南向为引领,以东融为重点,推动形成布局合理、主导产业突出的‘两区四园’(即东兴跨境经济合作区、东兴边境经济合作区,江平工业园、冲榄工业园、东兴边境深加工产业园、越南芒街产业园)跨境加工产业发展格局,为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枢纽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在东兴镇边境深加工产业园二桥片区的东兴盛宝工艺包装制品有限公司,工人们把一个个零部件加工制成眼镜盒。在4楼仓库,打包成箱的货物按照出口国家整齐排列。“我们生产的眼镜盒主要销往意大利、德国和美国。”盛宝公司经理陈美星介绍,“今年一季度实现开门红,生产眼镜盒60多万个,产值700多万元。”盛宝公司于2021年7月落户东兴,是最早一批落户的企业。陈美星坦言:“看中的不仅是人工和厂租优势,更重要的是地域优势和中越两国双园的项目。”
充分挖掘临海优势,向海而兴
东兴市庆丰设施渔业产业示范区,一个个养殖池和一排排蓝色陆基圆池排列有序。
“示范区2016年成立,当时依靠的是传统池塘养殖模式养虾,亩产1500至1800斤,年产值也就300万元左右。2020年以后,逐步发展现代设施渔业,即通过陆基圆池实现高密度养殖并引进先进技术,亩产达到1.4万至1.5万斤,年产值翻了几番。”东兴市江平镇江龙村党委书记冯文武介绍。
冯文武是京族人。“曾经因海而贫,如今已经变成向海而兴。”他说。
近年来,东兴市充分挖掘临海优势,建成现代高密度海产品养殖示范区、水产养殖技术培训与教学区示范性基地,提供育苗、养殖、销售一条龙服务,示范带动村民发展大蚝、鱼类等海水养殖产业。2023年,东兴市庆丰设施渔业产业示范区带动江龙村村集体经济增收22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1.6万元。
“4月初投放了400万尾南美白对虾,计划再投放1600万尾。”冯文武说,示范区将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政策扶持引导,提升现代化养殖水平和产业生产效益,努力建设集现代养殖、科研示范、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休闲娱乐、科普研学于一体的现代化设施渔业示范点,为下一步升级为三产融合示范区、实现建设江平特色渔业小镇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边境口岸与日俱增的物流,产业园区热火朝天的项目工地,以及相继落地的企业,如同蜿蜒的北仑河,最终流入北部湾,进入大海,加入新的大通道,创造又一轮繁盛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