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

民生周刊 2023年12月18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模式创新促进心智障碍者融合就业

□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 邓泽博 《 民生周刊 》( 2023年12月18日   第 06 版)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残疾人总体生存状况显著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残疾人就业状况得到高度关注,就业人数增加,就业质量逐步提升。截至2022年底,全国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达905.5万人。

    心智障碍者,是智力障碍者和精神障碍者的统称。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心智障碍者约1200万到2000万人。与其他残障人群相比,心智障碍者的就业状况可谓“难中之难、困中之困”。社会普遍对其存在认知能力低、沟通能力差等固化印象,认为他们不适合就业亦实现不了就业。

    能否建立积极有效的心智障碍者支持性就业体系,让更多心智障碍者顺利就业、稳定就业?近年来,“心智障碍者集中就业车间”(以下简称“集中就业车间”)融合就业模式,在广东中山、珠海、云浮、顺德等地兴起,且延伸到湖南、河北、江苏等多个省份。创新的模式、卓越的成效、便捷的操作,集中就业车间模式或可成为解决心智障碍者融合就业难题的一把钥匙。

    构建融合就业全要素支持体系

    我国目前有1000多万处于就业年龄段的心智障碍人士,统计就业率不足5%。其中包括相当一部分已完成义务教育的心智障碍者,他们很难实现就业、融入社会,只能依赖父母或福利保障生活。究其原因,主要是三方面:

    一是心智障碍者个体素质差异大,不同个体的智力或精神损伤程度不同,不同残疾程度下个体的实际专注力、工作技能等也各不相同,难以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

    二是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现代企业用工标准正向智能化、数字化不断提升。心智障碍者的综合能力难以与企业所需的岗位要求相匹配。

    三是企业出于管理成本及风险综合考量,对雇用心智障碍员工存在疑虑。相比其他劳动者,雇佣心智障碍者通常需要用人单位承担更多责任和风险,履行更多义务。

    针对上述问题,为破解心智障碍者就业难题,2018年初“集中就业车间”这一心智障碍者融合就业支持平台应运而生。集中就业车间模式瞄准心智障碍者融合就业的痛点、难点、堵点,充分挖掘企业、家庭、社会机构等资源优势,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升。

    《“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提出,“多渠道、多形式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和“组织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等就业更为困难的残疾人就近就便参加生产劳动”。

    集中就业车间是以推动心智障碍人士持续、稳定就业为最终目标,以人力资源管理机构为纽带,整合特殊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康复、医疗、托养等资源,构建融合就业全要素支持体系,推动企业与心智障碍者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务雇佣关系。

    首先,集中就业车间模式以人力资源管理公司为支点,一头对接企业并立足企业生产实际,与之共同开发和/或设计符合心智障碍特性的工种及需求岗位,如产品分装、零件分拣、手工艺制作、汽车清洗等程式重复固定的操作工种;另一头对接心智障碍者家庭或学校,通过综合评判,切实掌握待业心智障碍者的优势技能或潜能,进行综合评估、遴选及分类。

    在此基础上,根据招聘双方的实际情况,对心智障碍者群体进行针对性的差异化职业技能培训,直至受训心智障碍者的综合技能满足企业用工岗位需求。

    其次,人力资源管理公司根据心智障碍群体的行为特点,以及工作、康复、医疗及生活需求,在企业传统工区外,单独兴建“心智障碍者集中就业车间”,集中安置符合企业用工条件的心智障碍者就近便利就业。用工企业按照国家法规要求,与就业的心智障碍人士签订劳动合同,缴纳“五险一金”,在最低工资基线之上按劳付酬(计件工资)。

    派遣医教结合的复合型人士,负责心智障碍就业者在集中就业车间的工作指导、生活照护以及车间的运营管理。一方面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工作,另一方面适时调换工种以提升他们的综合技能。

    集中就业车间主要安置中重度智力损伤的心智障碍者,对于智力损伤轻微或情绪稳定的心智障碍者,尽量安排到企业内部就业,为他们完全融入社会提供优势通道。

    集中就业车间员工每天工作时长约5小时,车间为其提供午餐和集体午休的场所,通勤由专车接送。此外,会有专业的医疗和康复机构,定期为员工体检及强化康复训练,以保证其身心状况稳定及就业质量。

    集中就业车间的六大优势

    集中就业车间是根据心智障碍者群体的共性和特点,结合企业用工实际需求,创新性地为中重度心智障碍人群提供融合就业支持,其优势体现在六个方面。

    第一,使弱者自立自强。广东省《2019年成年心智障碍人士就业状况和需求调研报告》显示,心智障碍者家庭收入水平普遍偏低,26~45岁心智障碍人士中,家庭收入来源依赖退休金及其他各项补贴的比例高达46%。心智障碍者稳定就业,既可改善生存条件,实现其社会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社会和国家负担。

    第二,解放家庭。心智障碍者亲属可从冗繁的照护中解放,通过就近打工或进行家庭副业生产等方式提高家庭经济收入,也能缓解冗繁照护造成的心理重压,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第三,便捷企业履责。集中就业车间为企业提供便捷合作及管理的平台。企业无需顾虑心智障碍员工影响原有的生产环境,亦无需派专人辅导和管理增加成本,从而促进企业舒心、便捷地主动履行社会责任。

    第四,纠正偏见,建立信心。集中就业车间的成功运营,让企业及社会各界甚至家属对于心智障碍者融合就业有了全新认识,用多方共赢的事实,为这类特殊群体融合就业走深、走实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第五,延续教育及康复训练成果。政府、社会及家长为心智障碍者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和技能培训投入巨大的经济、精力及智慧成本。若任其囿于家庭、隔绝于社会,融合就业将不能成行,多年的教育、培训成果将在他们身上逐渐消退。唯有将对该群体的教育和培训成果转化为实在的融合就业,最终实现稳定和持续就业,才符合实施心智障碍者义务教育和技能培训之根本目的。

    第六,创新理念解决社会发展难题。集中就业车间融合就业模式,突破了以往“社会机构社会办”的僵化思维,以“整合优势资源、市场化运作、多方共赢”的创新理念,用商业化的模式来破解社会发展难题,为更多的金融资本介入社会事业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方向。

    思考与建议

    长期以来,中央及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致力于改善心智障碍者的生存状况,支持性服务资源基本集中在早期的教育干预阶段,对于大龄心智障碍者的融合就业支持资源却比较匮乏。

    破解心智障碍人士就业困境,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金融资本、心智障碍者及其家庭的共同努力。集中就业车间模式5年来累计培训安置786名心智障碍者稳定就业,月薪为1620至1900元,这为打破心智障碍者融合就业坚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例。

    针对集中就业车间模式运行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建议如下:

    一是厘清认知谬误。有学者认为,心智障碍者只有与正常人一起,在同一工作环境、从事同工种工作、享受同薪同酬才是真正得到尊重和被社会接纳,才能真正实现社会融合。这严重脱离了心智障碍者就业大环境的客观实际。

    相较于囿于家庭与世隔绝的局面,中重度心智障碍者能走出家门进入集中就业车间劳动已然是一大进步。中重度心智障碍群体专注力差,持续工作能力较弱,一般在两三个小时,且工作能力远逊于常人,不可能做到同工同薪同酬。对于中重度心智障碍群体,须采取个性化支持策略,只有根据个体综合素质和技能综合评判结果量身定制长远职业规划,才会精准有效。

    二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须精准。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针对心智障碍者就业群体专门制定一套科学的符合实际的税费减免细则,既可杜绝“挂靠式”就业等作假行为,又能让切实吸纳心智障碍者就业的企业享受到有关税费减免的政策红利。

    三是对就业支持机构予以扶持。就业支持机构是心智障碍群体成功融入就业市场的重要支撑。建议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引导更多专业机构、金融资本积极参与心智障碍者的融合就业支持机构建设,实现政府、企业、资本、专业机构、心智障碍者及其家庭多方共赢、和谐共建的“社会事业市场化建设”模式落地生根。

    四是职业培训教育前移。扶残先扶智,全面推动适龄心智障碍者义务教育进程,并根据个体特征制定系统的就业技能培养的相关教育和干预计划以及长远的职业规划,从娃娃抓起,为其未来融合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部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对于集中就业车间融合就业模式,各地须与地方客观实际相结合,寻找或开发与心智障碍者综合能力相适应的工种及岗位,完善就业辅导员的整体培训,并针对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制定多套应急预案等事前准备。

    各级政府要用足用好政策杠杆,在遵守市场化运作规范的前提下,鼓励和吸纳金融资本介入社会事业建设,与企业、专业社工机构、特殊教育学校、心智障碍者群体等共同建立更多、更加稳健的集中就业车间类型的融合就业支持机构,让更多心智障碍人士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自食其力,活出人格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