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将继续大力支持老区发展,让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神山村,江西省井冈山市茅坪镇下辖行政村,位于黄洋界脚下,有神山组和周山组两个村民小组,目前户籍人口241人。神山村共有耕地面积198亩,山林面积4950亩,其中90%为毛竹林。“十二五”期间,神山村为江西省定贫困村。
神山村,最初并不叫神山。因为群山环绕,状若城垣,故名曰“城山”。后因客家方言中“城”同“神”,且村里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都云雾缭绕,犹如仙境,久而久之,人们便称之为“神山”。如今的神山村,是“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潭头村,江西省于都县梓山镇下辖行政村,位于于都县城东面,距县城11公里,北临贡水河畔,323国道穿村而过。全村辖18个村小组689户2852人。该村自明初建村至今已700余年。潭头村于2010年开始进行新农村建设改造,为固院社区。
今日的潭头村是“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仔细参观了红军长征纪念馆丰富的馆藏文物、文字图片,倾听历史回声,追寻红色基因。在纪念碑前,习近平总书记敬献花篮:“长征精神永放光芒”。他缓步绕行纪念碑,仔细察看基座上的浮雕,深情缅怀当年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
2023年5月20日,《民生周刊》记者到江西省于都县于都河畔,瞻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午后阳光虽然炙热,但于都河边,却凉风习习,一群又一群游客高举红旗,走进纪念园,探寻红军的故事。
英雄桑梓地,遍开幸福花。在江西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井冈山、于都县、赣州市、南昌市,调研、关怀、指导革命老区发展。从2016年春节前夕看望井冈山神山村贫困群众至今,已经过去了7年有余,老区人民的日子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越来越好。在长征出发80多年后,习近平总书记“让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的目标,已经在江西苏区老表身上实现了!
神山村人过上“神仙”日子
“握住总书记的手啊,真是温暖。”神山村老书记彭水生经常回忆起在家门口与习近平总书记握手的场景。
那是2016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井冈山考察。
5月21日下午,在江西省井冈山市茅坪镇神山村“老书记农家菜”门口,82岁的彭水生告诉记者,总书记来之前,天一直在下雪,积雪没过膝盖,竹子都被冰雪压弯了,房檐下的冰溜子拖得好长。“没想到,总书记冒着严寒来看我们了!”
“神山是个穷地方,有女莫嫁神山郎;红薯山芋当主粮,青年儿女流外乡。”2015年之前,神山村确实穷,是江西省的省定贫困村。那时,出入神山村只有一条崎岖狭窄的山路,进农家都是土路。全村241名户籍人口,建档立卡贫困户有21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3300元。
穷,大量年轻人跑出去打工,只有不到30位老人留守。
2016年农历小年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神山村。
沿着村里的小路,总书记来到红军后代左秀发家。他翻看左家准备的年货,了解土坯房改造,还给孩子们送了书包、文具,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将来都考上大学……
在贫困户张成德家,习近平总书记与张成德夫妇坐在一起,算收入支出账,问家里种了什么、养了什么,吃穿住行还有什么困难和需求。“总书记走遍了我家每个角落。”张成德的妻子彭夏英回忆,总书记问电视能收几个频道,摸被子厚薄,问晚上睡觉冷不冷,还到厕所和羊圈、养鱼池仔细察看。
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心,激发了神山村的脱贫动力。
春节刚过,神山村就开始改造农村路网,硬化路面10.2公里,实现村民小组和所有农户100%通硬化路。
交通条件改善,畅通了神山村和外界的联系,全村经济开始发力走上快车道。2017年2月26日,井冈山市在全国宣布率先脱贫摘帽,神山村经过一年努力,也成为脱贫攻坚样板。
脱贫之后,神山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村里统一提升改造村容村貌,将村民原有住房加固、整修;将双龙潭、水帘洞、红军药库、红军被服厂等红、绿旅游资源整合改造,以“培训到农村,体验到农户,红色旅游助推乡村振兴”,带动发展农家乐16家,特产销售12家,营业民宿5家,吸引100多名在外务工年轻人返乡创业。昔日只有几十人在家的小山村,人气旺起来,“鸡犬相闻,炊烟袅袅”的乡村场景又回来了。
如今的神山村,农家乐、民宿、特产商店、电商、红色研学等多种业态并存,种植黄桃460亩、茶叶200亩,成立相应的专业合作社,村里还引进市旅投公司,合作成立神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统一规划旅游设施和项目……村集体经济逐渐壮大起来,群众的个人收入也日益丰厚起来,到2022年,全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过30000元。以前,神山村村民 “上山砍毛竹,下山种稻谷”,现在“不上山不种田,坐在家里能挣钱”。
“如今,在我们村,年轻人只要肯干,机会有的是。”村口停车场一旁,一座大型土特产商店吸引着来来往往的游客,罗林辉夫妇共同经营着这个“大买卖”。42岁的罗林辉早些年一直在深圳、东莞打工,餐厅厨师、小商品零售、电子厂工人……做过很多行当。看到家乡迎来新的发展机会,罗林辉带着自己一家四口回来了。
这个皮肤黝黑的农家汉子,满身都是活力:他每天一大早就起床了,与妻子一起整理好货架上的商品,接收供应商送来的新鲜瓜果、菌类、干果,整齐地摆放到最显眼位置。忙完店里的事,妻子负责看店,罗林辉则驱车十几公里,到自家水果加工厂上班。晚上,夫妻二人还要给自己工厂加工的黄桃干、苹果干、红薯干等打包装袋,把给外地客户订购的商品打包……这些忙完,往往已经到深夜。
卖给游客的所有土特产,罗林辉都坚持良心价销售。“为吸引更多游客来神山村,就要从方方面面爱护村里的形象。”
在旅游淡季,罗林辉还经营着一支基建施工队伍,购置了挖掘机等施工机械,承接了不少土建工程。
罗林辉事业越做越大,自己发家了,也不忘带动村民一起致富。
在神山村,罗林辉是致富带头人之一。距离罗林辉家100多米远,是全国人大代表左香云家。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来神山村考察时,左香云是两个留在村里创业的年轻人之一。当时,左香云、胡艳霞夫妻俩经营着自己的竹制品加工厂。记者来访时,正巧左香云外出调研,作为参加全国两会的农民代表,左香云每年都会针对农村发展问题提交议案。
那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左香云竹制品加工作坊,拿起一个刚加工出来的竹制笔筒,详细询问产品销路、加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等等,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鼓励左香云,继续为家乡建设贡献年轻人的力量。
在当年总书记参观过的地方,左香云的妻子胡艳霞对记者说:“我家和我们村有今天的好日子,要特别感恩总书记的关怀!”之前,她家的竹制品主要是靠自己去外面找销路,那时候路不好,靠肩挑把产品运到山外大路边,再送往其他地方销售,利润很微薄。总书记考察后,她家的产品有了名气,下订单的人越来越多,生产规模也上来了,又在镇里建了新厂,现在生意越来越好了。
清晨,当太阳爬上远山,把金光照进山坳时,鸡鸣犬吠,饭香飘出,神山村人又开始忙碌起来,新一拨游客来了。
“神山村,山坳里,千百年,贫瘠地,乙未年,总书记,携春来,送暖意,今回首,仍历历。”村口一块记录神山村发展历程的牌子上,写着这样一段话。7年后,神山村人的胸脯也挺起来了,他们无比自豪地说,神山村走上了富裕路,神山村人过上了“神仙”日子!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老区人民能不能脱贫?什么时候脱贫?什么时候过上好日子?总书记特别牵挂、惦记。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梓山富硒蔬菜产业园,并到潭头村看望村民。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党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潭头村是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梓山镇的一个贫困村。5月18日,记者来到潭头村,被这个江南小村迷住了:白墙黛瓦的房屋错落有致,门前屋后菜园里果实累累,蜿蜒曲折(宽阔)的柏油路从村中穿过,蓊郁古樟、两池静静的潭水点缀其间……
走进潭头村,一面红旗造型的雕塑格外引人注目,上面刻着几个大字—“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也是潭头村这些年的奋斗写照,是全体村民奔向美好生活的精神源泉。
在红军烈士后代、退伍军人孙观发的家中,习近平总书记与镇村干部及村民座谈,详细了解了村民的生活、就业情况。
到2019年初,潭头村有109户贫困户都参与了蔬菜产业发展,村里也建起了就业扶贫车间,村民既能外出打工,又能在家门口就业,既有务工收入,又有土地流转收入,贫困户还有分红收入。
听到这些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高兴。
总书记强调,我这次来江西,是来看望苏区的父老乡亲,看看乡亲们的生活有没有改善,老区能不能如期脱贫摘帽。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各地区各部门要再加把劲,着力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互促互生。要把乡村振兴起来,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要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使乡村的精神风貌、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社会风气都焕然一新,让乡亲们过上令人羡慕的田园生活。
4年时间过去了,这里的村民日子过得怎么样了?
“父母今年都已经70多岁了,老两口照顾着这个民宿(三层楼,12个房间),我和妹妹都在于都县城里工作,我们对现在的生活都挺满足的。”在村民刘小强经营的“大舅家民宿”,他的父亲正坐在一层大厅的茶台边,戴着花镜,聚精会神地看书。
刘小强和记者聊起了这些年村里的变化:“可以说人人都有事做。年轻人大都在外面务工,有的在于都县,有的在赣州市区,也有的在广东。同样是打工,现在的心态和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过去一家老小收入主要靠打工,现在村里发展起来了,家家都有稳定收入,日子比过去好太多了。”
与“大舅家民宿”一路之隔,是“大哥家民宿”,但这家民宿老板却有点“不务正业”,四层楼的民宿,一层被改造成一个有七八十平方米的服装加工车间,每天早上8点开始,一群人在里面忙着踩缝纫机。
“大哥家民宿”老板叫刘晓伟,同时也是这个“袖珍车间”的负责人。他说:“服装加工才是我的老本行。”今年45岁的刘晓伟,18岁到广东打工,做的就是服装加工,后来孩子大了,才回到老家。“干服装加工不耽误做民宿”,因是淡季,游客不多,他就把老本行捡了起来。
刘晓伟的服装加工生意,得益于这些年大湾区部分产业转移、疏解,原来广州、东莞的一些服装加工产业,被于都这个有着百万人口的老区县接收,服装加工产业也成了当下于都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带动了当地大规模的人口就业。
“我们的订单来自广州的一家服装厂,都是我过去的老关系。村里像我们这样的小加工车间还有,但他们都是给于都县本地的厂子做加工。”刘晓伟说,“总书记给我们带来了新气象,很多游客、研学团体都来我们村,每年从暑假一直到国庆节,这里才是旅游旺季。”
说起潭头村最能挣钱的,村民们都会异口同声地说,村口那家卖麻饼的。说的就是位于村口水塘边的温秀珍一家,温秀珍夫妻俩经营着一个糕点店。
已经是晚上9点了,温秀珍的店里仍然灯火通明,不喜欢交流的丈夫在隔壁加工车间忙碌着,温秀珍则一边带着孙女,一边包装第二天要销售的各种糕点,还要接待来买糕点的游客,一直忙个不停。
“以前我们在(梓山)镇上的集市里做糕点生意,那时候比现在条件差多了,每天起早贪黑,一个月下来也就六七千块钱收入。现在好多了,在家门口做生意,还能顾家,收入也比以前好多了。这要感恩总书记。”
如今的潭头村,抓产业、兴旅游、促振兴。潭头村有富硒土壤6000余亩,依托得天独厚的硒资源,建成富硒蔬菜、富硒油茶、富硒脐橙和富硒水稻园区,不断把富硒产业做大、品牌擦亮。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合作社、基地务工等方式,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
近几年,潭头村声名鹊起,游客慕名而来。村“两委”抓紧时机,牵头成立了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村民每户以2000元标准自愿入股,构建“村集体+旅游公司+村民利益”共同体,收益20%归村集体所有,30%留作公司发展资金,50%给村民分红。旅游开发公司开发富硒餐饮、乡村民宿、特色农产品销售、休闲采摘、农事体验等特色旅游项目,旅游开发公司很快便成为潭头村村民致富的最大助力。
从个体到集体,潭头村人牢记总书记嘱托,每个人各尽所能,努力奋斗。奋斗让每个村民都过上了幸福生活,奋斗让村集体更有凝聚力,奋斗创造和美生活,奋斗让潭头村有了更加广阔的未来。现在的潭头村,白天,鸟语花香,院落精致,房前屋后,常能见到农妇侍弄着几分菜地,没有了生活压力,邻里和谐,欢声爽朗;傍晚,太阳西下,中老年人顶着斗笠,扛着农具,从富硒田走回村庄,孩童们有的骑着小车,有的叫嚷着,跑过田间或村路,这般诗情画意,不断走进游客的镜头……
蹄疾步稳推进高质量发展
江西省地处我国内陆腹地,这片红色土地铸就了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也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2016年至今,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前往江西考察。从巍巍井冈山到滔滔于都河,让老区人民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一直是总书记最大的牵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地方累计为革命老区安排各类资金9000多亿元,驻村帮扶、产业扶贫、易地搬迁,一批批好政策落地,精准发力,江西省的减贫成效前所未有。2017年,井冈山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2020年,江西省宣布全域脱贫,就此告别贫困。昔日困苦的革命老区,如今旧貌换新颜。
老区群众摆脱贫困后,开始衔接乡村振兴。在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江西省经济的首要任务。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昌考察时,来到南昌大学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了解实验室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等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令整个科研团队受到了莫大鼓舞,随后,按总书记提出的要求,科研团队加大攻关力度,在黄光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推动我国LED技术从“国际并跑”到“国际领跑”。
今日的南昌,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LED产业重镇:LED芯片产能已位居全球前三,成为国内最大的大功率LED光源生产基地,手机闪光灯和移动照明出货量全球第一。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赣州市于都县梓山富硒蔬菜产业园考察调研,提出“一定要把富硒这个品牌打好”。
作为江西省赣州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重点项目,当地结合产业情况,对蔬菜、脐橙、茶叶等优势农产品进行重点培植,高质量推进富硒产业发展,让宝贵的土壤“流金淌银”,让致富增收的“硒”望一步步变成现实。
在于都县梓山镇富硒产业园的入口处,一座现代化的于都硒博物馆矗立其间,馆内展示着富硒产业的各个产业链条,富硒蔬菜、富硒大米、富硒水果等产品琳琅满目。据了解,目前仅在于都县,就有超过4万人从事富硒产业,种养面积达15万亩,产值超过6亿元。距离硒博物馆一公里的地方,一座全新的富硒产品交易中心正在紧锣密鼓地打造中,已有部分商家入驻,未来将会成为赣南地区富硒农产品的交易集散地。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还考察了位于赣州市的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他强调,要紧紧扭住技术创新这个战略基点,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
如今,“抓住创新的命根子,企业就有蓬勃的生命力”已成为这家科技公司全体员工的座右铭。该公司在节能、环保领域持续加大投资和研发力度,目前已掌握行业领先的晶界渗透技术,公司产品在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变频节能空调等领域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
拥抱创新、扩大开放、绿色发展,江西高质量发展已结出累累硕果:中国稀土集团、宁德时代、格力电器、吉利汽车等各行业巨头落户江西;物联网、大数据等新经济快速发展,全省数字经济总量已突破万亿元;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成果显著,多项改革成果列入国家推广清单……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江西作为革命老区,正在持续发扬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在新征程、新长征路上,蹄疾步稳,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