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完善的各类特医食品产品标准体系,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提升产业竞争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守护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长期从事食品微生物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长期关注健康中国建设和我国食品产业发展,尤其是特医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特医食品全称是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为满足特定生理或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
陈卫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慢性疾病患者人数不断增长,特医食品的需求日益攀升,但相关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法规标准不完善、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他建议,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完善的各类特医食品产品标准体系,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提升产业竞争力。
需求日益攀升
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下人群对营养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特医食品这种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在国内外已经使用多年。
通过特医食品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的理念不仅被医学界所接受,而且已经成为救治各种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
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医食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适用于0月龄至12月龄婴儿食用;二是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适用于1岁以上人群食用。
大量研究证明,特医食品可以维持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降低住院率,缩短康复时间,有效降低医疗成本。
营养事关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是重大民生工程。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2017年国务院发布《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明确要“实施临床营养干预”,“推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治疗膳食的规范化应用”。
陈卫表示,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人口老龄化加速,与营养相关慢性病患者人数不断增长。同时由于我国医疗机构数量庞大,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发病率高,对特医食品的需求日益攀升。
目前,国家对临床营养非常重视,国家卫健委陆续发布《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和《营养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各省区市陆续发布特医食品经营使用管理相关规定,特医食品在医院中地位的明确化和临床营养诊疗方式的完善化将是未来趋势,这将带来特医食品需求的大幅增加。
由于特医食品需求不断上升,其院外流通规模也将会不断扩大,随着大众对特医食品认知度提高,消费者开始趋向于在院外自行购买特医食品,从而满足消费偏好。
陈卫组织团队对特医食品产业进行了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已有64款特医食品在电商平台直接对C端销售。
陈卫认为,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特医食品企业趋向于自建渠道进行网络销售,进而增加客户黏性与忠诚度。
产学研协同
需要指出的是,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成熟的特医食品产业,我国特医食品产业受经济发展水平、市场监管模式、社会认知能力、产业发展背景等诸多因素影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定市场规模,仅占全球不到5%份额。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显示,我国至少还有50%以上的特医食品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不过,最近几年我国特医食品产业快速发展,平均年增速超过30%。在这样一个产业蓬勃兴起的时刻,陈卫提出《关于促进特医食品产业发展的建议》,希望特医食品产业能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迅猛发展,为提升人民健康生活水平作出更大贡献。
陈卫表示,目前我国特医食品产业还存在一些不足。
从监管法规层面看,多种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尚未发布临床试验相关指导原则;对新型原料、创新型配方等技术创新项目的审评要求不明确。
从标准层面看,非全营养配方食品、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等多种特医食品没有产品标准;已发布的特医食品产品标准,因为基本限定了产品类别,或限定了原辅料种类和营养成分含量,导致产品缺乏创新空间。
评审和监管程序有待优化,目前,特医食品产品注册平均需要1.5至2年时间,近3年来受疫情影响审评时间更长,企业错过产品最佳上市周期,影响产品研发和更新换代。
此外,产业基础亟须夯实。我国特医食品产业缺乏产品创制的基础研究数据,患者营养需求的基础数据多数参考国外数据或健康人群数据;国内生产企业研发、生产、检验能力和资金实力均显不足。
在产品使用端,临床营养师数量严重不足,按照健康中国2030要求,要实现每1万人配备一名营养指导员,但目前我国每30万至40万人共用一名营养师,直接影响特医食品的创制水平和临床使用。
陈卫建议,完善特医食品产业的法规标准建设,建立健全从原料、生产、产品到检验各个环节的法规、规范、标准和要求,规范产品上市,强调申请人承担产品注册的主体责任和义务;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提升产业竞争力。
发挥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优势,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促进人才、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聚集融合,提升特医食品的科技创新能力,夯实特医食品的行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