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报道

民生周刊 2023年01月02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周跃辉:

改善预期提振市场主体信心

□ 《民生周刊》记者 徐英子 《 民生周刊 》( 2023年01月02日   第 04 版)

    让产业优化升级中产生的各类就业机会充分释放出来,让更多市场主体和新就业形态在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能够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

    作为了解中国年度经济政策的风向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形势判断、思路要点、重点任务、政策举措等被经济界和社会各界所广泛关注。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3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周跃辉认为,有力有序稳住宏观经济基本面,须着重抓好抓实改善市场主体预期、稳就业、促销费三件大事。

    民生周刊:市场主体处于社会经济的中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改善社会心理预期,首要的是改善市场主体的预期。当前形势下,如何有序恢复和改善市场主体的预期?

    周跃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但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2023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从整体上看,中国经济短期承压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经济有效需求不足。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表明,2022年11月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均大幅负增长,这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是比较少见的,两者及相关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超过50%和30%,是经济增长承压的主因。

    二是居民和企业部门的预期仍未改善。央行一项调查数据表明,2022年三季度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储蓄和投资意愿倾向,更多倾向于“继续储蓄”,这部分居民占比高达58.1%,是近20年来的历史新高。无疑,这会进一步降低投资和消费的预期。

    三是国外需求增长预期放缓。这导致出口需求出现下滑,统计数据表明,欧元区和美国经济先行指标制造业PMI指数分别连续6个月和2个月低于50%的荣枯线,对国内出口的支撑进一步减弱。

    那么,如何有力有序推动企业、居民等市场主体恢复预期和信心呢?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着力点:

    第一,推动各项扶持政策落实落细。2020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及各部委密集出台助企纾困政策,提出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扩大全额退还增值税留抵税额政策行业范围、阶段性缓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等举措,各部门各地区要加快推动这些政策落实落细。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要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下沉,做好基层“三保”工作。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

    第二,牢牢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当前,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发展预期偏弱,信心不足。这次会议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强调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对我国是否还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有各种不正确的议论,给社会信心和发展前景带来严重不良影响。对此,党中央坚决亮明态度、毫不含糊。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一方面,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比如,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或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另一方面,要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要大力宣传民营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就业、财政税收、科技、创新等具有的重要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第三,营造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稳定市场主体预期最好的“软实力”。要准确把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有为与无为的关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把“该放的放彻底,该管的管到位,该服的服到家”,提高政府服务的透明度和便利度。要简化规范企业办事流程,加快推进服务流程再造,提高信息化水平和服务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此外,在鼓励市场主体创新的同时,政府还要注重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切实保护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营造更加开放的投资环境、更加便利的贸易环境、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激发企业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

    民生周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如何判断当前及2023年的就业形势,如何做好稳就业工作?

    周跃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统计数据来看,2022年就业形势出现波动。3月份受疫情影响,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升至5.8%,4月份调查失业率继续升高至6.1%。随着5月份后的疫情防控形势好转,一系列稳经济稳就业政策措施落地,6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5.5%,并在7、8月保持持续下降。

    整体而言,2022年三季度就业形势好于一季度和二季度。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2022年1至11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45万人,全国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但仍然不容乐观。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158万人,比2022年的1076万人增加82万人,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数量上,都创下了历史新高。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畅通经济循环的重要支撑和关键环节。近几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就业难度加大,尤其是青年失业率有所上升,这将会是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突出问题。按照会议部署,2023年要突出抓好稳就业工作。

    一方面,要落实落细就业优先一揽子政策。财税、金融、投资、产业等政策实施都要坚持就业优先导向,疫情期间实施的减税降费政策该延长的就延长,该优化的就优化。另一方面,要支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产业和企业。不断壮大实体经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宽准入、优化政策,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支持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通过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等政策支持灵活就业发展。

    此外,2023年高校毕业生将超过115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要重点做好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积极为高校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岗位供给。首先应发挥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阵地作用。此外,要稳定扩大国有企业招聘,保持事业单位、基层项目招聘招募总量不降低。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抓好2023年的就业工作,还要加强就业培训,着力改善劳动者素质,提高就业人员与产业结构适配度。总之,要让产业优化升级中产生的各类就业机会充分释放出来,让更多市场主体和新就业形态在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能够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就业带动能力。

    民生周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支持以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内需。目前形势下,恢复和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主要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周跃辉:稳增长是2023年经济工作的“第一主题”,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稳增长最重要的抓手是什么?这次会议给出了答案,即扩大内需战略。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当宏观经济处于下行通道或缓慢复苏阶段时,在市场没有完全出清之前,一般由有效需求不足所导致。这里的有效需求,一般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

    过去3年,由于疫情冲击、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中国经济面临较为严重的需求收缩,这是客观事实。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仅为4.9%,大大弱于疫情之前,消费需求亦受到严重抑制。

    因此,这次会议部署了2023年五项重点任务,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列为五项重点任务之首,其中将消费需求摆在扩大内需战略的优先位置。从经济学理论看,消费需求较之投资需求更具有稳定性,投资需求容易随市场预期等发生较大波动。这次会议明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并且明确“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值得注意的是,住房改善被列为“第一内需”。关于房地产市场的讨论,这几年争议比较多。从历史的角度看,改革开放40多年来,拉动中国经济内需的两大行业,一个是房地产,另一个是汽车,其他还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对宏观经济的拉动作用有如此之大。

    事实上,住房消费是我国居民最大的单一消费。目前,全国平均商品房单价在每平方米1万元左右,单套商品房的平均总价在100万元左右,而居民新车平均每辆的价格中位数在20万元左右。至于手机、家电、旅游、教育、养老等,都无法跟住房消费相比。正常年份,中国每年新房销售额在18万亿元左右,二手房销售额在7万亿元左右,两者相加25万亿元,住房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是无法替代、无可比拟的。

    当然,房地产行业是一个资金高度密集的行业,过度市场化,容易引发金融风险。这次会议,明确将“住房改善”列为“第一内需”,这意味着不少地方对二套房的诸多限制,比如限购、限贷(认房认贷)等,都可能在2023年被取消或者大幅降低门槛。

    针对这几年受疫情影响,老百姓收入增长放缓、预期下降,不敢消费、不便消费,存钱避险倾向上升的情况,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采取强有力措施,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增加消费场景,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相关部委围绕扩大消费需求的一系列政策,预计也会陆续出台。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恰逢其时。

    从传统消费形态看,除了住房消费、养老消费等“大块头”之外,还可拓展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加快培育海岛、邮轮、低空、沙漠等旅游业态。释放通用航空消费潜力。可大力发展在线健身、线上赛事等新业态。推进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带动群众“喜冰乐雪”。加快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

    从新兴消费形态看,可加快丰富5G网络和千兆光网应用场景,加快研发智能化产品,支持自动驾驶、无人配送等技术应用。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支持社交电商、网络直播等多样化经营模式,鼓励发展基于知识传播、经验分享的创新平台。  可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一批区域消费中心,深入推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此外,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提高消费倾向高但受疫情影响大的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适当增加消费信贷。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及时有效缓解结构性物价上涨给困难群众带来的影响。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加快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