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报道

民生周刊 2022年11月2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蚌埠市怀远盛世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尚跃:

期待供销社再次走红

□ 《民生周刊》记者 郑智维 《 民生周刊 》( 2022年11月21日   第 03 版)

    在尚跃看来,供销合作社有着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期待供销社在未来的乡村振兴中再次走红。

    对于供销社的突然走红,出生于1965年的尚跃并不感到吃惊。

    曾是基层供销社的收购站站长,尚跃现在是安徽省蚌埠市怀远盛世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曾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他也是蚌埠当地知名的种粮大户。

    因为父亲和自己两代人都曾在供销社系统工作,尚跃见证并亲历了供销社服务内容的变迁:从销售油盐酱醋、火柴、花布、手电筒等日常生活必需品,到今天的土地托管、统防统治、收储加工、配方施肥、电子商务、农村合作金融等。

    服务内容变迁的背后,是供销社的自我变革。2021年,尚跃所在的安徽省供销社系统实现销售总额4706亿元、利润总额48.54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全国前列。

    随着时代的发展,供销社的服务内容在变,体制在变,但为农服务的定位始终未变。在尚跃看来,供销合作社有着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期待供销社在未来的乡村振兴中再次走红。

    童年记忆

    新中国成立后到1957年,供销合作社已形成一个上下连接、纵横交错的全国性流通网络。

    因为父亲曾在供销社系统工作,尚跃对供销社有着特殊的童年回忆,“计划经济时代,供销社统购统销,物资比较匮乏,需要凭票采购……”

    在计划经济时代,作为农村商品供应部门的供销社一般开在集镇上。“那个时候,70%以上的物资都是由供销社来供应的,小到烟酒、白糖、火柴、煤油等生活用品,大到自行车、缝纫机等大件用品。”尚跃回忆说。

    在相当长的时期,供销社对农村商品流通、农民生产生活以及现代农业建设都作出了重要贡献。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逐步取消了商品的统购统销政策。个体经营者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人们购买商品也告别了票证。

    1992年,尚跃进入供销社系统,担任基层收购站站长。当时,进供销社工作依然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当时,供销社日用品销售的功能已被其他市场主体取代,但供销社依然发挥着巨大作用:一方面销售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一方面收购粮食、棉、菜籽、麻等农产品。

    在供销社系统工作了10年,尚跃也亲历了供销社由盛转衰的过程。

    统购统销时期,供销社在保证物资供应、平衡地区间物资流通、稳定物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超市、网购等渠道的兴起,供销社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由于市场意识、改革意识不强,供销社在市场竞争中被边缘化了。”他分析说。

    改制变迁

    20世纪90年代开始,供销合作社开始了市场化艰难转型。

    1995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恢复成立,推行以市场化为特征、扭亏增盈为目标的改革。2000年,供销社实现全系统扭亏为盈。

    在政策的支持和市场化机制倒逼下,供销合作社逐步构建起以企业为龙头、以连锁经营为主要业态的遍布城乡的经营网络。

    以尚跃所在的安徽省为例。按照“社企分开、双线运行”要求,2019年7月,原省供销商业总公司改制为安徽省供销集团有限公司。公司业务涉及农资产业、农产品流通、再生资源、金融服务、香精香料、园林绿化、茶产业等领域。

    据公开信息显示,安徽省供销集团拥有辉隆股份、新力金融2家上市公司和1家规模超300亿元(辉隆集团)、1家规模超100亿元(双赢集团)的企业,子孙公司合计200余户,其中高新技术企业8家,累计获得各类发明和实用专利及软件著作权400余件。

    截至2021年底,安徽全省共有各级联合社96个,包括省社、16个市社、79个县级社;拥有社有企业1193个,其中上市企业4个、新三板上市企业3个;组建基层社(含村级社)200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4948个、综合服务社17320个;发展各类行业协会386个;全系统职工约25万人。

    为构建起为农服务的新格局,安徽省供销集团提出“打造为农服务国家队和生力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

    安徽供销社的变化,是全国供销系统变迁的一个缩影。2021年,全国供销系统农产品、日用品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4.3%和17.1%,销售总额更创下历史新高。

    与时俱进

    群众的需求在改变,供销社的业务也要随之调整。

    “除了保障农村的物资供应、稳定物价外,基层供销社如今已经逐渐发展成一个包含物资流通、技术服务、农田托管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服务中心。”尚跃说。

    作为种粮大户,尚跃尝到了规模种植的甜头。今年夏粮小麦生产期间,他创办的农机合作社托管了约1.2万亩土地,每亩产量约1300斤。不仅产量创近年来新高,而且每斤比去年多卖0.3元。通过和上海一家食品加工企业合作,实行订单生产,秋季玉米每斤比市场价多卖七八分钱。

    如今,规模经营成为粮食生产新趋势。规模种植,统一耕种收,效率高了,成本就低了。过去几年间,他的合作社中的大型农机从30多台发展到150台,服务面积超过10万亩。

    为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流通产业,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此前实施了“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

    据了解,“新网工程”旨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此后,供销社又增加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即在农民外出打工的同时,供销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耕种、仓储烘干、销售、土地流转等服务。

    在尚跃看来,供销社之所以能改制成功,关键是与时俱进。“虽然名称没变,但供销社已不是原来的概念。”他说,供销社不仅通过采购降低种子化肥等农资产品价格,收购粮食等农产品,还提供农作物的耕、种、管、收、售全产业链服务。

    再度走红

    在助农兴农、脱贫攻坚、抗击疫情中,供销社系统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现在,国家正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无疑也给供销合作社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尚跃说。

    在尚跃看来,作为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的优势在于长期扎根农村、贴近农民,具有完备的组织体系、健全的经营服务网络和熟悉“三农”的工作队伍。

    党的十八大后,中央层面更加重视供销社的综合改革与发展。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提出,为实现“农民得实惠、基层社得发展”的双赢目标,要“逐步办成规范的、以农民社员为主体的合作社”。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要健全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综合平台。正是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近年来供销社在多地基层覆盖率明显提升。

    尚跃坚信,在乡村振兴、深化农村改革中,供销社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供销社体系还在,服务主体没少,服务的内容没少,这些都将助力供销社在乡村振兴中再度走红。”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