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患者来说,科学防治心衰疾病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开启健康生活方式,做好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等心脑血管疾病患病人数持续上升,心衰患病率也在逐年增高。
心衰,全称是心力衰竭或心功能衰竭。作为一种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至终末期而引发的心功能障碍性疾病,心衰不仅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还会大大增加死亡风险。有报道显示,心衰患者5年生存率约为50%,且年龄越大,风险越高。
那么,什么是心衰?如何早期识别?怎样预防和治疗?为此,《民生周刊》记者近日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副主任医师孙卫平。她表示,要不断提高大众对心衰疾病的认知与关注,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优化药物治疗方案,减缓心脏疾病进展,避免悲剧的发生。
“生命的绊脚石”
一直以来,心衰被医学界视为“生命的绊脚石”。
一颗成年人的心脏重约250克,成年人拳头般大小。心脏跳动,犹如人体的泵血机器,把血液泵向全身各组织器官。但这台机器出现故障时,其心脏的收缩或舒张功能受损,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比如说,头昏、气短、水肿、恶心、乏力、反胃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人体的泵血功能不足,无法满足身体基本需求,这时就会产生心衰。”孙卫平介绍说。
从临床上来说,心衰并不是一种单独存在的疾病,而是由多种心血管疾病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结果,也就是疾病恶化的终末期表现。
一方面,按照病程心衰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为心脏在短期内发生衰竭或者慢性心衰急剧恶化,如急性心梗、血压急剧升高、突发心梗等;而慢性心衰则是受疾病长期影响下所引发的心功能不全,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冠心病等。
“两相对比,慢性心衰较为常见,因此,与之相关疾病和并发症的防治问题也是患者和家属较为关心的。”孙卫平说。
另一方面,按照心脏结构可分为左心衰和右心衰。左心衰是由左心室代偿功能不全所致,多继发于高血压、心肌梗死、心肌病等累及左心的疾病;而右心衰则继发于肺动脉栓塞或肺动脉高压等累及右心的疾病,如出现心衰相关症状,伴有下肢水肿,按压有凹陷。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心衰对于患者来说苦不堪言—睡不好、吃不下、全身无力…… 更有甚者,日积月累引发心理疾病,难以融入正常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心衰不是老年人“专利”,近年也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孙卫平说,接诊中,她时常遇到年轻人前来就诊,主要原因为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说,过度抽烟、酗酒,长期作息不规律,导致冠心病、高血压,最终累及心肌,造成心肌细胞的缺血坏死,心脏变大,出现心力衰竭。
此外,心衰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不易察觉。“当患者感到体力有所下降,日常运动出现胸闷、气短、乏力、心悸;睡眠质量差,半夜因憋闷而醒来,静坐后症状方可减轻;莫名反胃、呕吐、腹胀、食欲下降,出现以上症状需要引起重视,尽早就医检查。”孙卫平说。
在治疗方面,尽管目前还没有治愈的方法,但坚持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大部分患者可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命。
问诊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身体状况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适用的药物和外科手段(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心脏移植)。另外,还有在相关治疗基础上辅以科学运动、营养支持和心理辅导。
值得一提的是,药物在心衰治疗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因此,患者服药期间要严密监测血压、心率、体重、BNP,医生也会根据这些指标调整治疗方案,让药物发挥最大功效。
同时,孙卫平也提示,患者的治疗方案并非一成不变,要在医生专业诊疗下调整方案,切勿擅自更改药物或停药,以免发生严重后果。
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中国心力衰竭防治指南2018》显示,我国大约有2000万心衰患者,其中,以65岁以上老年人居多。此外,每年新增心衰患者约100万。心衰已成为我国老年人健康养老路上的“拦路虎”。
心衰不仅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了身体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同时也影响了日常生活和正常工作。对此,孙卫平表示,要不断提高公众对心衰疾病的认知水平,多措并举向大众科普疾病防治和慢病管理知识,远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此外,结合多年心血管内科工作经验,她建议:
一是心情管理。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大喜大悲、精神紧张、压力过大、暴躁易怒。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有助于缓解病情,而情绪激动则会加重病情。
二是心率管理。每天监测心率,掌握变化规律,保持在合理区间。
三是血压管理。每天测两次血压,上午下午各一次,根据血压的情况调整ACEI类或ARB类药物的剂量。
四是液体管理。每天记录身体水分出入量。每天晨起如厕后测量体重(净重),若体重较昨天增加0.5kg,则要增加利尿剂剂量,但要在血压能够耐受的前提下。此外,咖啡、茶、能量饮料含有咖啡因,不宜过量饮用。
五是饮食管理。注重少油、少盐、少辛辣,以清淡易消化食品为主;营养要均衡,多吃蔬菜和水果;少食多餐,切勿暴饮暴食。
六是生活管理。作息规律;戒烟忌酒;预防感冒;适当运动,避免剧烈或竞技性活动;注重体重管理;定期体检,避免重体力劳动。
“对于患者来说,科学防治心衰疾病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开启健康生活方式,做好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孙卫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