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沉浸式体验“遍地开花”

□ 《民生周刊》记者 郭鹏 《 民生周刊 》(

    如今不论是剧本杀、密室逃脱这类娱乐活动,还是旅游演艺、话剧演出、博物馆展览等领域,都开始着力打造沉浸式体验服务。

    身着知府官袍,置身于威严的“县衙”内,在绑着铁链的罪犯和手拿扇子的书生中寻找破案线索……这不是电影里的场景,而是剧本杀游戏所营造出的沉浸式氛围。

    “身临其境的现场感,能体验超现实的刺激,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这个娱乐项目。”剧本杀资深玩家35岁的林维告诉《民生周刊》记者,现在出现的一些空间装修、灯光及音效都很逼真的沉浸式场馆,能让玩家有更好的沉浸体验。

    事实上,在如今不论是剧本杀、密室逃脱这类娱乐活动,还是旅游演艺、话剧演出、博物馆展览等领域,都开始注重消费者的参与感和体验感,着力打造沉浸式体验服务。“这让观众、游客能如同演员般,融入舞台和情境中,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有分析指出,沉浸式体验为文旅深度融合创造了新机遇。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提出要“促进文化、旅游与现代技术相互融合,发展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文化和旅游消费内容”。

    据相关报道,时下许多文旅项目正利用动捕技术、VR技术等为消费者制造沉浸感,让人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也能共享科技发展成果。

    旅游开启“看剧模式”

    7月19日晚,蒸汽游船“知音号”在武汉长江上起航,船上载着“沿着长江读懂中国—湖北千里长江行”武汉行探访团成员们,深入感受武汉发展变化和老汉口长江文化。

    “这里的灯光好神秘!”“为什么这些哥哥姐姐穿的衣服和我们不一样?太美了!”“这里是迷宫吗?感觉在穿越。”探访团成员们还未上船,演员们已经就位。

    推行李的服务员、卖报纸的小妹,逼真的场景一下子就把人带入长江边20世纪的大武汉,灯光、音效、投影、实景等诸多细节吸引着探访团成员们,他们在“看剧模式”中感受长江底蕴。

    没有固定的舞台和座位,观众能在剧场中自由行走,直观地感受故事所处的人文和自然环境,更可以近距离观看演员们的服饰样貌、言行举止。

    因其独特体验和强互动性,这种演艺方式不仅吸引了外地游客,也吸引了本地市民。有武汉市民告诉媒体,他曾和家人专门去体验“知音号“,轮船上亦有不少本地人。“这种沉浸式体验不仅新鲜有趣,更加深了一家人对武汉历史的认知。”

    “当下,沉浸式体验被广泛应用于文旅行业,尤其是旅游演艺中,摆脱了传统‘你演我看’的单向传播模式和固定的舞台布景后,沉浸模式通过双向互动让游客更好感受景区的文化内涵,强化旅游的体验和记忆。”有业内人士表示。

    据了解,在一些城市,不少沉浸式旅游演艺已成为“网红打卡”项目,除了湖北武汉的《知音号》演出,山西平遥的《又见平遥》演艺等项目也都受到年轻人的关注。

    不光在旅游领域,“沉浸式”体验已经延展到了教育和党建方面。为了增强学生对新时期国防军事知识的理解与热爱,“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7月21日上午,泉州市乐峰镇暑期公益班在福山村“党建+”邻里中心青少年教育活动中心开展国防军事教育与体验课。

    据报道,在邻里大讲堂上,教官讲解了国防军事知识概述以及伪装知识。随后,孩子们列队来到了党建小公园事先布置好的模拟小战场进行“沉浸式”体验战场环境,学习军事战术。躲避陷阱、低姿匍匐……在隆隆的“炮声”中,孩子完成了一场军事挑战,并在欢呼雀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国防军事教育,增强了规则意识与抗挫能力,体悟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铿锵誓言。

    博物馆也“潮”起来

    在此前发布的《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支持文化文物单位、景区景点、主题公园、园区街区等运用文化资源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开展数字展馆、虚拟景区等服务”,这为博物馆开发沉浸式体验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动力和活力。

    近一年来,部分博物馆围绕剧本杀开发新体验项目受到业界和公众的关注。

    《民生周刊》记者了解到,很多博物馆的沉浸式体验以角色扮演、剧情推理等方式为载体,以体验为核心、以历史为线索,使参与者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享受沉浸历史的乐趣。“这彰显了新时代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新价值。”业内人士表示。

    “要牢牢抓住沉浸式体验的关键点、切入点、着力点,以艺术启发和教育引导,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艺术和精神滋养。剧本质量是否过关、模拟场景是否逼真,决定了剧本杀是否‘好玩’。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最终目的是让观众在学与玩中解读历史、阅读文物,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满足人民群众文化和旅游的新期待、新需求。”

    据中国国家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博物馆行业在数字化展示、情景式布展、交互设计等方面需要不断创新,通过深入洞察新生代人群特点和喜好,使展览构思精巧多变,富有审美内涵和视觉冲击力。

    北京居民张水生,最近正计划带着孩子去博物馆感受一下沉浸式游馆。“博物馆的传统展出方式为文物、图片、展柜等直观展示。如何让展览充满沉浸感,我和家人都想象不出来。”张水生告诉记者,一旦博物馆能让孩子体验到超时空的魅力,“游、学的效果将大不一样”。

    总之,沉浸式体验火爆的背后,实则是消费需求的改变。

    有分析指出,长远来看,沉浸式体验项目仍有迭代升级的空间,尤其要在加强故事情节设计、优化体验上下功夫,力求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困者愈困?如何救助困境儿童
立法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年轻人:养老规划要趁早
沉浸式体验“遍地开花”
“小演员”权益,检察院来护
“百亿产业”剧本杀纳入监管
党建引领,多元力量共治理
支部“活水”激活乡村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