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焦富娟:看见每个学生的光芒

□ 《民生周刊》记者 罗燕 《 民生周刊 》(

    北京石油学院附属第二实验小学地处海淀区清河镇,紧邻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东升科技园。学校成立10年,现有千余名学生,来自五湖四海。

    校长焦富娟2015年调入这所学校。“我们的孩子来自祖国23个省市,要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关爱,留下美好的童年记忆。” 

    焦富娟看学生的目光,一直是欣赏的。她看见每个学生身上的光芒,并一直在发现、放大他们的光芒。

    让关爱无处不在

    教学楼楼道张贴着学生们做的手抄报,每个楼道尽头都有一个特色小站,包括体能小站、艺术小站、智汇小站等。教室温暖明亮,图书、电教设备一应俱全……

    学校成立前,这里是一个活动中心,只有几间平房。2014年,新教学楼拔地而起,但遗留了一些问题。焦富娟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努力让校园规整精致。她在学校开拓了小蜜蜂种植园,学生可以体验种植。学校还修建了小水池景观,更换了新花池,环境越来越好。

    去年暑假,学校翻修了操场,铺上草皮,孩子们在操场上玩得更欢了。学校还进行了教学楼外立面改造、南平房改造、地下管道全面改造……

    焦富娟希望通过校园环境建设,营造一种氛围,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感受到无处不在的关爱。

    架起家校沟通心桥

    石油二小大部分学生是非京籍,家长对学校了解不多。焦富娟认为,让家长信任学校最好的办法是以诚相待,主动让家长了解学校、了解老师。 

    自2016年8月起,学校每学年都会开展“一年级新生全员家访”活动。在假期,老师们主动联系家长,约好家访时间,挨家挨户地走访。老师们自带鞋套,拿着笔记本详细记录孩子及家庭情况。

    家访让老师和家长、孩子无拘束地交谈,零距离沟通,老师们了解了孩子的真实情况,也将学校的办学理念传递给家长,将班级建设设想告诉家长,架起校门与家门的心桥。疫情暴发以来,学校也没有中断家访,而是调整了家访形式。

    “理解才是真诚相待的开始。”焦富娟要求老师们换位思考,体谅家长的不易。面对各具特点的学生、不同需求的家长群体,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要付出更多。

    石油二小的教师们用真诚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在班级活动中,都能看到家长的身影,他们不仅默默支持支持班级活动,还积极参与其中。

    点亮优秀 

    拼搏的姿态,昂扬的风采,这是石油二小学生在各类比赛中留给人的印象。近3年来石油二小学生在科技、艺术、体育等比赛中有近千人获奖。

    有些学生入校时不自信或胆小,不敢在很多人面前说话。“自信从哪里来?一定是从成功中来。”焦富娟笃信这一点,一个孩子没有几次成功经验,怎么可能自信呢?

    学校尽可能地为学生搭设各种发展和展示平台,让他们有机会感受成功。

    焦富娟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只是优秀的点不一样。“千万别拿一把尺子去衡量孩子。”焦富娟经常这样对老师们说,有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但有体育特长,或者有艺术天赋。有的孩子爱劳动,有的孩子人缘好……

    学校形成了光芒评价体系。每年进行光芒少年评选表彰活动。很多孩子都有机会在儿童节时受到表彰。学校的几十个社团也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绽放光芒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活动中,石油二小行进管乐团的45名师生参加了海淀“同心追梦”群众方阵。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他们童年的高光时刻。

    回想起那个国庆,焦富娟记忆犹新。当时群众游行活动中年龄最小的孩子只有8岁,正来自石油二小。活动当天精彩展示背后是3个月甚至更久的训练。

    100多天的训练,没有一个人缺勤。所有队员即便是生病受伤,也没有请过一次假。孩子们被晒得黝黑的小脸上全是汗水,衣服上的汗渍一圈又一圈。焦富娟记得,有个孩子的鼻子被旗杆撞肿了,老师让他回去休息,但他只是在一旁冰敷了一阵,又进队了。

    “孩子们有一股能吃苦、不服输的拼劲,懂得珍惜机会,珍惜每一个舞台。”焦富娟说。她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学校是2017年5月在鼓号队的基础上成立了光芒少年管乐团,随后接到海淀区行进管乐比赛的通知。在短短两个月里,学生们刻苦训练,最终获得海淀区三等奖。正是这次获奖,为他们赢来了更大的舞台。

    在石油二小教学楼三层走廊尽头,有一个体能小屋,墙边摆满奖杯,都是学生们在各项比赛中赢来的。这些荣誉背后是“光芒”的引导。“我有我的光芒”是石油二小的校训,寓意着在学校引领下,全校师生都能自信地绽放璀璨的光芒。

    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资源。焦富娟希望,多年以后,不管这些孩子在哪里,回想起童年生活时,都能感到温暖,并将这份温暖传递给身边的人。

陈晓红:创新源于患者需求
焦富娟:看见每个学生的光芒
田利国:为梦想闯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