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美育跨学科双师课堂策略研究

《 民生周刊 》(

    □  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富力分校   郑学铭

    □  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   杨晓红

    中国古诗词中的审美构建与当下基础教育美育的实施有着重要的联系。反观当下学校语文教学中的诗词教学是否脱离了“理解+背诵”模式?诗词中的韵律和节奏感的培养与音乐中的音律和音韵有着密切的参照性,而讲授诗词的教师是否关注到了音乐在诗词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以语文与音乐跨学科双师融合课《乐诵<长相思>》为研究案例,着重探讨诗词中的音乐内涵与诗词融合课程的双师路径。

    古诗词中的音乐内涵

    在新版2022年语文课标和音乐课标中都对学生的“审美”提出了新的内涵解释,着重于审美能力与审美创造的培养和感知是文科所具备的且主要培养的学科特性。从历史的角度审视,中国古代诗词向来同音乐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体现其连贯性和统一性。在所有艺术形式中,音乐恐怕是和诗词走得最近的。从音乐与诗词的形式和内容来看,诗词具有音乐的韵律美、旋律美。

    诗词中的韵律美。韵律学中的“语言单位”是韵律单位,每一个字词的韵与律的表现形式各有不同。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语言学研究《中原音韵》与《洪武正韵》,其中有关语言字句中的韵律有着详尽的说明。诗词中的韵律的基本单位以及排列结构与音乐中的韵律其呈现方式与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但具有符号指称性质的二者却有异曲同工之妙。韵律广义上指的是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律,同时也能够引申为音响的节奏规律。孔颖达在《关雎》诗后疏中说:“诗之大体,必须依韵。其有乖者,古人之韵不协耳。之、兮、矣、也之类,本取以为辞,虽在句中,不以为义,故处末者,皆字上为韵……此等皆字,上为韵,不为义也。”诗句中字句间的舒缓紧凑,用以依韵而居,其目的是通过韵间的对比排列体现出诗句的韵律美感,以达到更好的吟诵效果。抑扬顿挫的语言音调与音乐的高低起伏有着密切的结构性关联,这种结构性体现在诗句的断句中,它的起伏停顿、紧凑舒缓与音乐中的断句相关。音乐中的“同则分”的断句原则,表现为在相同旋律中需断开演唱(演奏),在诗句中更多的则表现为“异则分”,表达语境在不同音调中则需要“顿读”,其停顿时间和节奏感需诵读者深入具体情境及场景中加以适当表现。

    诗词中的旋律美。如果说一个字能够代表一种基本含义,那么一串具有逻辑表达的字就能够对其概念或含义进行类型化的解释。同样音乐的旋律也具有文字符号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若干具有组织构思的音符按照节奏、高低进行有序排列,那么旋律就具备了表达音乐含义的重要原则,若干旋律的逻辑构成组合成一首音乐作品。唐宋盛行的词调音乐是音乐与诗词结合的典范。南宋王灼的《碧鸡漫志》记载:“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词调的发展与宋代市民阶层的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更是隋唐时期开放包容的文化交流活动所催生出的。如著名的词牌《菩萨蛮》《归国谣》与少数民族的交流有着重要的联系。词牌名与曲牌名在发展过程中有时表现为“同名异词”,即相同的名称有着不同的内容。词调音乐发展至宋代,其曲调与词的展衍有着“减字、偷声、摊破、犯调”等手法,其音乐的旋律变化乃至诗词的句幅增减,例如“摊破”,是在原词调的基础上加添字句的一种手法。摊是摊开,字数略有增加;破是破裂,把一句破为两句。词的摊破,必然产生节奏的变化和曲调的扩展。如南唐后主李煜的《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再如《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古诗词融合课程设计思路与理念

    跨学科双师融合教学设计思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深度挖掘课程的多元性,力求学生在体验、对比、探究中深度学习。教学中,充分挖掘中华经典诗词中的音韵美,借助手边的乐器,尝试自主打击节奏,感受诗词的节奏韵律,通过情境诵读、想象画面、选择配乐、对话词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词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理,感悟词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念家之深。与此同时,抓住音乐与古典诗词天然的契合点,为学生创设多元、交融、互鉴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在诗词与音乐间转换,追溯诗词最早的模样。语文与音乐学科自然巧妙地融合,从“言相思、听相思、赏相思、鉴相思”等多种视角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全方面教育。

    跨学科双师融合课程设计理念。课堂教学是教育之源,更是“双减”政策落地的重要阵地。《乐诵〈长相思〉》课程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出发点,立足“减环节、减问题、减差异”。从课堂教学设计的层面筛选更适合学生、更适合目标达成的高效率流程,以“问题”构成的“问题链”串联学生需要自主学习和与教师合作探索学习的教学难点,力求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中提出问题,体现学生集体自主构建课堂的能力。“增效率、增视角、增学科”是本节课架构的要源,提高课堂实效性,探寻音韵的共通性,是音乐学科与语文学科融合的谋合之趣,也是教师在围绕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下功夫研究的重要课题。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教学中首先需要重视的实际问题,这种带有个人色彩的个性化差异就体现在学习进程方面。学生在四年级之前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古诗积累,能借助注释自主诵读,感悟诗人情感。课堂上如果琐碎讲解分析就会破坏诗词的意境,影响学生对词人思想感情的把握。因而,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文,通过创设情境,指导朗读,借助音乐,角色对话……感受作者的愁绪。在音乐方面,学生对于音乐基础知识已有了解,比如已认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节奏、节拍的听辨等,在此基础上利用打击乐器演奏,训练学生综合音乐素养,为提升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

    “美育教育”自蔡元培先生提出之后,文化理解、审美构建、艺术表达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教育,逐渐得到各学科教师的重视。文学素养体现与审美艺术感知为基础的人文学科教学也日益以“综合实践课程、双师同堂课程、慕课”等形式走进学生的课堂及生活中。

    跨学科双师融合课程的教学策略

    双师课堂已经伴随职业教育改革的步伐走过几十年,近些年来双师课堂形式多样、范围扩大,主要表现为以支援乡村教育的“线上+线下”双师模式、以培育技术教育的“实践+理论”双师模式以及以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核心知识+学科”的双师模式。双师课堂的建构是以学生实际需要为基础,无论是理论的指导抑或是与实践的综合,都需要以学生的知识需求和心理需求为本位进行教育教学模式以及观念上的“跨界”。

    本节课的双师建立在学生需要更为全面的知识体系和谱系脉络的“元知识”的基础之上,从古诗词的发展脉络以及自身特点出发,探寻双师结合的核心要点。一首诗词所表达的内涵具有丰富的多元性以及复杂的文化特性,单从一位诗人的一首作品来看当下学习的知识,实则是抛弃了背后的历史脉络以及文化背景,“以井观天”式知识认知与知识本身也已相背离,何谈从学生认知的角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故学生学习古诗词时应突出体现诗词本身以及围绕在诗词核心外围的历史与发展、意境与文化、内涵与情感。在双师课堂模式中着力体现在“探寻核心议题、聚焦课堂实践、提升文化审美”三个方面,以呈现出培养具有诗词鉴赏能力、审美能力以及文化表达能力的当下学生发展需求。

    双师课堂的基础在于探索核心议题。认知谱系中知识本位在其中表现为具有核心要素的核心议题中。核心议题是围绕知识中具有开启性以及延展性的知识点抑或是问题点,例如在本节课中的核心议题是“相思情”,这份情感的依托在文学方面体现为诗词,在艺术方面表现为音乐。探析核心议题的维度有多种,其方式是需要从透过知识内部寻找知识共性,共性的呈现方式是可以假借显性知识作为依托而表现出来的。诚然,其表现方式不仅仅在于两位教师的本领域学科层面,更体现在不同领域范畴的融合角度。故双师课堂狭义上两位教师从本学科出发进行层次教学,广义上是一种跨学科探索的维度横向延伸,表现在多个领域的知识面涉猎,更能呈现知识的立体性以及与实际生活的关联。

    双师课堂的核心在于聚焦课堂实践。传统知识的讲授时代伴随课程改革早已成为历史,当下教学中注重以核心问题带动问题链的课堂实践的开展。在诗词教学中的课堂实践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由于诗词本身的距离感较强,其文化内涵很难通过口头语言表达,更需要具身情境浸润;另一方面由于课堂模式本身一分为二的时间概念融入教学中,双师课堂的教学模式很容易割裂知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形成了“新模式”回归“旧套路”的局面,这是与课堂本身的理念相背离的。故诗词课堂的“吟诵”“表演”“戏剧”“情境呈现”等学生活动在课堂中显得尤为重要。

    双师课堂的导向在于提升文化审美。以诗词为代表的文化性课堂的审美建立是文科课程所突出强调的导向。无论是从当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角度看待文化课程,抑或是站在历史的另一端原点思忖文化的脉络,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古典诗词以及传统音乐文化都迫切需要在重视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承的新时代作出实质性贡献。那么,古典诗词的文化观建立更是体现其自身的文化特性,学生需要文化浸润与审美能力的建立,以美育人。美从何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悠然境界,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生命情调,是诗词风骨遒劲塑造的独立人格,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学境界。

    当下教育理念重视五育并举,并将劳动教育提升到课堂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其指向性明确、操作性较强的课程设计理念与原则应秉承一脉,使学生的学习真正在课堂上发生。在重视实操课的当下,对美育的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艺术课程中需要落实,在全科以及生活中都需要加以联结实践。古诗词的双师课堂教学实践就是一种全新的理论实践。以课程核心问题为原点进行知识脉络的梳理,围绕各学科的知识体系进行延伸展开,将诗词中的艺术隐喻进行全面全局关照,进而在训练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上达到审美文化能力的塑造,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美育跨学科双师课堂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