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宜居之地待君来

□ 《民生周刊》记者 张兵 《 民生周刊 》(

    行走在宜君大地,常常会被山城巨变而感动:搬出大山的群众笑靥如花,驻村第一书记在村集体经济建设一线忙碌,返乡回报宜君的“归雁”们意气风发,苏陕协作派驻来的年轻干部奔波忙碌……

    工厂开进了乡村,景区建在了家门口,农民成为居民…… 

    当下的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乡村振兴已成为农民最热切的期盼。从2019年起,宜君在巩固脱贫成效的同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带动群众奔小康,描绘出一幅崭新的宜君“富村山居图”。

    乡村旅游资源变财源

    宜君位于关中平原与陕北黄土高原接合部,平均海拔1395米,夏季平均气温19℃,森林覆盖率52.63%,被誉为秦岭以北最大的一块绿洲,有天然氧吧之称。

    2021年,宜君被评为陕西首个“中国气候宜居县”。立足这些特色资源,宜君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发展乡村旅游,在绿水青山中寻找金山银山,助力乡村振兴。

    宜君构建了以战国(魏)长城、花溪谷、旱作梯田、福地湖等为主的“全域旅游·全景宜君”发展格局,预计全年旅游人数136.43万人次,综合收入7.54亿元。

    走进云梦乡刘家埝村的大棚种植园,阵阵暖风扑面而来,樱桃惹人喜爱,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果香。正在给樱桃灌溉浇水的邹彦文已经在大棚里忙了半年,从一开始引进樱桃树苗到后期的施肥、修剪,他都全程参与。

    “我是附近村的村民,以前有过种樱桃的经验,现在到了种植樱桃的关键时期,土干了就要马上浇水,棚里温度高了要马上防风,才能让樱桃结得早、口感好。”邹彦文说。

    在铜川市科协的大力帮扶下,刘家埝村依托村集体合作社与凯美鑫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合作,建设了5个价值100万元的大棚,其中,种植葡萄1棚,种植樱桃4棚,樱桃树有美早、布鲁克斯等4个品种,种植面积2.6亩。

    为了提高收益、避免市场饱和等不利影响,大棚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调节生长,与普通樱桃错季销售。同时,帮扶单位派专人对樱桃种植管理进行专业指导和跟踪服务。今年的大棚樱桃2月中旬开花,比露天樱桃提前一个多月成熟。

    刘家埝村党支部书记石武介绍,大棚樱桃从去年8月开始种植,现在长势良好,4个樱桃棚有400多棵樱桃树,预计收获4000斤樱桃,收入在20万元左右。刨去成本后分给脱贫户巩固脱贫成果,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也能给村民提供务农岗位,增加收入。今年是大棚第一次结果,如果经济效益好,下一步会扩大规模,打造樱桃采摘园,联合当地农家乐与云梦山景区,形成“旅游+采摘”经济模式。

    “屋里坐,尝尝我们这儿的特色菜品和当地小吃。”宜君县淌泥河村的巧嫂子农家乐,生意红火。

    移步而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3栋连片小木屋,错落有致,院中央小池塘里的几朵莲花开得正盛。拾级而上,鱼塘、棋牌室、小型KTV、烧烤区、农家菜园等应有尽有,一应俱全。

    这是2019年返乡创业青年亢光明和弟弟亢润红共同经营的农家乐,兄弟俩一个负责农家特色菜品,一个打理住宿,农家乐经营得有声有色。

    从2017年以来,坐拥宜君县旱作梯田美景的哭泉镇淌泥河村依托乡村游优势,发展民宿和农家乐,在山沟沟里搞起旅游,让人们感受乡愁的同时,富了村民的口袋,日子越过越红火。乡村旅游,正成为宜君推动乡村振兴的产业生力军,后劲十足。

    “自从搞起乡村旅游,各家各户都有了新气象,不仅勤快,还敢想敢干,现在每年村民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截至目前,淌泥河村梯田客栈累计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综合收入突破100万元。发展乡村旅游,不仅留住了绿水青山,也换来了金山银山。”淌泥河村党支部书记李国贤说。

    不只是淌泥河村,在彭祖故里彭镇高村、在姜女泪泉的哭泉镇哭泉村、在皇姑陵园的棋盘镇黄埔寨村、在古村寨的五里镇川子河村……随处可见人流如织的游客和宜君人绽放的笑颜。

    群众端上金饭碗

    “乡村振兴,基础在建设美丽乡村,根本要让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我们把促进农民增收、壮大集体经济作为‘三农’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不遗余力振兴乡村,发展美丽经济,不断回应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哭泉镇哭泉村第一书记李江辉说。

    宜君县云梦乡山长河村第一书记曹建军介绍,山长河村充分利用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建设近1000亩的中药材种植基地、30亩的光伏发电工程,与新希望集团合作建设存栏1500头的生猪育肥场。有了经济实体,山长河村群众的增收渠道一下子宽了起来。

    “一天工资200元,家里的农活不耽误,老人也能照顾到,一个月能挣三四千块钱工资。”说起现在的生活,在宜君县宜阳街道办曹塬村肉驴(牛)养殖及饲料加工建设基地打工的村民闵润保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闵润保家庭生活的变化,得益于曹塬村增强造血功能,壮大集体经济的举措。 

    近年来,曹塬村依靠独有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借助农村“三变”改革东风,2018年5月成立村集体经济联合社,吸纳社员236户785人,以“支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模式运营,发展生猪养殖、苹果种植、肉驴肉牛及青贮饲料加工、光伏发电等特色产业,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持续带动群众稳定增收。

    位于哭泉镇的麻庄村近几年逐渐建成28座现代化食用菌大棚,通过技术培训、土地流转、劳务打工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麻庄村食用菌基地位于麻庄村,距哭泉镇和210国道仅2.5公里。基地占地50亩,共建设标准化食用菌大棚28座,配套建设管理用房300平方米,100吨冷库1个。

    2020年以来,麻庄村食用菌基地进行了维修改造,接入县城自来水,确保食用菌基地正常生产运营。

    哭泉镇还成立泉鑫农业公司,整合周边5个村集体项目资金,购置菌棒加工设备,每年可栽培食用菌50万棒,年产量80万斤,年产值800万元,集体经济年收入8万元,食用菌种植户户均收入2万元以上。每年提供50多名村民务工,总收入超过18万元。

    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实现产业兴旺目标,保证菇农产量不减、品质提高,宜君县果业发展中心每年派技术人员多次为香菇种植基地、合作社等开展培训,传授技术,帮助群众解决种植技术难题,为宜君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如今,麻庄村许多农户基本都掌握了香菇种植技术,生产绿色优质食用菌产品,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老村新韵  

    一条条水泥村道贯穿乡间,一座座新村绿化美化,一幢幢农家庭院错落有致……洁净环保、现代文明与田园风光相互交融的美丽乡村正和着乡村振兴号角声铺展开来。

    宜君县棋盘镇以东约10公里处的黄埔寨村坐落在山腰,四周被核桃树和梯田环绕,兼具古村落的典雅质朴和现代化村庄的活力。

    “前些年,受自然条件、交通状况等方面的影响,全村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群众幸福指数偏低。”黄埔寨村党支部书记姜超恒指着山坡下的一片桃园说,“你能想象嘛,以前这里是一片破窑洞,土地坑坑洼洼。”

    近年来,黄埔寨村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巩固和提升了美丽乡村成就,发展农村经济,推进玉米高产、核桃密植,壮大传统主导产业,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一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两家。

    此外,通过实施文化广场、标准化厕所、污水处理设施、庭院改造等工程,实现村庄整洁、道路通达、生态优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17年黄埔寨村被授予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省级“三变”改革示范村,2020年底获得省级文明村称号。

    “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我们没有大拆大建,而是最大程度保持村庄原有风貌。景美,但更美的是自发建设家园的村民们。”

    姜超恒打开自己发布的一段视频,视频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热爱家乡用什么诠释?村民吴德义雨中为古村皇姑陵和紫藤古堡栽植绿化苗木爬山虎,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热爱家乡的全部。”

    正是这种“热爱家乡”的情怀,引发黄埔寨村美丽乡村建设的连锁反应:收获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游客源源不断到来,带动乡村旅游与村集体经济发展,进一步激发村民建设美丽家园的热情。

严管商用自建房
露营经济,风口还是虚火?
宁波:为企业下场稳链纾困及时雨
宜居之地待君来
安徽萧县:乡村蝶变展画卷
山东滕州:科技助马铃薯产业腾飞
“老”农民当起甩手掌柜
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
全国统一医保平台建成
为孤独症孩子绘一道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