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课后服务视域下教师发展五个更新

□ 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校长 康红兵 《 民生周刊 》(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精神要求,各地迅速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课后服务工作,对家长而言,增加了对政府的信任和学校教育的依赖;对学生而言,增加了健康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可能;对学校而言,是增加资源供给的机会和服务学生的时空;对教师而言,会增加教育担当的意识和事业奉献的精神。

    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状况体现着学校师资建设的水平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力。从国外教师专业发展的转型看,教师职业正从“以往的对事先确立的规则的实施转向由目标和价值观指导的策略的选择和实现”。

    不断发展的社会形势和教育需求需要教师专业发展有与时俱进的调整。随着国家课后服务相关政策的出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变化。教师专业发展发端和内置于教师的日常工作。很多优秀教师成长的案例显示,教师专业发展最有效的提升机会来自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课后服务已经走进教师的日常工作范畴,当课后服务工作外在地影响着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的同时,也必定内在地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

    观念更新:教与学的联系及协同发展

    一所优秀的学校不仅能让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充分的成长,还能指导和影响着学生在课后也健康发展。

    课后服务给学校教与学带来很多变化:往常学生回家后的个别化学习,转变为在校有计划的学习和活动;从专注于课堂教学实务,转变为思考课堂教学与课后服务的连接;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在校学习时间增加;教师在校工作时间增加等等。

    这些变化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减轻家长学生的过重负担。但是,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看,如何做好课后服务这项工作有着多方面的挑战。增加了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否增加了学生个性发展的机会?增加了教师的在校工作时间,是否会影响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课堂教学的质量?增加了学校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程度,是否会影响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课后服务工作让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了新的视野和新的内容。

    课后服务增强了教师投身课程改革的自主意识。课后服务给了教师和学校更多的自主空间和创新机会,教师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地参与课后服务。在课程变革的讨论、决策和实施中,教师专业发展获得更为肥沃的土壤和更具内驱的力量。

    学生的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应该重视的主题。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关注教师的教学一样重要。谈及教师专业发展,我们想到的往往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对学生学习的关注仅停留在学生的成绩层面。

    而事实上,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对学生健康成长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教师要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状况作为自己专业发展的观察维度,以此促进自己更好地从课堂和课外服务上帮助学生成长。

    协调好教与学的关系能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与学的关系不仅发生在课堂之中,课外服务过程中的教与学也同样存在,也反映和体现着教师的专业素养。课外服务过程中的教与学不同于课堂,更不是集体补课,学校可以安排学生自习、做作业、自主阅读、社团活动、培优补差,也可以组织开展校内或校外的综合实践活动等。课外服务使教与学的关系更加紧密,教师的专业素养保证了课外服务安排和理性和有效性,而课外服务也敦促着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加贴近学生发展的需求。

    教师是课后服务价值构建的主体。课后服务和专业发展都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教师的职业使命决定了专业发展就是教师的本职工作,只有不断学习,增强专业实务能力,才能对学生成长和成就作出贡献。教师的职业使命也决定了课后服务也是教师的本职工作,只有最紧密地联系教与学的关系,协同好教与学的关系,才能丰富和充实课外服务的内容,也才能更全面地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路径更新:资源利用及形塑新型学习共同体

    随着课后服务工作的开展,教师专业发展有了新的实践机会和展示平台。课后服务比课堂教学有着更为开放的环境和资源,但也更容易带来教师的不安和焦虑,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很容易引发教师的本能抵抗和实践中不深入反思,滑入课后服务的简单、机械执行。

    课后服务的内容和要求有别于课堂教学,无论是组织形式和内容安排都应该指向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而又个性地发展。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着课后服务的内容和安排能否满足社会的期待和学生的需要。

    资源开放的课后服务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更多机会。课后服务视域下的学校资源建设有着更开阔的空间。校内的资源和校外的资源都可以成为学校开展课后服务的资源。课后服务增加了学校资源的利用率。对家长和学生来说,学校资源更具品质保证。相较于社会培训机构,学校的师资、设备设施以及管理更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课后服务使得校外资源也得到更多利用。具备资质的民间艺人、艺体教练等社会专业人员以及志愿服务力量,使得课后服务的主体更多元。这些力量的加入使得教师的专业素养有了更多学习和提升的空间。

    课后服务内容的丰富性为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形成和塑造新型学习共同体将能更有力地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层面的学习共同体不仅包括校内外同学科的教师、不同学科的教师,还包括可以参与到课后服务的高校优秀师生、社会上的能工巧匠、社区工作人员、科技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等。

    这个新型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与维持将能从拓宽教师专业发展的视野,增加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和技能。学校内外以及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教师之间提供了交流、学习和合作的机会,增强了资源利用与学习共同体的关系建设,增加了对资源的创造性使用,重新设计组织结构与过程,促进了学校教师专业发展。

    课后服务背景下的学习共同体,除了教师层面的还有学生层面、师生层面的学习共同体。学生层面的学习共同体提醒教师在提供课后服务时,要更加具有专业性,更能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养成习惯和促进个性发展。

    师生层面的学习共同体重视课后服务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发挥的群体动力作用。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的组织形式、活动的成效都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策略更新:解决现实问题并促进个体专业发展

    目前,教师专业发展存在很多现实的问题。比如,教师专业发展没有内驱,仅是迁就于学校的安排;培训体系不科学,支离破碎,甚至目标或观念前后不一致;活动设计不合理,成效不彰,要求欠缺紧密联系,内容较多局限于技术能力或科研能力;不能形成促成持续学习或成长的资源或环境;教研组或备课组研讨仰赖于个人或集体的经验,不愿自己研究或在实践中改善等等。

    这些问题源自于没有把教师专业发展立足于教育教学现实问题的解决。

    课后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动力和引擎。在组织安排等方面,课后服务面临着诸多挑战。就如同一些教师不愿意专业发展一样,也有部分教师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参加课后服务。将教师带入课后服务并让教师积极参与是保证课后服务实效的保证。

    对课后服务的新奇、课后服务引发的问题、家长的信任和期待等,都可能激发起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热情。课后服务的开展也不断培植着教师的责任心、使命意识和成就感,而这些是教师专业发展最有力的内驱。

    解决课后服务遇到的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学校和教师要精心思考、选择课后服务的课程内容。课后服务的内容不能局限于学生完成作业,要努力使得时间最大化地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成长。课后服务从课堂上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其组织形式要建立于以意义为基础的活动之中,能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并积极参与,而不是一味地取悦学生。评价机制也是推进课后服务的重要环节,更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策略。

    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还在于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课后服务强化了学校主阵地作用,教师要增加课后育人的本领,提高课后育人的吸引力,用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满足课后育人的要求。

    课后服务工作正有序逐步推进,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各校也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地思考对策,力争把教育为民办实事做到实处。从课后服务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当前我们教师立足现实谋求专业发展的新策略。

    结构更新:优化专业知识满足课后服务需要

    课后服务不是学科教学,课后服务要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的需求,教师的内在专业结构要有相应的充实和提升,不仅要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最新知识和技能,还要能够拓展教学的灵活性。

    教师要有自我发展的内在主观动力,对课后服务要有正确的认识,能在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中感受到职业的成就和光荣。教师对于自己的专业发展要有规划意识,要能不断地敦促自己筹划未来,主动投身课改,积极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

    持续学习是保证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满足课后服务需要的关键。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时势的挑战,社会的飞速发展决定了教师的专业结构是不断革新的。

    教师要秉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创新课后服务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努力为不同层面的学生拓展发展的空间。教师要积极思考,拓宽视野,增长才识,主动实践,不断提高课后服务课程内容的综合性、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和实施途径的灵活性。

    用持续的学习拓宽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线上教学并不仅是疫情防控的需要,也是促进教育技术支持教学、提升教学的需要。线上教学资源也是开展课后服务的重要路径。教师要积极探索如何制作优质的网课,提高课件制作的水平和网络平台使用的效果,正确指导学生合理使用优质网络资源。

    文化更新:优化教育的服务品质

    教师的专业发展要充分体现服务于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文化特质。课后服务进一步密切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关系。家长对子女的期待与学校的育人目标在路径上实现了一致。

    课后服务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连贯的学习机会,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减少了学生不必要的负担不是降低教育教学的质量,而是对学校教育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学的效能,增加教育实践的情感体验,才能提高服务的水平。

    课后服务重构了学校的课程组织文化。课后服务的丰富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提升了教师的课程决策力。课后服务政策赋权于学校和教师,学校就要能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和科学地安排课后服务,教师就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相当的专业能力,应对相关需求。

    对课后服务的谋划、实施、反思、追问、完善等提高了教师对课后服务价值的认知。课后服务实践中不同于课堂教学的成就感进一步调动了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避免课后服务工作的简单服从和应付。

    课后服务重构了家校之间、师生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文化。学校从有限的学习机会发展为具有弹性、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学生的课后活动转变成学校育人目标、学生发展需求体系中一部分。

    学生课后的学习从家庭、社会的外部监控转变为学校、教师来负责。学校财政支持由政府转变为政府、社会、家庭相连的、系统的财政支持,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在课后服务的对话中取得信任和尊重。

    相较于课堂教学,课后服务更能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由于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授新课,课后服务活动中学生的学业压力会减轻很多,学生的天性会得到更大的尊重和开发,学生的个性也能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人际心理的相容与沟通,更易使课后服务发挥群体动力作用。

    课后服务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很多机会和变革。课后服务是解决新时期教育发展主要矛盾的重要举措。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路上,教师要站稳人民立场,在课后服务的实践中提升专业素养,满足课后服务的需求。

    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规范以及专业要求上的变化,必须反映课后服务的价值追求。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只有从思想上和行动上主动应对课后服务带来的变化,教师专业发展才能真正适应教育发展和教育变革的需求,才能深入理解教育内涵,担负起教育应该担负的责任。

自媒体时代校园突发事件舆情演进与治理
课后服务视域下教师发展五个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