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重视高校美育中的美术教育

《 民生周刊 》(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王宁

    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先后考察美术学院、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重点教学科研成果展示、西体育馆、并同师生代表座谈。

    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透露出4点教育风向标:一是重视美育,二是聚焦创新,三是关注体育,四是立德树人,涉及当前高等教育发展诸多热点问题。

    再提美育重要性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是总书记考察的第一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美育工作、美术教育发展的高度关切。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能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创造活力。

    从细处讲,美育可以引导青少年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让美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从大处说,美育关乎青少年人格的养成、灵魂的塑造,关乎人民群众坚定文化自信。

    “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增强文化自信,以美为媒,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把美育和传续作为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石,正是总书记的初衷。笔者以“美育”为关键词在知网搜索,结果显示有7229篇文章结果。但以“艺术教育”为关键词搜索,结果显示有75333条结果,可见当前重视美育实践的必要性、迫切性。

    坚持中华美学精神与文化自信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在包罗万象的艺术生态中,中国的美术教育要找到支点,保持平衡,才能培育出能把经典美术与当代创造有机融合的创新型艺术人才,为中国美术在世界艺术史图景中立定文化坐标。

    为此,高校的美术教育必须坚持中华美学精神,坚持在中国传统艺术研究与传承基础上有所创新。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将中华美学精神概括为8个方面:儒道互补的文化结构,澄怀味象的生命体验,仰观俯察的观照方式,妙悟自然的欣赏特征,虚实相生的创作法则,境生象外的审美生成,气韵生动的艺术境界,高明中和的审美理想。概括可谓鞭辟入里。

    创作内容题材要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高校美术教育课业创作内容要弘扬传统文化、活化经典、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美学精神是文化自信的基础,美术课业创作不光要教授技法,更要重视作品内容、内涵、内核和精神价值。正所谓“术”与“道”之关系。

    我国正处于全球化浪潮中,艺术教育也受到全球化的影响,学生从创作题材、表现形象到创作技法不免受西方现代艺术影响。全球化给中国艺术发展带来先进技术的同时,西方的文化世界观也影响着中国艺术教育和美育。

    浏览某视频网站,会发现大学美术生创作的80%以上的数字艺术作品题材和形象都是西方魔幻主题和西方面孔,或是日韩风格之类,少有东方民族形象和题材。分析其原因,除了外国技术搬家和临摹学习原因外,还长期受西方文化背景的美术作品影响。

    因为国外创作工具最先发布后,外国人最先使用其创作出的肯定是外国形象,所以最先传播来的也是西方文化,西方文化附着在西方作品和造像的教程中被传播进来,中国网友再搬过来到网站去临摹学习。临摹自然是学习的好方法,但临摹出的自然也是西方角色,临摹完后发微拉粉再传播。但是,不论艺术作品还是实用美术作品,一旦缺少了本国、本社会和本民族的现世关怀,这种作品就很难永恒,难以被人民大众欣赏传承。

    中国的美术教育要倡导学生发现、感受民族文化题材人物事件所展现出的美感,引导学生创作以服务人民为目的的现世关怀作品。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高度的实践品格,是由历史、社会、生活和先人实践产生的,形成了无数壮美的道德符号,如:田横五百士,大禹治水,“还我山河”的岳飞,“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戊戌变法的谭嗣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铁面无私的包公。

    这些形象高度道德化、哲学化,不是理论和概念的流传,而是直观具体、活灵活现、触手可及的典型人格。直至今天,仍然熠熠生辉,是震撼心灵的榜样。正所谓“立象以尽意”。中国美术教育要培养能塑造这些艺术形象和讲好真实中国故事的人才。树立民族艺术话语权,增强民族艺术作品价值,表达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

    从美术教育普及角度讲,要增强美术作品的社会认同感,艺术作品传承的最好方法是让它再次流行,而不单只是放在博物馆和教科书里。好比中国的“动漫”连环画和美术片,必须承袭人民艺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

    近期播出的一档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遴选出100件最具代表性的美术经典作品进行深入美学剖析。以画为体,以史为魂,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光辉奋斗历程,是艺术教育的典型案例,深得观众喜爱。

    遵循美术创作真实法则

    目前,交叉学科研究使新型数字艺术AI发展得如火如荼。AI有可能创作出好的实用美术作品,但较难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原因是AI代替不了人类生活中的精神情感和审美体验。

    一切艺术都必须恪守艺术真实性的基本法则,即艺术源于生活。它的含义不是艺术要去模仿生活,而是艺术创作是遵循生活逻辑和人类理性逻辑及情感逻辑建构的。AI艺术的短板不在其智商、情商、模仿机制、算法,而是AI缺少人类特有且复杂的生活体验和人生阅历的真实性,从而缺乏艺术真实性法则这一美学铁律,而缺少真实性美学法则支撑的AI艺术,本质上还是机械复制。

    可见,美育关乎情感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信息科技再发展,机器人也代替不了人类,数字技术产生不了人类特有的情商、情感、美感、意识、伦理、情趣。假如机器取代了人类,世界将变得再无意义。

    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时的讲话,在全国高校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北航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积极筹划关于美育工作的部署,同中国美术馆签订合作协议共建美育基地,邀请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做客北航大讲堂暨首届北航艺术节启幕讲座,与师生分享雕塑背后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中国文化,讲述对于雕塑艺术的探索历程以及为时代造像的初心思考,引起广大师生强烈共鸣。

    高校美术教育应服务国家民生,鼓励艺术科学融合,赋能创新发展,坚持文化自信,培养一流人才。在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增强文化自信,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重视高校美育中的美术教育
农村低收入群体保障十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