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护生态,污染防治不松劲

□ 《民生周刊》记者 赵慧 《 民生周刊 》(

    PM2.5年均浓度累计下降53%,进入“3时代”;PM2.5年均浓度由“十二五”末每立方米70微克下降到48微克;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0.8%,空气质量为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

    “十三五”时期,作为大气环境治理主战场的京津冀地区,北京、天津、河北都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满意答卷。其中,北京大气污染防治经验被联合国环境署纳入实践案例,河北塞罕坝林场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过去5年,是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最大的5年,为“十四五”生态环境治理打下良好基础。但是,生态环境改善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到来,区域性、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与人民的期盼还存在一定差距。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降低碳排放强度等多项目标任务。

    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如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目标任务能否如期高质量完成?各地都在瞄准目标,发力探索。

    “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任重道远

    2020年,“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北京大气环境迈上新台阶,PM2.5年均浓度达到38微克/立方米,首次步入“30+”水平。

    其他主要污染物同比均明显改善,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硫(SO2)年均浓度稳定达到国家标准并保持个位数水平。

    生活在北京的人们明显感觉到“好天”多了,2020年,北京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76天,一级优天数为106天,较2019年增加21天。

    而且,北京去年全年未出现严重污染日,重度污染日仅10天。“北京从2015年的58天下降到现在一年只有几天,成绩还是比较明显的。”2月25日,生态环境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谈及北京重度污染天气时说。

    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北京以超常规的措施和力度治理大气污染,过去5年是迄今为止北京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最大、成效最明显、人民群众蓝天幸福感显著增强的5年。

    同样,在钢铁大省河北,过去5年也是该省污染治理力度之大、环境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的5年:唐钢、石钢完成退城搬迁,累计淘汰整治散乱污企业13.2万家,完成“双代”工程改造1125万户……压能、减煤、治企、抑尘、控车、增绿,河北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新变化。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对我们的压力比较大。”刘炳江表示,全年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主要发生在冬春交替时段,集中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东北地区、西北地区等。“十四五”时期完成“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的目标任重道远。

    3月3日,《北京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1年行动计划》发布。针对大气污染防治,北京将推进“三个协同”,即PM2.5和臭氧污染治理相协同、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相协同、本地治污和区域共治相协同,力争PM2.5浓度和重污染天数双下降。

    河北则提出,统筹实施大气污染治理“十条措施”,强力推进重点城市空气质量“退后十”行动,加快城市钢厂退城搬迁,深入推进钢铁、电力等行业全面超低排放改造。

    黄河流域共抓大保护

    2020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沿黄九省区以此为引领,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黄河流域河南段全长711公里,是连接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的重要生态过渡地带,同时,河南地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坐拥太行、伏牛和大别山生态屏障,又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和主干线,在全国生态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

    “十三五”时期,河南启动370公里沿黄复合型生态廊道建设,高标准建成120公里示范段,18个国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

    河南把黄河安澜作为底线任务,加强河道综合整治和重点防洪工程建设,打好黄河流域“清四乱”歼灭战,建成501公里标准化堤防,实施引黄灌区续建配套工程。 

    今后5年,河南提出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完善“一带三屏三廊多点”生态保护格局,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区,确保黄河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

    今年,河南将按照黄河流域中游“治山”、下游“治滩”、受水区“织网”的思路,分区分段、因地制宜推进流域生态建设。推进沿黄生态廊道建设,率先实现郑汴洛段全线贯通。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完成南太行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工程。

    同时,河南对影响黄河生态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严格控制、适当调整,严禁在沿黄生态廊道周边建设各类产业园区。完善水沙调控机制,实施干支流后续防洪工程,加快推动贯孟堤扩建工程立项,推进温孟滩防护堤加固、黄河下游滩区综合提升治理等工程。

    黄河流经甘肃,干流全长900多公里,占黄河干流河道总长度的16.7%,甘肃是黄河流域最重要的水源补给区之一。

    甘肃提出,强化上游意识、担好上游责任,今年将以祁连山生态保护、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和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区水土治理为重点,推进水源涵养、污染防治、水土保持等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尕海湿地、黄河首曲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推进黄河兰州白银段湿地保护,实施一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去年,我国提出“促进2030年碳排放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十四五”时期,碳减排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刚性约束。

    但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仍以高碳的化石能源为主,占比约85%。化石能源消费比例高、体量巨大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

    “能源活动相关二氧化碳排放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具有同根、同源、同过程的特点,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措施也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刘炳江说,“减污降碳在推动结构性节能、遏制两高行业扩张、助推非化石能源发展等方面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刘炳江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把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指导各地统筹大气污染防治与温室气体减排。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能源大省山西提出,今年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山西行动。把开展碳达峰作为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牵引举措,研究制定行动方案。推动煤矿绿色智能开采,推进煤炭分质分级梯级利用,抓好煤炭消费减量等量替代。力争非常规天然气产量达到120亿立方米

    “十四五”时期,河北将制定实施碳达峰、碳中和中长期规划,支持有条件市县率先达峰。

    今年,河北计划完成全省碳达峰行动方案,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推进碳汇交易,加快无煤区建设,实施重点行业低碳化改造,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光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600万千瓦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2%。

锚定高品质生活 用心启航“十四五”
实干创造高质量民生
保就业,让劳动者有个好“饭碗”
提收入,民生福祉要上新水平
促公平,建高质均衡教育体系
重预防,人民生命至上健康优先
护生态,污染防治不松劲
惠养老,抓好“身边床边周边”
融城乡,建以人为核心新城镇
兴乡村,下好衔接棋谋准产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