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产业兴村要找对好路子

严碧华 《 民生周刊 》(

    乡村振兴的路径很多,每一个成功案例的背后,都是因地制宜,做出了特色。

    城郊村,尤其是背靠一线城市的农村,依靠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

    通过旅游带动餐饮等产业发展。有了客流量,村庄农产品有了市场,通过销售特色农产品又能增加村民收入。

    远离城市的农村,有依靠周边景区及优美的环境,发展旅游、民宿等。也有做好特色农产品,使之成为一个富民产业,实现村庄腾飞。

    在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脚下有个北沟村,村集体曾欠账80多万元,但近年通过改善环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民宿,成为一颗耀眼的乡村明星。

    两年前,笔者在四川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乡混撒拉村调研采访时发现,村内几乎家家住上了小洋楼,要知道,这可是一个交通偏远、以前靠救济过日子的山区贫困村。

    改变这个村庄面貌的是芒果产业。那一年,全村400多户都种芒果,产值达到4800万元,人均年收入2万元。

    “要能在荒山上种出芒果,我用手掌煎鱼给你吃。”20多年前,当村支书倡导在村里荒山种植芒果时,有村民还发出这样的“嘲讽”。后来,在村干部的带领及示范下,这里成了四川省有名的“芒果村”。

    翻看浙江地图,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只是浙中丘陵上的普通一点。

    因为资源太贫瘠,花园村祖祖辈辈尽管很努力,穷尽了所有的办法,仍然很难维持生计,更不用说致富了。

    花园村有山,却不怎么长树,连村民烧水做饭的柴火都难以满足。花园村没水,种田全靠天,碰上天旱,生活用水都得去隔壁村挑。尽管地处浙中腹地,但当年花园村通往外界也只有条田埂路。上世纪70年代,村里好不容易买了台手扶拖拉机,却因路太窄难以进村……

    村里努力在农业生产方面做了很多尝试,比如从几公里外的水库通过三级电站、水渠引水到花园村,解决了农业生产灌溉用水,增加了水田收成,但仅解决了温饱问题。在经济作物种植方面也做了很多尝试,但都是小打小闹,未成规模。

    村支书邵钦祥认识到,要改变花园村的面貌,只搞农业没有出路,一定要“以工富农”。服装厂的成功,更让他坚定地走上了这条路。在他的带领下,一批花园人办起了工厂,腰包渐渐鼓了起来。

    显然,“以工富农”是适合花园村的一条好路子。

    村内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邵钦祥又及时将村内企业实行了大联合,依靠规模、质量赢得市场青睐,实现大跨越、大发展。

    随着花园集团越来越强大,花园村硬件设施越来越好,一改过去低矮瓦房、污水横流形象,花园村也渐渐像个花园。

    一方面,花园集团越来越大,村内工厂越来越多,空间显得局促,难以腾挪;另一方面,周边村庄发展缓慢,与花园村差距越来越大,当地政府希望能通过花园村带动发展。

    这对花园村是责任,同样也是发展机遇。村庄合并,通过新农村改造,腾挪出的空间利于“以工富农”更进一步。

    这些案例充分证明,产业兴村要找对好路子,要审时度势,要有战略前瞻性及战略定力。

产业兴村要找对好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