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陕西安康脱贫摘帽回眸

刘锐平 《 民生周刊 》(

    安康脱贫摘帽了!

    2020年2月27日,伴随着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布的脱贫退出公告,安康10个贫困县区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基本解决。

    4年来,安康市贫困人口由58.17万人减少到3.34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3.5%下降到1.3%。992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10县区成功摘下“穷帽子”,困扰安康人民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

    消除贫困攻坚战

    身处国家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安康,9县1区均为贫困县,其中深度贫困县4个。2016年初全市有贫困人口58.17万人,占全省五分之一,为陕西省最多;贫困发生率23.5%,居陕西省第二。全市易地搬迁26.84万户94.1万人,占陕西省搬迁总人数五分之二,居陕西省第一。“全省脱贫攻坚看安康”的基本市情让安康的脱贫攻坚一开始就是“硬仗中的硬仗”。

    在全市第一次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郭青说,我们要把“最硬”的干部派到脱贫攻坚一线去,最难的工作也是最好的舞台,最难的工作会磨砺出最优秀的干部。

    除了“四级书记”为各级脱贫攻坚第一总指挥、市县(区)镇办建立指挥阵地外,全市把“四支队伍”拧成一股绳,先后选派3276名第一书记、13046名干部驻村帮扶,市县1144个单位、1216个企业、105个社会组织参与帮扶,全市所有党员干部职工结对帮扶。争取中省和常州市187个单位助力安康脱贫攻坚,不断汇聚社会扶贫合力,确保每一个贫困村、每一个贫困户都有自己的帮扶人和“主心骨”。

    安康市委副书记、市长赵俊民说:“在脱贫攻坚主阵地,各级书记、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等万余名干部职工全身心投入,他们用责任、奉献和夜以继日的工作,温暖着每一个贫困群众和村民的心。”

    产业引领突破战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安康所有扶贫干部在学习习近平扶贫论述中找到了方向。

    “预计能挖两万斤种子!”3月4日,在岚皋县红日村“开创”魔芋种植园区内,十几位村民正在林下坡地上挖魔芋,园区负责人罗祖青介绍,这片魔芋是2017年开始种的,总面积500亩,新挖的种子将被运往新的树林,可以栽植200亩左右。

    岚皋县魔芋产业发展局局长刘列平告诉记者,今年的魔芋种植势头比去年更旺,全县新增1.1万亩,总面积10.3万亩,覆盖10个镇26个村7320户。

    魔芋作为安康的五大主导产业之一,在全市种植面积已达到49.5万亩,农业产值40.9亿元,综合产值70.4亿元。

    “当了一辈子农民,基本没走出过这片黄土地,现在居然成了股东。”2018年,镇坪县星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分红大会上,79岁的谌建礼一手拿着股权证,一手拿着676元分红,高兴得合不拢嘴。

    截至2019年底,全市992个贫困村全部成立了村集体经济组织,“5+X”主导特色产业精准覆盖到所有贫困村和所有产业扶持户。全市产业扶贫受益19万户65万人,总收入达到9.9亿元,人均增收1508元。

    易地搬迁扶贫涂重彩

    地处陕西南部、秦巴腹地的安康,60%~70%的群众居住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其从历史上就开始长期陷于“受灾—重建—再受灾”的恶性循环中。

    2011年,陕西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实施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工程的重大决策。作为移民搬迁政策源发地的安康,全市累计搬迁群众26.84万户、94.1万人,易地扶贫搬迁15.16万户、50.9万人。谱写了陕西乃至全国易地搬迁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了解决“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的问题,安康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抓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腾笼换鸟”的有利时机,在全市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新社区工厂。2017年,安康出台了《关于大力培育和发展新社区工厂的实施意见》,明确将毛绒玩具、电子产品、纺织加工、农产品加工、特色手工艺品加工作为新社区工厂发展的五大重点。

    截至2019年底,安康已经发展新社区工厂587家,吸纳就业21307人,其中贫困劳动力6879人,并实现了在百户以上的易地搬迁安置新社区至少有一家社区工厂的全覆盖。

    党建发展双融合

    “帮钱帮物,不如帮忙建个好支部”。以党建促脱贫是安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个制胜法宝。

    在脱贫攻坚战中,安康始终注重把农村党员干部培养成为实用人才,把实用人才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农村党员干部;加强村两委班子科技信息、实用技术、富民产业等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基层一线干部技能水平,着力锻造一支有思想、有能力、有技能、有作为、永不走的扶贫队伍。

    针对大量贫困户要么缺乏发展资金、要么缺乏劳动力、要么缺乏技术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安康探索形成了“支部+X+贫困户”扶贫模式,把587个新社区工厂、1049个农业园区、1301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经济实体聚集在红色党旗之下,吸纳60余万群众进入绿色产业链抱团发展,推动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

    脱贫攻坚进入深水区后,针对“等靠要闹、懒汉难扶”等脱贫攻坚进程中的精神贫困顽疾,2017年3月20日,安康市委以 “1号文件”适时全面启动了以“诚、孝、俭、勤、和”为核心内容的新民风建设,以“道德评议、移风易俗、文化传播、文明创建、诚信建设、依法治理”六大活动为载体,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思想意识,激发其内生动力,增强脱贫信心。

    实践证明,安康的新民风建设既是文明所系、发展所需、民心所向,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安康的具体体现。

    4年脱贫攻坚,让安康人民在浴血奋战中解决了一批多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办成了一批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实事。同时,它用事实告诉安康人民:只要下定决心、找对路径,没有干不成的事情,没有攻不破的难关。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水利部:让贫困群众喝上放心水
扶贫列车开进贫困山区
公安部:勇于担当冲锋在前
央行深耕扶贫“责任田”“示范田”
陕西安康脱贫摘帽回眸
贵州铜仁:脱贫路上一人不落
边疆民族团结发展最强音
扶贫“项目库”激活百姓致富路
向改革要动力 以创新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