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共克时艰 做知行合一实践者

—对话湖北大学校长谢红星

□ 《民生周刊》记者 张兵 《 民生周刊 》(

    书生报国,躬耕校园。

    在担任湖北大学校长前,谢红星任职武汉大学副校长7年、长江大学校长4年半……

    上任伊始,谢红星掷地有声:作为一名新湖大人,将不忘初心,主动作为,尊重规律,牢记使命,加快发展,引领发展。 

    2020年岁初,以武汉为起点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牵动了每一个人的心,身处疫情最严重的地区,湖北大学也积极为抗击疫情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并且湖北大学也在全省率先发出倡议,要坚定信心,号召师生同舟共济、共担未来。

    就近期的热点话题,《民生周刊》记者专访了湖北大学校长谢红星。

    民生周刊:湖北大学处于疫情中心武汉,现在情况如何?为抗击疫情,做了哪些工作?听说学校宿舍被征用作为新冠肺炎治愈出院者集中隔离观察点?

    谢红星:这次我们部分学生宿舍被征用,我认为这也是我们为赢得疫情保卫战和阻击战所作的贡献。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学校一方面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在加强校内疫情防控、动员党员干部下沉社区、争取社会各界支持方面接受捐款捐物等方面认真工作。

    另一方面,学校也这种把这场疫情防控战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教材。在疫情开始之初,我们率先向全省大学生发出倡议书,提出坚定信心、随时准备接受考验;在疫情吃紧时期,我们号召师生同舟共济、共担未来。我们还积极关心留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困难,让他们感觉到祖国和人民的关心。

    接近开学阶段,我们开通“网络教学”在开始线上教学的同时,我们增加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主题就是“敬畏自然、学会感恩、相信祖国”,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在现实生活的每一个环节。 

    民生周刊:您在2020年1月10日《学习时报》上撰文“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三重境界”,这篇文章激起了许多教育工作者的共鸣,您认为,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

    谢红星:这篇文章是根据我参加2019年湖北大学新教师入职活动时的现场讲话整理的。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教师,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教师节期间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道,作为一名好的教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我认为这应该是对当代人民教师的最高要求和最好概括,大学教师应该自觉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有”要求,努力成为一个让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

    民生周刊:为什么您认为大学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可以从知识境界、教育境界和道德境界三个方面来概括?这三个方面分别是指什么?

    谢红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结合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我提出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三重境界,即知识境界、教育境界和道德境界。

    所谓知识境界,是指对一个教师专业学科知识的要求,即他要解决好“授业、解惑”的问题。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应该首先能够完整、准确、全面地向学生讲解、传授本学科、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让大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中掌握本专业要求的基本知识,这是大学教育的基本要求。

    同时,大学又是青年学生成长的黄金期,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时期,青年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必然要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专业教师在传播科学知识的过程中,他们对知识的探索、对真理的追求所体现的精神和人格的力量,也会对青年大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我理解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境界”的要求。“教育境界”的要求,应该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全过程,贯穿于知识传播、培养学生的全过程。是高于“解惑”之上的“传道”过程。

    当然,我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还需要有更高的要求,或者说需要达到另一种境界,我把它理解为“道德境界”。这个时候,教师的工作,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要求,一种劳动付出,而应该是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影响人、培养人的爱;这样一种境界,是责任、是使命,是对名利的超越,是一种神圣的召唤。

    民生周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您是如何理解的?

    谢红星:这是教师这一职业的崇高性决定的。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是,教师作为知识的承载者、传播者,除了教育传授专业知识之外,对于青年学生人生的影响非常关键、非常重要。首先,从学生成长的过程来看,青年大学生青春年少、风华正茂、思维活跃,他们对新知识有强烈的渴求,教师知识的传播和影响,教师的教书育人活动,对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知识训练、人格塑造、品德提升、能力培养等方面。

    其次,未来属于青年,明天属于青年,今天的大学生,是明天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和主力,怎样接班?如何接班?接什么样的班?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好、培养好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一代新人,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做好。

    民生周刊:湖北大学有近90年的历史,在湖北省省属高校中排名第一,在您任内,您将如何缩短与在武汉的中央部委所属高校的差距?

    谢红星:如果是指办学的软硬件条件特别是硬件方面,我们还需要一些时日,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把湖北大学建设成为一所有影响、有作为的大学。这是大学的使命,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担当。我们可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方面体现我们的特色和贡献,这个时候,我们的某些“排名”可能没有大的提升,但我们同样会有自己的贡献,有我们的影响力。

    当然,我们也应该瞄准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在我们的一些特色专业、优势学科方面持续发力,加大整合资源的力度,进一步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促进科学研究成果的转移转化应用的能力。在这方面,我们也可以实现超越,做到更好。

    民生周刊:“双一流”目前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您怎么评价“双一流”? 在“双一流”建设中,湖北大学如何给自己定位?

    谢红星:“双一流”作为国家战略,我理解,至少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展示“中国实力”。通过“双一流”建设,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国际化程度、影响力不断提升,一大批高校在与国际一流大学学习、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会极大地体现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国特色、中国声音、中国贡献。二是发挥“示范引领”。通过“双一流”建设,各省、区、市提出了相关“双一流”建设的计划,这对于引导我国高等教育抓质量建设、抓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上台阶、上水平都有重要的意义。

    我相信,通过“双一流”建设,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水平都会有一个极大的提升,为满足人民对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需求,为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湖北大学应该紧紧抓住“双一流”建设的契机,用好国家和湖北省对“双一流”建设的政策,科学定位、精心谋划、加快发展。具体来讲,我们的发展起点要高,要立足高水平、综合性、有特色的发展目标,在整合学科资源、形成新的增长点方面发力;在加大专业建设调整力度、加大供给侧改革方面发力;在发挥特色优势、增强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方面发力;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方面发力;在夯实基础、瞄准应用,提高区域竞争力、影响力方面用力。 

    民生周刊:您常说,教育产品与工业产品是不一样的,您理想的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什么样的? 

    谢红星:教育的产品是人,人有着这个世界最宝贵,也最奇怪的“属性”。人创造着世界,也改变着世界。但人对世界的改变可能是繁荣和进步,也可能是毁灭和倒退。大学对人的教育和培养,首先应该充满情怀,充满着一代一代人对人类、对世界的爱,充满着对未来的希望。

    其次,要有创新创造的能力。没有创新创造,人类就不能发展,社会就不能进步,我们就不能解决人类和世界面临的诸多困难和挑战。

    最后,我们培养出来的人要有能力,要有服务社会、贡献他人的能力。要做“知行合一”的实践者,不做“纸上谈兵”的清谈客。我前面讲的“人格塑造、品德修养、能力培养”也有这个意思。

    民生周刊:您曾经发问,大学如果没有唤起教职工对教学、科研的热爱,并让这种爱照耀你们的心田,让青年学生的未来充满希望,那么,教师之道又在何处?在您认为,到底什么是大学的根本?教师之道、大学之道到底是什么?

    谢红星:大学的职责或曰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要求、新的内涵。今天我们讲,大学的功能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我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对大学的要求会越来越多,这是大学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但大学最根本的功能是什么?我认为还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大学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之道,就是教书育人,就是为人师表。

    我国历来强调和重视“道德文章”“一代君师”“君子”“完人”之类,讲的就是“教师之道”“为师之道”。我们往往将一个人的成就—“文章”放在“道德”之后,一个重要的原因,我理解就是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价值观对“为人师”楷模示范作用的要求。

    我理解的“教师之道”就是以优秀的品德教化人、以渊博的学识教育人、以高尚的人格引导人。我希望用我们共同的努力、付出和工作,唤起教职工对教育、对青年学生培养关爱的道德感、崇高感、使命感。这也是我期盼并且追求的“大学之道”。

共克时艰 做知行合一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