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乡村文化短板待补

严碧华 《 民生周刊 》(

    春节将至,朋友见面常会问起是否回家过年,问者随意,听者可能有心,思绪不禁飘向了遥远的乡村。

    打糍粑、贴对联、舞龙灯……一一浮现在眼前。这些似乎就在昨天,但却已经过去多年,遥不可及。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他的《乡土中国》一书中曾描述: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方法。

    改革开放后,这种场景被打破,大量农民放下锄头,走出大山,长途跋涉进城务了工。

    依靠勤劳,他们逐渐摆脱了贫困,有些还发家致了富,在村庄建起了一幢幢宽敞明亮的楼房。青山绿水掩映之下,成了亮丽的风景线。但农村生机逐渐缺失,热闹往往只是短暂地发生在春节。每年春节前,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背着行囊,乘火车转汽车回到乡村,春节后又返回城里,构建了一幅巨大的人口迁徙图。

    即便是在春节,文化氛围也渐渐淡了。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不仅集中体现了民族的理想愿望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

    山高路远、交通闭塞、贫穷落后和风景秀美,这些曾经是描绘乡村常用的词语。

    精准扶贫大背景下,贫困地区农村交通得到显著改善,绝大部分农村甩掉了闭塞落后的帽子。紧随其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两者交织形成一股巨大合力,农村在出行、居住等方面与城里差距明显缩小。

    曾经垃圾遍地、淤泥淤积的小溪,如今也流水潺潺,再现鱼虾……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反过来向往农村生活,很多从农村走出的城里人甚至怀疑自己当年努力逃离农村的选择。越来越多的城里人选择在周末和家人,或约三五好友,在农村找一个装修轻奢的院子享受田园时光,凝望远方的家乡,寄托自己的乡愁。

    在他们的眼里,故乡变化很大,交通越来越方便,居住环境越来越好,但曾经熟悉的乡村似乎缺了文化味,每年回到家乡短暂的热闹之后总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失落。

    类似这样的话题也往往容易激起共鸣。

    农耕渔猎,繁衍生息,创造出灿烂的乡村文化。这些是乡村的灵魂,但沧海桑田,乡村走出了贫困,走向了振兴,曾经维系乡村的文化却越来越微弱。

    文化是乡村的根,根深自然才能叶茂。文化根基动摇原因可能众多,其中,文化传承断裂不容忽视。大量的青壮年进城务工,乡村文化传承缺乏了主体。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产业开始兴旺,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回归家乡,重振乡村文化也就有了基础。

    前不久,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文联联合发文,在2020年元旦、春节期间广泛开展文化进万家活动,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面向基层、服务群众。通知要求各级宣传文化部门要动员组织文化文艺小分队下基层,开展惠民、为民、乐民的文化服务项目,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

    活动呼应了百姓期盼,着力补齐乡村“精神短板”。当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

    文化振兴之后的乡村,也必将越来越让人魂牵梦绕。

乡村文化短板待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