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吉训明:做耐得住寂寞的研究者

□ 《民生周刊》记者 宋盈莹 《 民生周刊 》(

    一袭白衣,精神矍铄,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吉训明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只是吉训明众多头衔中的一部分。作为一名70后学者,他勤耕不辍,求索不止,肩负起医学科研创新发展的时代使命。

    1991年从医至今,28年来吉训明专注于肢体缺血适应的非药物脑卒中预防、溶栓联合神经保护的急性脑梗死救治和疑难重症脑静脉病变的转化医学研究。提起自己的医学生涯,吉训明坦言,行医之路面临很多挑战。

    管理是最重要的工作

    2006年,吉训明到哈佛麻省总医院卒中中心学习,指导老师拿出一名患者的头颅CT片子询问他用药方案。吉训明立即熟练地给出国内药物治疗方案,指导老师却指出,只需服用一片阿司匹林,患者即可转院康复。吉训明感到十分震惊:“我们临床使用的很多药物并没有循证依据,我们的临床水平和学术研究都亟待加强。”

    随着我国医疗新技术的发展,医学工作者对很多医疗问题的固有看法被打破,吉训明希望自己和团队不断进行国际学术交流,不停止学术研究的脚步,确保我国医疗水平走在国际前沿。

    复制发达国家的诊疗指南并不可取。中国患者的脑血管病变从发病原因、发病部位到发病特点,与外国患者完全不同,患者的年龄、生活习惯更是千差万别,外国的诊疗手册和治疗方法并不完全适合中国患者,生搬硬套毫无疑问是错误的。

    “医疗设备可以从外国进口,我们对患者的诊疗方式不能进口,这就要求中国的临床医生一定要沉下心来做研究。” 吉训明说。

    能者多劳,教研的压力已经让众多医学研究者不堪重负,而吉训明作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院长,还肩负管理重担。

    “我不是最聪明的人,我要临床接触患者,要做学术研究,要带学生,还要做管理工作,而管理是我最重要的工作。”在吉训明看来,管理是做学术的重要动力,科研为管理提供了依据。只有在一线身临其境,了解临床科研人员的难处,才能更好地给科研人员制定政策、提供资源、做好服务。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只有自己站在学术前沿,才能带动团队不断向前。

    当被问到为何将管理视为最重要的工作时,吉训明回答:“是为了更好地为大家服务,拓展人才成长空间,搭建科学研究平台,创建良性管理机制,从而实现医院研究氛围的不断改进。”

    临床科研两手都要硬

    临床与科研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临床医疗工作是我的兴趣,只有接触病人,我才能有所发现,发现了问题,马上就去做研究。”吉训明的工作状态通常是白天诊治病人,晚上和节假日做研究,生活与工作糅合在一起。“我的工作状态是5+2,白+黑。”他打趣地说。 

    “作为医生,治病救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这是职业赋予的责任。”在吉训明看来,一位医生的终极价值不在于发表过什么文章、得到过哪些头衔,而是对临床工作是否做了长期、深入、系统的研究。

    “这些年,我一直带着研究病的态度和患者以及科研工作打交道,我希望能把病治好,让百姓满意。”优秀的医学研究者是可以站在患者的角度,与患者共同研究疾病,提升对疾病的认识水平,提高对疾病的攻克能力。

    吉训明鼓励大家多做科研,自己也兢兢业业,在脑动脉血栓的靶向低温脑保护和脑动脉狭窄的缺血适应脑保护上成果卓著。低温是公认有效的神经保护措施,只是临床应用上有难度,因为全身低温副作用大,颅外局部低温效果差。

    对此,吉训明提出颅内局部(靶向)低温脑保护方案,首创低温靶向模型,发明反馈式低温灌注治疗仪。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基底动脉血栓死亡率从25%下降到7.6%。目前,这项成果已在国内50余家医院推广。

    智慧医疗是未来趋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作为大学附属医院,不仅诊治常规疾病,更致力于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目前,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最新文章显示,我国25岁以上居民终生脑卒中风险为39.9%,居全球之首。如何防治缺血性卒中,提高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对于降低我国脑卒中的负担至关重要。

    吉训明团队研究发现,低氧适应能够提高脑组织对缺血缺氧损伤的耐受力,降低缺血性卒中相关损害,目前已研发出能够用于临床治疗缺血、缺氧损伤相关疾病的技术,即远隔缺血适应。

    这是一种安全、无创的物理治疗措施,通过对双侧胳膊进行5个循环无损伤的短暂血流阻断与开放,激发机体抵抗缺血、缺氧损伤的内源性保护机制,提高人体重要脏器和组织对缺血、缺氧损伤的耐受力,从而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

    同时,我国高龄人群日渐增加,这部分人群常合并多种疾病,难以耐受常规药物和手术治疗,目前国内很少有临床研究把80岁以上人群作为研究对象。

    吉训明团队开展了针对80岁以上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研究,发现这部分高龄患者对长期的远隔缺血适应治疗耐受性良好,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患者180天的脑血管事件复发风险由35.7%降至13.3%。

    静心管理、醉心科研、潜心创新,吉训明走出了一条临床科研管理人员的不平凡的前进之路。

    不忘奉献的初衷,让身兼数职的吉训明每个角色都演绎出色。“作为医生,这辈子如果能为医学多做一些贡献,可能是我最大的荣幸。”

吉训明:做耐得住寂寞的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