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为传统文化传播营造书院环境

□ 《民生周刊》记者 罗燕 《 民生周刊 》(

    “从书院的前门走到后门,就是一次传统文化的游学。”北京海淀教科院院长、敬德书院执行副院长吴颖惠经常这样向人介绍敬德书院。

    位于北京西山的敬德书院是一座古香古色的中式院落,也是吴颖惠倾心打造的现代书院。读经、会讲、研修、游学……自2014年成立以来,敬德书院课程体系逐步完善,成为海淀区的教师培训基地和传统文化传播场所。

    在吴颖惠心中,这里是一个道场,书院教育营造的是一个氛围,让我们不仅能听传统文化,读传统文化,我们还能切身地用心灵去感受传统文化。

    书院是儒家的传道场

    热一阵,冷一阵,像一阵风过来,一会儿又过去了,吴颖惠这样形容近年的“传统文化热”。在她看来,这样的传播是不可持续的,也不可能真正深入人心。

    但文化传承不能靠说教。吴颖惠在很多场合提出,儒学传播需要一个道场。在这个道场里,不仅能讲经诵典,还能体验传统文化,修身养性。“你天天在这儿讲,讲来讲去也感受不了,但是去体验一下,就不一样了。”

    她相信书院是儒家的道场。作为我国古代的教育和学术机构,书院迄今已经有千余年的历史,正是书院的兴盛推动了儒学的繁荣与传播。

    吴颖惠一直执着地想创办一个书院。2014年,她迎来了契机。海淀区提出在使用中保护一个明清四合院,建成一个成人培训机构,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干部、教师的文化素养。吴颖惠带着团队去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等知名书院考察,经过几个月的筹备,9月28日,也是孔子的生日,敬德书院在中法大学附中旧址上落成。

    敬德书院开设了五类课程。读经课程主要研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经典,让教师自己读经典,也邀请一些专家来讲解。去年,清华大学教授钱逊为学员做了《论语》首讲,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韩星、北京大学副教授吴国武带领学员研读《孟子》。“让教师读经典,让经典涵养教师的人文底蕴。”这是吴颖惠希望实现的效果。

    学术课程主要梳理儒学发展的脉络,先秦儒学、宋明理学、阳明心学等都在课程规划中,还开展了一些《诗经》、唐诗、宋词的专题研究。另外,学院还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中国书画的赏析等课程班。

    “古代的书院,相当于中国知识分子的书房,他们在里边做学问,做学术传播,做学生培养。现代书院也应该这样。”吴颖惠告诉记者。据她介绍,书院编辑了课程班文集、四季学刊,还出版了《传统文化教师素养读本》《敬德诗集》《诚敬致用——海淀教师论传统文化教育》等书。

    会讲是书院的特色课程,主要以论坛的形式开展。敬德书院从建院以来,每年开展春、秋论坛和“中国教师·敬德会讲”,海淀区教师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一起交流研讨。教师人文修养、儒家文化与家庭教育、传统师道的现代践行、家风家训与立德树人等都曾是会讲的主题。

    研修、游学是书院的文化体验课程,包括礼敬先师、儒学讲座、传统技艺体验。学员在参观书院和讲学交流中体悟,在古琴、茶艺、书法、对弈中体验传统文化。“对于老师来说,这是一种全方位涵养,也是一个体验放松的机会,很多教师是从一次儒学讲座开始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的。”吴颖惠说。

    在她看来,书院的魅力不仅在于课程体系,更在于它的环境。书院远离闹市喧嚣,环境清幽,庭前古槐巍立,院内苍松迎客,再加上绿棂红窗,青瓦灰墙的古建筑,营造出一种文化氛围,让人一进去便沉浸其中。

    让师德教育落地

    在创办敬德书院的过程中,吴颖惠也听到很多质疑声。有人说办书院已经过时了,是落后的东西;有人说教师培训有进修学校,书院没有开办的必要。

    吴颖惠认为这些都是误解,她告诉记者,国外的教师培训都是两个体系,一个是通识培训,一个是专业培训。专业培训就是为工作而进行的培训,比如他教语文,给他进行语文学科培训,教数学进行数学学科培训,是为了让老师把书教得更好。而通识培训则是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敬德书院进行的是通识培训,也是“道”层面的培训,主要是提高教师的文化涵养、师德水平,培养他们对这个职业的感情。这种培训不是功利性的,而是职业发展性的,适用于所有学科的教师。“我们想告诉老师,怎么跟学生交往,怎么跟学生对话。要让学生尊师,你就得爱生,得有仁爱之心。”

    吴颖惠发现,在现代教育中,过多的是专业培训,功利性强,老师们关注的是培训对教学有哪些改进,忘了自己的修行。

    “古代的师都是大德之人,学生尊重的不仅是老师学问,还有老师的道德修养。过去的师生关系,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吴颖惠说。

    尽管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都反复强调师德,十分重视师德教育,但真正落地很困难。很多师德教育停留在道德说教上,反而容易引起反感。

    吴颖惠认为,儒学其实是一种做人的学问,强调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在书院中,大家一起读经典,体悟传统文化,对教师师德是一种浸润式的、潜移默化的培养。

    “我们要建立一个场所,走出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培训模式,让教师在这里学儒、修儒、行儒,成为有德行、有底气的仁爱之师。”

第一书记陈新年的岗东缘
于哲伟:释放贫困地区“隐形财富”
为传统文化传播营造书院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