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良心事业岂能成逐利产业

《 民生周刊 》(

    教育事业,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特别是幼儿及中小学教育,本应是一个公益性为主的良心事业,这些年却被一些人当成逐利的战场。一些人以“素质教育”为名,将本应在正常课堂教授的知识,推向校外培训机构,教育成了最好挣钱的产业。教育产业化思维加重了百姓家庭经济负担,加大了孩子的学业压力,带坏了教育行业风气,损害了我国教育事业前景。

    教育如何回归公益属性?全国教育大会给出明确答案:改革教育评价导向,改变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为指挥棒的评价标准,推进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让人民真正满意的教育。

    对校内教学,要继续严格落实制度规范,让原本应该在校内完成的学业回归课堂,治理各种公开或隐性的课内教学转课外培训乱象。对校外培训机构,要严格准入机制,更要严格规范其培训范围及内容,支持其开办与课堂教育特别是应试无关的培训课程。

    只有双向治理,才能解决课外培训侵夺课堂教育的问题,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

良心事业岂能成逐利产业
停业潮起 校外培训高烧未退
家长:誓将课外补习进行到底
资本觅食校外培训
教育产业化如何退热
建立多元教育评价体系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