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40年看就业变化

□ 《民生周刊》记者 于海军 《 民生周刊 》(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就业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了劳动就业制度由统包统配向市场化导向转变,就业总量持续增长,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政策全面落实,就业服务体系日趋丰富,正朝着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目标阔步前进。

    优化与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就业总量持续增长。以青海省为例,1978年以来,青海不断推进就业制度改革,逐步形成与市场相适应的就业政策体系,就业总量从1978年的144.7万人增至2017年的326.9万人,近2.3倍,年均增长4.5万人。城镇就业方面,青海近年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过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3.5%以下。

    与就业总量增长相伴的是,青海近40年来就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大幅下降,第二产业结构变动平稳,第三产业上升幅度较大。1978年,该省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构成比例为71.3:18.3:10.4,到2017年发展到35:22:43。

    此外,青海农牧民转移就业人数屡创新高。青海农牧业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56%,藏区占比超过90%。为推动农牧民增收致富,青海坚持实施“异地转移输出和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并举”的工作思路,成效明显。

    截至2017年底,该省累计转移农牧区富余劳动力577万人次,年均超过115万人次。人均劳务收入从改革开放前的不到50元增至2017年的2645元,增长近53倍,农牧民劳动获得感持续增强。

    青海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起步于2009年,目前已成为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和扶植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重要载体。9月4日,为期4天的第一期青海省科技创业孵化从业人员培训班正式开班。 “本次培训为进一步壮大青海省创新创业专业化服务人才队伍,为快速提升各孵化载体的专业化运营能力、转变孵化载体服务模式夯实了基础。” 一位学员说。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企业用工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强化企业用工服务,相关部门没少下功夫。

    以湖南常德为例,常德出台了《关于加强企业用工服务工作的意见》、《企业用工服务奖励补贴操作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做好企业用工信息对接、完善公共就业平台、加大公共就业服务力度、拓宽劳务输入渠道等服务企业用工举措,用“真金白银”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推进基层就业平台建设,巩固提升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服务就业工作机制;推进公益招聘活动,统筹安排“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企招聘周”等公益性招聘会,对用工需求较大的园区企业,开设专场招聘会。2017年以来,该市举办各类招聘会347场次,累计提供就业岗位48.13万个,进场28.71万人次,达成就业意向9.54万人次。

    显然,创业创新与企业发展相辅相成,正成为助推就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各地区就业工作着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支持创业带动就业、推动职业培训转型、加强全方位就业服务等重点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取得显著成效。

    观念转变

    40年前,人们没有自主择业、自主就业的概念,乡村青年大多没想过离开土地,都觉得守着田、种好地就是一辈子;城里的青年,就业无非两种途径,要么接班上岗,要么毕业服从分配。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长期实行统包统配,国家根据计划和需要统一安排就业,人们多重政工轻农商。上世纪80年代初的调查结果显示,青年人在评价职业时看重的是社会地位、社会意义,发挥个人才能和报酬反而排在后面。随着时代发展,固定工制度阻碍了劳动力流动,养成了职工的“铁饭碗”意识。

    1986年7月,国务院颁布国有企业劳动制度改革的“四项规定”,决定改革企业用工制度,规定国有企业招工一律实行合同制。这一改革确定了企业用人的主体地位,打破了企业职工能进不能出的限制。

    由于政策放宽,农村劳动力开始转向城镇,出现“民工潮”,说明农村青年就业观念的改变。上世纪90年代中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发生巨大变化,大学生们从“扎堆”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慢慢转变,希望到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工作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开始有了“跳槽”。

    如今毕业的大学生,借助专业知识和互联网的力量,在广阔空间里自由驰骋。“现在就业之路很宽广,无论是求职还是创业,可以有多重选择。和父辈们不同,他们更看重安稳,但我们工作不仅仅是谋生,更重要的是实现自我价值。”谈起毕业后的工作经历,来自平顶山的冯守成信心满满。

    6年前,他从河南农业大学种植专业毕业后,没有像大多数同学那样到研究所、大企业去应聘,转而回到乡村开始“务农”生涯。很快,借助专业知识和互联网的力量,冯守成的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做得风生水起。

    为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地陆续出台政策激发就业群体的活力。近年,随着简政放权的逐步推进,系统完备的就业创业生态链正在延展、成熟。小到众创空间、大到创业孵化“航母”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创新创业不仅解决了劳动者自身就业的问题,也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在营造创业氛围方面,以河南郑州为例,全市共认定各类创业孵化园(孵化平台)32家,在孵创业实体1319户,带动就业10495人;提高融资力度,将个人创业担保贷款额度由10万元提高至30万元,初始创业帮扶补贴由1000元逐步提高到10000元,上半年共有954名创业者获得资金支持,带动及吸纳就业0.9万人。

    为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郑州在全省率先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补贴政策,在市区建立农民工创业园区:新郑市孟庄镇农民创业园、郑东新区金光农民花卉创业园被认定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区,新密残疾农民王惠敏创办的正鑫种植专业合作社被认定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项目。至6月底,全市累计有3.53万名农民工返乡创业,创办企业2.08万家,带动就业9.73万人。

    有了就业才有收入,民生才会逐步改善,社会才会安定。40年前,找个“铁饭碗”几乎是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40年后,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就业方式可供选择,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追逐自己的梦想。

40年看就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