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精准扶贫岂容“碰运气”

作者 常金沙(媒体评论员) 《 民生周刊 》(

    近日,河南省尉氏县纪委监委通报了近期查处的扶贫领域不担当、乱作为的典型案例。

    2016年7月,时任尉氏县水坡镇横堤村党支部书记步某某等7名村干部采取抓阄的方法确定并上报“贫困户”名单,导致15户不符合贫困户标准的家庭位列其中。两名村干部因此被撤销党内职务。

    按照正常程序,确定贫困户,就村这一级来说,至少要经过如下几个程序:先由农户申请,再经村委会评议并公示评议结果,之后上报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审核。然而,横堤村却该走的程序不走,写几个纸条揉成团,抓个阄,就把这事给办了。在脱贫攻坚成为各级“一把手责任”的当下,作为基层行政村“一把手”的村支部书记,步某某却带头干这事,如今看来确实有些胆大妄为。

    抓阄确定贫困户名单,是偷懒的“精准扶贫”,其结果是必然扶错对象,必然伤害那些真正贫困群众的利益。雪中送炭送错门,甚至变成了“锦上添花”。精准扶贫的政策,在起点处就被扭曲了。这样的村干部被撤销党内职务,一点也不冤。

    基层偷懒,似乎还具有传染性。此前,某媒体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为突出对脱贫工作的重视,更好地落实对贫困户的帮扶责任”,多地在贫困户家门口最醒目的位置挂上了“扶贫公示牌”“脱贫帮扶信息公示”等牌子。不少贫困户对此十分反感,他们觉得在亲戚面前抬不起头,在村民面前“矮人一截”。

    就实际效果看,“挂牌扶贫”,或许起到了精准确定扶贫对象的作用。但贫困户付出的是让渡隐私,放弃尊严的代价。这种变相示众的“挂牌扶贫”,同样是一种偷懒的表现,干部图省事,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斗志和信心也可能被挫伤。与其说这是“扶真贫”,不如说是给贫困户伤口上撒盐。

    准确识别贫困人口,是精准扶贫的第一步。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6月18日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各地都要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

    而“扶持对象精准”,是扶贫之箭的靶心,只有找准这个靶心,才能确保所有的扶贫努力有的放矢,取得实效。

    靠抓阄来确定贫困户名单,暴露的不只是少数村干部的简单粗暴的方法问题,更有其消极怠慢的工作态度。“精准扶贫”哪能靠“碰运气”?对于这样的偷懒扶贫,必须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

    同时,各级各部门,也要切实做到扶贫工作重心下移,扶贫干部深入一线听真声,查实情;既要强化精准指导,也要强化精准监督,填补“扶假贫假扶贫”的制度漏洞;而对不担当、乱作为者,更要精准问责,确保精准扶贫不在基层干部偷懒中跑偏。

精准扶贫岂容“碰运气”
何时终结“管理就是收费”
工伤认定为何遭遇“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