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治理课外补习,关键看结果

《民生周刊》记者王丽 《 民生周刊 》(

    长期以来,教育部门致力于推动中小学生减负,但“校内减负校外增”又成了新问题。

    夏又菊,作为一名5岁孩子的母亲,从立场坚定排斥校外培训,到被动加入校外培训大军,根本动因就在中小学校招生入学中“明里暗里”的条件要求。

    今年,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发起专项治理工作,决心要让校外培训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而不是教育秩序的干扰。

    如何把治理要求落到实处?北京市教委委员冯洪荣说,北京的做法是:从2019年起,入学上取消特长生招生,籍此减少家长和学生盲目参加课外培训。另外,对中小学校招生入学与参加校外培训结果挂钩行为,采取“零容忍”。

    这些措施回应了家长的呼声以及社会关切,但能否真正落到实处,恐怕还要看结果。

    对于公办学校教师能否参课外培训,各方有不同声音。家长认为,公办学校中小学老师应该把所有精力用在课堂上,保证学生在课堂内得到质量更高的教育,才能减少或避免课外培训。而部分校方人士认为,公办学校不应该放弃平等参与课外辅导的机会。

    吃荤爱素,各有道理。但凡事总得有一个标准来规范,课外补习也一样。这个标准就是“保证学业,切实减轻负担。”

    如果按这个思路去治理课外补习,相信孩子、家长、老师、学校将各得其所。

治理课外补习,关键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