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苔花盛开是生命意识的觉醒

作者 胡印斌(媒体评论员) 《 民生周刊 》(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一个角落的人生都应该受到尊重,每一束光都能照亮一段蜿蜒的山路,每一个小苔米都有属于自己的春天。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一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苔》,这个春节火了。

    在央视推出的一档文化节目中,乡村教师梁俊和来自贵州山里的孩子们动情演绎了这首诗。梁老师说,想通过这首诗告诉孩子们,“我们即使拥有的不是最多,但依然可以像牡丹花一样绽放,我们不要小看了自己”。

    2013年,梁俊来到贵州省石门坎乌蒙山支教。在这里,他把古典诗词谱上曲教给山里学生传唱。至于为啥选择《苔》,也与梁老师的经历有关:“因为我也是一样的,从山里出来的,也不是最帅的那一个,也不是成绩最好的那一个,就像潮湿的角落那些苔。”

    对于大山里的孩子们而言,《苔》所咏唱的,不仅仅是个体的信心、生命的希望、未来的畅想,也是真实的人生处境。他们生活的匮乏体现在方方面面,除了物质层面的贫困之外,精神层面的单调往往更令人难熬。而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精神世界往往也缺乏足够的丰富和充盈、爱与关切。

    不仅如此,当亮闪闪的物质成为衡量一个人价值的主要依凭时,必然会对贫弱者产生强大的挤压与折磨。呈现在现实路径上,也会产生两个向度的延展:要么被压垮,成为从外到里的卑微者,缺乏自信,没有底气,随波逐流;要么有心抵制,却因缺乏内在力量的支撑,而难以实现正常的社会流动。

    很多外来力量的救助,多集中在物质层面。事实上,这种救助也是必须的。让孩子们吃得饱、穿得暖、能够上学,应该是一个社会的基本要件。但与此同时,或许可以多一些精神帮扶,多一些思想层面的救济。不仅要让孩子们有学可上,也要让他们认识到读书求学是一项基本权利;不仅要给予山里孩子们更好的生活条件,还要让他们明白,个人的幸福、生命的尊严终究是要靠自己去争取。

    这实际上是一种内生的力量,是一种生命觉醒的意识,是个体生命固有的沛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氤氲于人情物理。往往一经触动,就会在瞬间被点燃,进而郁郁勃勃,成为一个人成长道路上的不灭火焰。多少年来,传统中国人都是用这样一种精神力量。扶持着、支撑着,在努力与坚持的过程中,成就自己的非凡人生。文天祥被囚大都时,曾写下“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这样强悍自信的文字,至今读之,仍心潮澎湃。

    而在这个过程中,个体是受到鼓励与激发的,一个小小的我就是一个宇宙。哪怕就像是“如米小”的苔花,也一样会因应时势,迎风绽放。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一个角落的人生都应该受到尊重,每一束光都能照亮一段蜿蜒的山路,每一个小苔米都有属于自己的春天。也许路很远,也不平坦,但只要努力去做,只要相信自己,就一定能够找回来一个灿烂的花开时节。

下好大气污染防治“整盘棋”
苔花盛开是生命意识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