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红细胞”温暖灾民心

□ 程杰 杨颜铭 《 民生周刊 》(

    4名“红细胞”志愿者从资阳出发,驱车赶往绵阳市中心医院,历经3小时后到达了目的地。对于李佳铭和蒋小康来说,这已不是第一次专程探望病患了。

    “我可以给你一个拥抱吗?”“相信医院,相信医生,没问题的,加油”……8月22日上午,绵阳市中心医院13楼的病房里变得格外温馨,一个个“红马甲”,一句句暖心话,一声声祝福语,让病床上的两位小姑娘倍感温暖。

    “谢谢你们,谢谢!”这是国网资阳供电公司“红细胞”志愿者在病房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灾害无情人有情,暖流汩汩涌灾区。8月8日21时19分46秒,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受灾群众和受伤人员的生活困难牵动人心。22日上午,资阳供电公司“红细胞”志愿者李佳铭和蒋小康协同“红细胞”联盟单位两名志愿者(雁江区妇幼保健院心理咨询师刘力、迎接镇教育管理组心理咨询师朱小平)前往绵阳市中心医院看望两名在地震中受伤的小女孩。

    上午7点整,4名“红细胞”志愿者从资阳出发,驱车赶往绵阳市中心医院,历经3小时后到达了目的地。这对于李佳铭和蒋小康来说已不是第一次专程探望病患了,几个月以来,他们还多次到各家医院看望乐至县患白血病少年邓时豪、雁江区老君镇龙星村烧伤女孩徐雅涵,给困难小朋友买书捐物,让“红色”温暖传递。

    “一个18岁,目前粉碎性骨折,需要休养半年到一年;一个16岁,左上臂高位截肢,以后可能需要安装假肢……”在医院,志愿者们了解到了受伤孩子的情况。

    整理好情绪后,李佳铭和蒋小康拿着慰问品走进了两个小女孩所在的病房。此时,18岁小姑娘韩雨心正安静地躺在病床上,妈妈也陪伴在一旁。当看到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拿着鲜花、慰问品和慰问金出现在病床旁边时,母女俩分外诧异。

    “我们是资阳供电公司的‘红细胞’志愿者,专程来看你们的……”得知志愿者来意后,妈妈刘林感动得连声道谢:“谢谢你们!你们真好,谢谢了。”也许是没日没夜地照顾女儿,她顶着两个黑眼圈,满脸疲惫,面对“突如其来”的志愿者和关怀,顷刻间,落下了两行泪水。

    这对母女是陕西西安人,到九寨沟旅游时遭遇地震。“当时在宾馆,突然地面晃动厉害,女儿就往外跑,结果围墙倒下来就砸到腿了。”刘林说,目前,女儿的右腿粉碎性骨折,骨头缺裂,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进行恢复,其间还需做多次手术。谈起当时地震,她还是有些许后怕,而女儿韩雨心通过前期心理疏导逐渐变得乐观起来,“刚开始,关于地震的新闻她都不看的,现在好了,自己还会看一些励志书籍。”

    交谈中,刘林提及最多的还是感激,“女儿当时流了很多血,有人把衣服脱下来给她包扎,那衣服我现在还放着,我就想以后找到那人,当面感谢。把她转到绵阳以后,护工一夜没合眼,不停来查看,所有生活用品都是配备好的。我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受到大家这么多的帮助,特别感动、感激。”

    得到众人帮助后,今天又迎来了“红细胞”志愿者,这让母女俩格外温暖。“我可以抱你一下吗?”“灾难面前,我们都是一起的,相信医生,相信医院,你绝对没问题的!”李佳铭和蒋小康的一句句鼓励话语,似乎让韩雨心打开了心结,忘却了脚上还缠着绷带,她吃力地坐起来,脸上满是笑意,开始和志愿者们谈心。看到病床上放着一本《我拿10年做什么》,蒋小康翻开几页书,和雨心畅聊起来。中午时分,蒋小康将一盒热气腾腾的饭菜送到了雨心手中,并为她削了一个苹果。

    而另一张病床上,也在上演着温情一刻。16岁的甘肃小女孩尤琴刚刚做完手术出来,父母在一旁照顾着,李佳铭和两名心理疏导志愿者(朱小平和刘力)及时送上了“红细胞”的关爱。“左上臂高位截肢了,今天是第二次手术。”看到小小年纪的女儿忍受如此大的病痛,母亲马春英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这时,李佳铭慢慢走上前去,轻轻抚摸着尤琴的额头,温声细语的问候和鼓励,让她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在异地他乡,能得到“红细胞”志愿者们如此贴心的关怀,马春英按捺不住激动之情,与大家紧紧拥抱,像见到久别的亲人一般,泪水夺眶而出,代替女儿感谢“红细胞”的善举。

    “尤琴需要安装假肢,她家庭条件很困难,需要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对她进行一些支持。”志愿者们从副主任医师张定伟口中得知尤琴的处境后,与其父母互留了联系方式,表示将持续对她进行关心和帮助。心理咨询师朱小平表示,下一步在孩子们恢复出院回归家庭和社会后,将提供更多心理支持和关爱,让她们真正健康成长。

“红细胞”温暖灾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