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天人合一”与“褒衣博带”

—传统汉服中形制语言结构的审美探析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张璟煜 《 民生周刊 》(

    中国自古有“衣冠王国”的说法,而汉族的服装装饰千变万化,但是从形制上来说讲究平实华美、简单大方。

    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是建立在传统中华美学基础上形成的服饰艺术,由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导致其风格特征鲜明,但是,其内在结构却承袭着不变的二维平面直线样式与中国艺术常有的审美基础。中国自古有“衣冠王国”的说法,汉族的服装装饰千变万化,但是从形制上来说讲究平实华美、简单大方。大体形成了两个谱系,一是上衣下裳(或裤),大襟、右衽;二是深衣,即所谓袍服。汉服的形制历经数千年一直保持着其二维结构,不像西方的服装形制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就已经由平面结构转向了立体结构,开始以突出人体的曲线美为特征。而汉服始终是以整齐划一的外观、舞动的优美线条以及二维的结构语言来体现汉服的灵动、含蓄之美。

    汉服形制特点的分类分析

    中国古代服饰形式较为单一,大致分为上衣下裳(南宋袍衫、开裆裤最为典型)和上下连属(汉代深衣最为典型)两种,男子多穿上下连属的袍、衫,而女子多为上衣下裳的组合装束。在裁剪上,多习惯用平面分裁,裁完后的服装可以平铺于地,结构简单疏散。汉代交领深衣、唐代圆领官服、宋代V领背子,无论是领子、袖子还是整体衣型都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服装追求对称统一的形式美法则。汉服自身内部体系历经千年发展,形成成熟完备的服制,风格简约大气。不仅本身种类丰富,而且配饰也非常繁多。汉服的款式、形制、用料、剪裁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着明显不同。所以汉服依然传承了几千年延续不断的上衣下裳、深衣服装形制以及汉服形制的一些特点。

    “上衣下裳”制是中国传统汉服中最古老的和最符合规范的。上衣和下裳是分离的,上衣为有袖、交领右衽、前开的服装; 下裳为多幅布缝合围成桶状,类似现在的裙装。它们最主要的形制特点就是: 上衣短,下裳长,以帝王穿着的冕服、女装的襦裙为代表 ,这种服饰不但日常实用,而且可以提升飘逸气质。“深衣”制男女均可穿着,有曲裾和直裾 ( 裾即为衣襟) 两种 。特点是交领、右衽、上衣和下裳分裁又相连缝制,并且自汉代以后成为汉民族的主要服制形式。作为中国汉民族传统汉服形制的突出特点“交领右衽、绳带系结、宽衣博袖”,也蕴含有丰富的美学和礼仪内涵,这种形制与中国其他的视觉艺术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总体来看,宽衣博袖是中国传统汉民族服饰的显著特征。上衣下裳的冕服和深衣就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代表。而这些服装的形制大都是用二维的服装结构来体现三维的人体体态,所以它一般都是上窄下宽方便活动,而且体现了汉族人特有的雍容端庄、保守含蓄的风格。

    几千年来,汉服在其宽大飘逸、灵动优美的基本风格上演变出了多种款式,为继承传统、顺应“天道”,万变不离其宗地使用平面裁剪、二维结构语言去表达三维的服装人体,在裁剪制作中一直采用不通缝、不通幅的制作原则,没有省道和肩斜。衣片上无褶无省,运用简洁的几何形作为服饰廓形,以人体局部为支撑,采用层叠、分割和组合等手法缝制而成。汉服的用料非常讲究,一般大于覆盖人体的最小需要。所以汉服的形制是非常宽大的,无论是唐朝的大袖衣还是明朝的大袖阑衫,其袖长远远长出手臂并且袖肥,甚至在穿着后宽到及地。但是当人穿着后,一举手一投足之间,衣袖就会随人体的运动而形成优美的流线。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汉服二维结构的内因。

    “天人合一”艺术思想与汉服二维结构内因

    宽衣博带,流畅飘逸,注重精神体现是汉服的主要特征,东方美学风格渗透在汉服的宽袍大袖中,传达着中华民族含蓄、追求“天人合一”和精神自由的审美情怀。“天人合一”思想是汉服二维结构内在审美需求的外显形式。衣制宽广、长大、肥硕是合乎“天大地广”的礼仪需求,是显露德性、德行、德政的一种符号。服装被体是手段,显露德行才是目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汉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包”的文化,既不能显露体形更不可随便裸露肌肤。中国的汉服饰文化始终保持在“宽衣”的范畴中即所谓的“宽衣博带”,衣服与人之间的关系飘忽而松散,历史上个别时期相对合体的服装也没有最终脱离二维的结构特征。这促使衣服在造型上变化相对平稳,而在衣料质地和装饰手段上得以长足发展。

    从服装的裁剪方式上来看,意于藏形的中式服装必然采取二维的平面造型,这与以突显人体为目的的妥身贴体的西式服装裁剪方式决然不同,这种自然的、平面化的服装形态必须最大限度地漠视人体才能完成其最后的造型,正好与“天人合一”的儒道思想不谋而合。其结构特征可以总结为博衣阔摆,惜缝如金,服装的整体外轮廓形呈“十”字直线形。服装附着于人体之上与人体形成相当程度的空间。这种宽阔空间模糊了人与自然的界限,将一种重伦理、重道德、讲究宗族和社会性与自然融合的精神内涵诉诸具体的服装形式之中。

    《格致镜原》里记载:“黄帝始去皮服为上衣以象天,为下裳以象地”。上天下地、上阳下阴、衣尊裳卑,作为天尊地卑,君尊臣卑的社会秩序的象征,上衣下裳的服装组合,成为天道和人道的完美结合。从历史的原因讲中国历史的发展是各个朝代纵向的发展,在疆土上的变化并不大。因此中国的传统服装也没有太大的变化,虽然历史上各个时期都在吸收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并不断融合,但占据统治地位的始终是汉民族的服饰文化。例如在清王朝时期政府曾强制推行满族服装,但在政治文化上其实是满族最终被汉化了。因此汉民族的服饰文化是一脉相承的。这种历史延续性决定了中国的服饰不可能发生很突兀的变化。

    “十字形”结构与汉服二维结构的集中体现

    无论是上衣下裳中的上衣或是上下连属的衫、袍都采用了无肩缝的“十”字形结构。历代男女袍衫虽然有立领、对襟、圆领等区别,却都采用了平展的“T”形袖:无论袖口宽窄,其特点是肩上无缝,整体造型呈“T”字形,前后片展开后呈“十”字形。如果布幅足够宽,那么整件衣服只有在袖下和侧缝处有缝,而且大部分为下垂的双臂所遮掩,无袖无省。十字形结构可谓是汉服中二维结构语言的集中体现,由于呈十字结构,衣服展开基本都是平面的、二维的,这也是汉服宽衣大袍的原因。这种“十字形”服装追求完整,追求一种自然的、一气呵成的贯通畅达之美,尽可能地保持布料的原貌。

    面料上错采镂金、繁缛富赡之美,正是基于这种整齐划一的服装结构之上才能充分得以施展。据江西德安出土的南宋周氏墓史料考据显示,中国传统面料的门幅较窄,为了尽可能在服装上保证面料的完整性,富于智慧的古人采取的方式是在前后中进行破缝。这样再通过面料上纹样的拼接、各类装饰手法的运用,使破缝被掩饰起来,基本能达到较为整体的效果。十字形外轮廓中的服饰文化与设计同构共感、追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不谋而合。除了前后大身衣片的中缝和袖管上有拼接外,一些服装在其他部位(一般为比较不显眼的服装部位)多有拼接的情况出现。这与儒家思想所宣扬的中庸节俭观念深入民心是分不开的。

    具体而言,中国最早使用的纺织品是葛布、苎麻布、大麻布。葛又被人叫做蔓草,用茎皮纤维加工制成的织物叫做葛布,质地轻薄,透气性极好所以又被称为“夏布”,除了做衣料,在魏晋时期还多用来制巾。苎麻,纹身平直光滑,是中国特有的植物,被欧洲人称之为“中国草”,可以制成纯漂白织物、印花织物、混纺织物。大麻被称之为“汉麻”茎皮纤维长而坚韧,可以用来织麻布或纺线。除了以麻、葛为面料以外,中式服装材料还以丝绸为面料。蚕桑业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农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是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也因此具有“丝绸王国”的美称。由丝绸裁制出来的服装,柔软、透气性好,夏季穿如同轻滑的冰丝,凉快舒适,冬季穿看似轻盈却分外保暖。如若再缀以镶、嵌、滚、绣等各种工艺装饰就更显雍容华贵。较晚时期中国人开始从印度引进棉花,学会使用棉纤维,到了元明时期,棉布成为人们普遍穿着的衣料。材料导致了形制的变化发展,对造型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从曲裾深衣到汉代袍服都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服饰喜欢长大宽博的样式,衣服与人体曲线不必完全贴合,相比之下更喜欢衣片与人体留出较大间隙,看上去给人洒脱、宽松、随意的感觉,无论是举手抬腿,还是蹲坐跨步,都很方便,便于农耕时期人们进行农业劳动。中式服装的袖子和裤子都极具特色,袖子多采用连袖,通常整个衣身只有袖底缝和侧摆相连,上肩没有肩缝,没有起肩和袖窿部分,袖长一般长于手腕,过腕长袖可以显得胳臂修长。裤子则由前后两块裤片组成,没有侧缝,不分前后。裤子的腰部多采用连腰,宽腰式,裤片的腰部和臀部几乎是同样大小,穿着时腰口要把多余的量折叠以后再系裤带。而简形袍裙的纵向装饰手法,也可以形成视觉错觉,从而弥补东方人身材较为矮小的弊端,平顺的服装外形也与中国人脸部较为柔和的轮廓线条相称。

    维度的优势互补与思想渊源

    中式服装审美重在写意,就如同中国画艺术一样,讲究的是虚无缥缈的神秘意象世界;而西方绘画重在写实,追求的是实在的、具体的、真实的现实世界。这一虚一实体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哲学观和审美观。由于中西方追求的造型效果不同,导致中西方服装结构的呈现方式大相径庭。中国传统的服装版型自古以来都是平面的、二维的。服装无论是平放还是悬挂都呈现出平面的状态,只有穿着在人身上以后服装才会随着人体的躯干、肌肉的曲线起伏和运动展现出立体的感觉。其结构特征是前后片大小形状几乎完全一致,只有通过前后领圈的挖裁弧度和前片的门襟扣合形式的设计来加以区分前后。这种十字形整体性二维平面式裁剪方式,如果不考虑布幅的限制,整件衣服的裁剪可以在一块布料上完成。

    中式服装的结构特征是随性的、整体的、非构筑式的。简化到裁片上的直观区别就是中式服装结构的裁片整齐划一。西式服装结构的裁片特征是部件分解而对应。从服装裁片的线性特征来看,中国传统服装的结构设置中,结构线多采用直线和斜线,而弧线的运用基本上是为了廓形的美观效果考虑而不是追求服装适身贴体的立体感觉,也没有收省道形式的存在。直至清末民初受西方文化的冲击服装上才出现了改良,开始了现代服装结构的发展之路。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在世界地位的提升,悠久的汉服文化不仅是代表传统中华文化的国粹,还迅速成为一种流行于国际时装舞台的时尚元素。另一方面,国际知名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不断加快,它们独有的设计理念与营销模式不断给予中国服装业新的刺激与启发。只有充分了解和珍重我国千年来悠久的文明史,才能更加自信地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独创的服饰文化。只有通过再现自己、发展自己、弘扬自己,以中式为体、西式为用,才能真正达到传统与时尚、民族与世界的融合提升,为汉服的复兴、开拓和发展新时代的华服设计事业立志导向。

    总之,在几千年来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一直处在相对稳定、自闭保守的状态下。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儒家提倡服装的社会公用,“宪章文武”“约之以礼”“文质彬彬”。道家提倡顺其自然,“被褐怀玉”“甘其食美其服”。墨家提倡不必过分豪华“节用”“尚用”“食必求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法家韩非子则提倡“崇尚自然,反对修饰”。后来儒家道家的学说互补,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大一统,中国服饰在安宁、融洽、礼让之先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力求稳重、平静。我们的祖先还根据特有的美学与哲学观念,创造了底蕴深厚的宽衣服饰文化,女装的宽衣造型表现出了一种中国风格的韵味,朦朦胧胧、藏而不露,将中国女性的自然朴质,含蓄内敛、柔中带刚的风韵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魏晋南北朝时期,真正思辨理性的“纯”哲学产生,以老庄学说为基础的魏晋玄学和佛教开始反映体现在服饰上,“褒衣博带”的宽衣风格则明显体现了士大夫学者们淡泊明志的人格境界和道德修养。总的来说,在古代中国人普遍认为衣不可束缚运动、不可危害身体健康亦不可破坏自然规律和自然环境,应做到人与衣、人与自然、衣与自然合而为一,最终达到天人合一,三者之间相互和谐,互不冲突。

“天人合一”与“褒衣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