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1985:高考标准化改革启幕

□ 《民生周刊》记者 郭鹏 《 民生周刊 》(

    高考标准化改革的历程,初步完善了我国高考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为我国当今时代的高考进一步改革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在我国高考体制改革试验数十年的进程中,1985年是一个重要年份。这一年,出台了一系列高考政策和试验方案,1985年也被认为是我国高考改革真正全面展开的开端,推进标准化考试就是其中一项主要政策措施。

    1985年,国家在广东省开始试行英语、数学两个科目标准化考试,引起社会上对标准化考试的普遍关注。但在当时,人们对高考改革与标准化考试的关系还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

    到底什么是标准化考试?多年来被广泛认同的认识是:标准化考试是一种具有统一标准、按照系统的科学程序组织并对误差做了严格控制的考试,是力求客观、准确、高效率地评估考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的考试形式,它特别适合于在大规模的或统一的考试中进行。它的特点和优点,集中表现在实现了命题标准化、考务标准化和分数标准化等几方面。

    1986年广东、山东、辽宁、广西联合试验高考标准化考试,1987年有7省份参与试验,1988年扩展到16省份参加试验。1988年,国家教育部门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标准化实施规划》,规定从1991年起所有高考科目实行标准化考试。

    传统考试之弊 

    在恢复高考之后,我国高考基本上沿用传统的考试方法。传统的高考在考试内容上偏重于知识,而对能力的考核不够。考试形式、分数解释、评价方法等也都是传统的、经验型的,这就造成了稳定性差,评分手段落后。

    据一位1982年参加高考的人士回忆,“在高考实行标准化之前,命题多使用主观性题型,有的试卷只有几道论述题。这种题型对考试内容的覆盖面小,不能全面反映考生的真实水平,评卷员评分时主观性大,导致有时出现较大的评分误差。”

    随着考生人数的增多,在考试管理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比如对考务的人工管理效率低下,难以有效完成日益扩大的考试规模所带来的巨大考务工作量等诸多问题。

    上述问题充分说明,传统高考在许多方面已经不适应社会的需要,社会上对待传统高考也提出了诸多批评。随着当时国内政治、经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改革传统的高考形式已成为国家彼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978年4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考试是检验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同检验产品质量是保证工厂生产水平的必要制度一样。”“要认真研究、试验,改进考试内容和形式,使它的作用完善起来。”

    1981年国家教育部召开高考科研规划会,高考标准化改革开始受到关注。1985年1月,第二届高考科研讨论会召开。会后,教育部决定,首先在广东省进行英语、数学两科的标准化考试试点,这标志着高考正式进入了改革试验期。

    中外结合的标准化改革

    在我国正式进行标准化试验前几年,高考标准化在社会上被广泛谈论并由专家们反复论证的焦点之一,就是如何借鉴外国经验、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改革。

    最终,针对高考传统的命题方法和考试方式的缺陷,考试研究学者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经过调查与论证,提出以现代教育测量理论为指导,吸收国外标准化考试的理论和经验进行高考改革。

    我国高考标准化改革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没有盲目照搬国外的模式,而是考虑到中国国情和教学实际。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我国高考坚持主、客观并重的测验模式,没有完全照搬西方国家标准化考试全部使用选择题的做法。

    需要强调的是,我国高考标准化改革对提高高考的科学性有着重要意义,对国外标准化考试的发展也有一定影响。在当时,推崇选择题的美国,也在考试发展过程中注意到了主、客观试题并用的优点,并在后来增加了主观性试题。

    助力现代化????

    在我国传统高考过程中,试卷评分是一项较为艰巨的工作。就广东省来说,实行标准化高考之前,每年有近百万份试卷要求在10天内评阅完毕,因此要动用2000多名教师参加评卷,这就产生了差旅、住宿、工作报酬等开支,耗资巨大。

    所以要实现高考标准化,必须要实现评分手段现代化。因此,在标准化改革期间,试题质量与考生成绩的统计分析与评价、选择题的评阅、主观题评分误差的控制、分数统计与合成等环节都依靠光电阅读器、计算机、远程通信设备等现代化手段完成。

    1987年教育部门在某个标准化试点省份抽查了一万余份高考试卷的评分情况,结果发现准确率为100%。在高考标准化之前,44万份试卷用人工评分,需要550人,工作10天,花费15万元。而使用光电阅读器评分,只需要28人,工作12天,仅需要8000多元经费。

    事实证明,高考标准化不但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且提高了评卷速度,减少了误差。曾经让广大考生担心的由于评卷教师的水平、风格、偏好、精神状态等诸多因素,会影响评分准确性的情况逐渐消失了。

    随着高考标准化的推进,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光电阅读器和计算机技术逐步在我国考试管理各领域中得到全面应用,实现了我国考试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目标。

    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高考标准化改革的历程,初步完善了我国高考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为我国当今时代的高考进一步改革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在我国考试科学发展道路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高考,改变了我命运
我的高考1978
温故1977
一个农民子弟跨过独木桥后
1985:高考标准化改革启幕
扩招:让更多人有了上大学机会
大学扩招储备巨量人才
贵州女孩的别样高考路
高校自主招生试验田
高考改革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