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盐改”博弈15年

□ 《民生周刊》记者 郑智维 王丽 《 民生周刊 》(

    虽然产值规模仅300多亿元,但盐业改革历程尤为复杂和曲折。在《方案》最终出台前,盐改延宕15年,前后七易其稿。

    盐业改革,终于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5月5日,国务院印发了《盐业体制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了完善专营、放开价格、行业内跨区经营、强化监管、提高门槛、推动整合等一系列具体的改革措施。

    盐,被誉为“化工之母、食肴之将”,既是重要的民生商品,也是基础化工原料。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盐业管理体制几经变迁,但总基调仍是政府主导的计划管理方式。然而,食盐专营制度暴露出政企不分、产销矛盾、腐败滋生等诸多弊端。

    对于盐业而言,这次改革堪称“里程碑”。实际上,从2001年开始至《方案》最终出台,呼喊盐改的呼声一直未曾断绝。虽然产值规模仅300多亿元,但盐业改革历程尤为复杂和曲折。在《方案》最终出台前,盐改延宕15年,前后七易其稿。

    “食盐行业虽小,但其改革的特殊性、复杂性可能一点不亚于电力、电信等大行业。”接受本刊采访时,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我国盐业体制改革研究》课题组成员陈伟说。

    改革渐进

    民以食为天,百味盐为先。随着消费者需求改变,食盐产品的种类也在逐步增加。

    “中盐北京公司供应食盐的种类大约有80种。”接受本刊采访时,中盐北京市盐业公司销售部部长卢剑介绍说,按产地分有海盐、井矿盐、湖盐;从类别上看,还有一些营养盐、无碘盐、进口盐等。“北京一些大超市大概12种,在电商平台供应的种类则更齐全。”

    不过,在我国多数地区,可供消费者选择的食盐种类依然比较少。“盐改方案实施后,生产企业可以打造自己的品牌,未来食盐的品牌和种类将更加多元化,消费者的选择性将更大。”久大盐业驻京办主任陈建平告诉《民生周刊》说。

    据了解,我国盐矿资源丰富,是世界第一产盐大国。即便如此,盐改方案出台之后,也引发公众和舆论的一些担忧:食盐价格是否会上涨?会不会出现盐荒?

    对此,陈建平认为,市场机制调节下,盐荒根本不会出现。就我国的食盐产能而言,数倍于市场需求,因此涨价的可能性也不大。

    “2011年,日本海啸曾引发我国消费者对海盐污染的担心;事实上,即使海盐出了问题,仅井盐也完全能够满足全国需求。”他说。

    此次《方案》还提出,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取消食盐产销区域限制,改革食盐定价机制和工业盐管理,鼓励企业自主经营、产销一体,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不断做优做强。

    这意味着,食盐行业的产业链将面临着重塑。陈伟分析说,食盐定点企业97家,加上各地食盐专营企业,目前市场竞争主体有150家左右。未来通过竞争、兼并和重组等方式,产业集中度肯定会提高,最终形成几个寡头竞争的格局。

    “个人对这个渐进式的改革方案是比较认可的,”对于《方案》,陈伟评价说,在一定的公开透明的框架下来讨论盐改,做到了尊重历史,兼顾各方的利益;设置有一定的过渡期,实施平稳有序;符合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和趋势。

    当然,方案依然有不足之处。

    “目前来看,方案仍是一个过渡性的安排。”在陈伟看来,最大不足在于,政企不分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市场监管权还在专营企业手里。就全国绝大部分地区而言,盐业公司和盐务局都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盐业公司既是盐业管理的政府管理部门,也是食盐和工业盐的经营者。

    七易其稿

    从2001年起,到今年的盐改方案出台,在短短的15年间,盐改方案七易其稿,历经各种曲折。“中间经历了几轮博弈和沟通,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方案》。”

    2001年,时任国家经贸委运行局副局长(分管盐业改革)、盐业管理办公室主任陈国卫主张改革,打响盐改的第一枪。“当时改革的目标是:政企分开、生产企业进入市场和放开小工业盐;食盐恢复其普通商品身份,生产企业获得其市场经济地位。”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他回忆说。

    第二次盐改过程中适逢SARS暴发,“抢盐风波”影响了盐改进程。与此同时,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盐业管理职能划归国家发改委工业司,改革方案再度夭折。

    “盐业主管部门有一个变迁过程,”据陈伟介绍,在2003年3月以前,盐业管理归口到国家经贸委盐业管理办公室;后来经贸委撤销后,盐业办就调整到了发改委下属的工业司和体改司:再后来,盐业办又划到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

    2004年7月29日,《〈盐业管理条例〉完善修改稿》由中国盐业协会完成并转交国家发改委,形成第三次改革方案,但方案最终未公布。

    2005年是国务院确定的改革攻坚年。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深化垄断行业体制改革,深化电力、石油、民航……盐业和政府公用事业体制改革。”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再次被列入议事日程。

    不过,后因国家发改委的工业管理职能划归到工信部,第四次盐改再次搁浅。

    2009年,盐业体制改革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第五次盐改开始。

    次年1月,国家发改委牵头制订的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大体框架已经完成,允许生产企业进入市场,由生产企业与现有省、市、县盐业公司自由竞争;放开盐业公司以外的流通企业进入盐业行业。

    第六次提出盐改是2011年4月,当时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盐改课题组提出,食盐专营体制改革是我国盐业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现在的《方案》基本吻合,打算采用‘三步走’战略进行改革,也是一个渐进式改革方案。”陈伟介绍说。

    当时的课题组认为,盐业改革的动力主要来自盐业系统内部,尤其是产销矛盾。但是,食盐专营体制改革不是简单的放开市场和政企分开,而是涉及到食盐产供销体系重构、盐业公司重组以及食盐监管制度的重大改革。

    直到5月5日,国务院印发《盐业体制改革方案》。至此,盐改一事尘埃落定。

    “和电信、石油改革相比,盐改更难。”谈及盐改的曲折历程,盐业反垄断律师邹佳莱分析说,原因在于利益集团根植很深。在这些利益集团的阻挠下,能够出台这个改革方案应该说是跨出了重要一步。

    专营之弊

    在历次盐业体制改革中,食盐专营制度被视为是重点、难点和利益点。“最核心的利益点就在这里。”谈及此,陈伟分析说,我国盐业产值规模为300多亿元,其中食盐的产量仅占20%左右,但产值却占到总产值的60%~70%。

    “盐业公司靠一支笔就能获得利益。”谈及食盐专营制度的弊端,一位不愿具名的盐业人士说,食盐批发企业对食盐垄断经营,食盐生产企业必须将食盐按计划数量和价格调拨给食盐批发企业,使用批发企业的品牌和包装由盐业批发企业投入销售市场。

    这种体制下,生产企业没有积极性提高产品质量。

    一直以来,中国盐业总公司被盐改人士视为食盐专营制度的最大受益者,盐改的最大阻挠者。“在改革中,中盐及各地盐业公司等专营企业势必要维护既有利益。”陈伟说,特别是国企改革以来,加强了对企业经营效益的考核。中盐是国资委直属企业,经营业绩也会有考核,而食盐专营是很大的一部分收入来源。

    公开信息显示,中国盐业总公司位于北京丰台区广外大街莲花池中盐大厦,该公司创立于1950年2月15日,现为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国有大型企业。

    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中国盐业总公司(以下简称“中盐”)介绍,中盐是以盐的生产销售为核心的盐行业中央企业,盐的产能达到1700万吨,食盐供应覆盖全国36%的国土面积和4.2亿人口,是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大盐业企业。

    “多年来,中盐总公司既受益于食盐专营制度,也受制于食盐专营制度。”中盐表示,原有专营体制成效显著,问题也不容回避。

    “多年来,中盐既受益于食盐专营制度,也受制于食盐专营制度。”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中盐坦承食盐专营制度存在的弊端:产销矛盾突出,制盐企业与批发企业市场地位不平等,制盐企业通过“跑计划”来增加销售,批发企业压低价格、拖欠盐款、结算不及时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此外,市场区域分割,造成流通环节过多,经营效率较低,无法形成统一的全国市场;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食盐的利润支撑了部分落后产能在激烈的工业盐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各自分割的市场不利于盐业企业的重组整合,盐业至今仍存在“多、小、散、弱”的局面。

    “制约了行业的创新发展,专营条件下的专营企业过于依赖专营,创新动力不足,定点生产企业没有品牌,产品创新受制于人,少数企业虽然注重研发创新,却无法赢得市场。”中盐表示。

“盐改”破冰之旅
“盐改”博弈15年
食盐的“碘”争议
改革之后,食盐监管如何跟上
变味儿的“礼尚往来”
被礼金“绑架”的乡村
难喝“无事酒”沉重“人情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