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央督察促河北治环保沉疴

□ 《民生周刊》记者 赵慧 《 民生周刊 》(

    督察反馈意见列举了河北的四大问题:环境保护工作压力传导不到位,违法违规上马项目问题突出,部分重点工作推进不严不实,部分区域环境质量急剧恶化。

    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公布后,河北又一次处在舆论风暴中心。

    5月7日,在河北第一个亿元镇——霸州市胜芳镇,几艘装满方形水箱的工作船正在中亭河上往返作业,急速地向河里倾注液体。《民生周刊》记者现场探访发现,这条因污染而屡被曝光的“红河”远望已是一顷“碧波”,当地人称“半个多月前就开始治理了”。

    就在4天前的5月3日,中央环保督察组向河北反馈督察情况,直指“河北省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与中央要求和群众期盼仍有较大差距”,“2013年至2015年7月间,原省委主要领导对环境保护工作不是真重视,没有真抓”。

    反馈意见措辞堪称严厉,这也引发了河北的快速行动。两天后,5月5日,河北很快表态,表示立行立改,边查边改,严肃查处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环境问题。5月6日,河北召开全省环境保护大会,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试点反馈意见整改和全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实施工作作出安排,并罕见地邀请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出席会议。

    随着中央督察组一纸意见的发布,河北多年的环保沉疴已无处掩藏,而作为督察首站,河北的“5月环保风暴”或对其他省市具有镜鉴意义。

    环保问题是否真抓?

    2015年12月31日至2016年2月4日,中央环保督察组对河北省开展了环境保护督察,河北成为全国首个中央环保督察试点省份。

    根据安排,环保督察主要督察省级党委和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环境保护重大决策部署情况,解决和处理突出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情况,以及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严格责任追究等方面的情况。

    在河北期间,督察组向社会公开了举报电话,并督办查实举报信息,约谈省市主要负责人,还多次下沉到重点企业现场调研。

    督察反馈意见列举了河北的四大问题:环境保护工作压力传导不到位,违法违规上马项目问题突出,部分重点工作推进不严不实,部分区域环境质量急剧恶化。

    针对上述四大问题,反馈意见措辞十分严厉,特别是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方面,意见直指:2013年至2015年7月间,原省委主要领导对环境保护工作不是真重视,没有真抓;省发展改革委等有关责任部门在压钢减煤、散煤治理、油品质控等方面监督检查流于形式;一些地方重发展、轻保护现象较为普遍,一些基层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保懒政、惰政情况较为突出。

    “反馈意见客观反映了河北存在的主要问题。最近几年,河北给外界释放的信号是关闭了很多企业,力度很大,但真正的效果却与其行动并不吻合。这次中央督察组能够严厉地指出问题,值得充分肯定。”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告诉《民生周刊》记者。

    马军常年关注华北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在他看来,河北的环境形势已十分严峻,大气、水、土壤等关键环境要素方面的问题都非常严重。其中,大气最为明显,全国空气质量最差的10个城市中河北占6到7个;水污染和缺水问题并存,区域内的海河和渤海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地下水严重超采,一些地区超采埋深甚至达百米;土壤污染风险源密集,由于缺水,受到污染的水用于灌溉又造成土壤污染。

    多点齐发的环境质量恶化源于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集聚发展。“钢铁、焦化、火电、水泥、玻璃、建材等高污染产业在河北的存量都非常大。近几年,河北氮氧化物、烟尘等排放指标超越其他省份位列全国第一,非常惊人,这也说明其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规模一直在增长。”马军说。

    督察反馈意见亦明确指出,河北违规上马项目问题突出,减煤压钢、散煤污染治理等重点工作推进缓慢。

    反馈意见提到,河北钢铁集团唐钢分公司、邯郸新兴铸管公司、武安裕华钢铁公司等违规新建或续建钢铁产能,违反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规定。唐山市在产能替代方案未落实的情况下,腾达科技、乾亿实业、镍金实业、鼎祥锰业等企业新上4个铁合金项目,违规新增铁合金产能50万吨。

    一边大谈“去产能”,一边还在上新的项目,对于环保问题是不是真重视、真抓,不少业内人士提出质疑。有环保人士表示,河北实际的做法是将小于若干规模的企业淘汰,等于是把小舢板捆绑成大船,兼并重组组建大集团,这只会导致越淘汰越多。

    小作坊遍地开花

    与大型甚至巨型的钢铁、火电企业相补充,河北多地存在着大批建材、镀锌、石材加工、铸造等小作坊式的企业,这是造成河北环境问题的另一大因素。

    督察反馈意见提到,群众对散落在城乡结合部、县城周边以及广大乡镇的大量小企业“散小乱污”问题反映强烈。

    霸州市胜芳镇,曾因承接天津大邱庄的部分转移产业快速发展起来,一度多个荣耀加身:河北省第一个亿元镇、中国乡镇之星、全国小康示范镇……

    如今,这座小镇被誉为中国金属玻璃家具产业基地和全国薄壁钢管生产基地,域内集合了钢铁、金属玻璃家具、玻璃、板材等九大产业,其中,仅家具企业就多达1300多家,钢铁相关企业130多家,工业化程度非常高。

    《民生周刊》记者在当地看到,中亭河北岸便是一片工厂区,坐落着至少几十家工业企业,烟囱林立,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烟尘味道。在一家镀锌企业外,锈红色的污水汹涌地排入一个露天水池。

    民间环保人士赵亮说,镀锌厂排出的污水颜色与中亭河此前被染红的颜色一致,“红河”的污染源头很可能来自镀锌生产过程。

    中亭河上,轰鸣的工作船正在紧张地给河水“还清”,但在工作船无法到达的岸边,仍能看到很多锈红色的漂浮物,河中芦苇根部都整齐地呈现出红色。

    机器轰鸣之下,是弥漫的工业烟尘和绵延的“红河”,当年“胜水荷香,万古流芳”的美景已难找到。胜芳镇的案例,不过是河北众多“散小乱污”产业的一个缩影。

    正如督察反馈意见提到的:石家庄藁城、晋州等地的化工、镀锌,保定易县、清苑等地的石材加工、有色冶炼,唐山遵化、玉田等地的玛钢、矿石采选,衡水安平、深州等地丝网、暖气片,廊坊三河、霸州等地的建材、金属制品,沧州河间、泊头等地保温材料、铸造等企业的污染问题,群众来电来信反映集中。

    “这种连片式、粗放发展的小企业在河北很多,遍地开花,污染严重,每家规模虽然不大,但集中连片后产生的影响就非常大。在我们的调研中,河北平原地区已经很难看到未被污染的净土。”马军分析,相比较其他省份,河北的环境资源禀赋并不高,其自然禀赋根本无法支撑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河北最大的问题是发展了大量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严重背离了其自然环境条件。”

    有环保人士建议,这些小型作坊类的企业带来的影响是长期的,其造成的污染很难在短期内有效治理。政府应引导这些小企业升级改造,找准市场定位,逐步走向中端、高端。

    回归法治基础

    身处京畿重地,河北的环境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实施后,环境问题始终都是三地协商的重大议题。

    “河北的问题要想解决,周边地区也有责任。特别是北京和天津,它们很多资源供给来自河北,一些淘汰的落后产能也都在过去多年转移到了河北。因此,周边省市应该负起责任,支持河北解决环保问题。”马军谈道。

    事实上,从2013年开始,京津冀及周边七省市就已经建立了针对大气污染的联防联控协作机制,京津冀三地在空气污染、水污染防治等领域都建立了跨界治理机制。去年5月,北京、天津及河北的唐山、廊坊、保定和沧州6个城市还建立了“2+4”结对合作机制,京津两市在资金、技术方面支持河北四市。

    在马军等环保人士看来,河北要想真正改善自身的环境质量,获得周边省市的支持,前提是做到充分的环境信息公开,进行有效的信息共享。

    目前,河北率先在全国实现了县级空气自动监测站全覆盖,但对于《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要求的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目前在河北多地还没有建立。而且,在监测数据的公开程度、质量、真伪等方面,河北做得还远远不够。

    “只有信息公开,各地区才能真正建立起信任,北京、天津等地才愿意拿出钱支持河北淘汰落后产能。真正该做的不是压垮河北的产业,而是将资源向那些愿意做好环保的企业集中。”马军说,而且,在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下岗再就业等社会问题,这也需要中央有关部门和周边省市给予河北一些帮助,比如进行人员培训等。

    中央督察反馈意见的发布,成为河北环保风暴袭来的又一次序曲。目前,针对钢铁行业严格执法的“百日行动”已经展开,河北亦表态,将对环保大检查清查出的13784个违规项目,坚决查处到位,按照分类处理的原则于2016年底前“清零”。

    督查首站结束后,有消息称督查的下一站放在广西。今年,环保部将完成10多个省份的督察工作,2017年实现环保督察全覆盖。

    马军表示:“督察是一种有效的行政手段,但要真正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还是要回归法治基础。在法治的基础上,企业知道怎样行为,政府知道怎样监管,公众知道怎样监督,才是更高效、更公平的方式。”

中央督察促河北治环保沉疴
药监码之争:运动员不该当裁判员
“闯入者”搅活电信圈
“游戏网站涉赌”中止审理背后
与“魔鬼”斗法的人
低碳城市与新能源发展引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