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家校共育 健康成才

——对话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姚和民

□ 《民生周刊》记者 郭梁 □ 马海涛 《 民生周刊 》(

    5月16日,首届“中国家长节”暨“家校社共育与家长教育国际论坛”启动仪式新闻发布会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中心举行。

    就民生发展问题以及此次“中国家长节”上一些备受关注的话题,《民生周刊》记者对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姚和民进行了专访。

    民生周刊: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经济、科研等领域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绩,那么在民生方面,开发区有哪些成就和对未来的展望?

    姚和民:开发区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5年内财政投入近50亿元,大力实施了旧村改造、安置房建设、学校建设、农村环境整治、养老等一大批民生工程。5年内新修道路近200公里,搭建起“十纵十二横”的路网框架。按照国家园林城市标准,高标准改造提升黄河5路、黄河12路等6条城市主干道路,建成30公里的绿色廊道,新增城区绿化面积300多万平米。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秦皇河公园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4A级景区和国家4A级湿地公园,先后举办了龙舟比赛、郁金香节、全国帐篷音乐节等系列活动,接待各地游客200多万人次,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成为滨州一张靓丽的名片。近5年完成13个整村、3852户、118万平米的旧村搬迁,腾空土地2200亩,建成及在建群众安置项目12个、180栋、104万平米,8000多名群众喜迁新楼。“十二五”期间,全区共投资5亿元,新建、改建9所学校,累计建设面积达15万平方米,第一批通过教育部“教育发展均衡县(区)”验收。新建标准化农村卫生室36处,实现“一体化、标准化卫生室服务全覆盖”,城乡居民住院200元起付线以上全报销。

    民生周刊:开发区从何时开始重视教育的发展,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

    姚和民:开发区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教育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新建、改建、扩建学校12所、总投资5亿元、完成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学校面貌发生历史巨变。从教育设施、师资配置等方面创新思路,推动城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均衡发展经验在山东省县域基础教育整体改革现场研讨会上向全省推介。全区市级规范化学校达到12所,省级规范化学校占学校总数的25%,创建率全市最高;全区所有街道中心幼儿园全部通过省级认定,5所幼儿园创建为省级示范幼儿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广泛开展足球运动,德国、巴西、西班牙、韩国的足球专家到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校园足球调研交流,《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多次到开发区就校园足球调研采访。与美国、德国、加拿大开展教育交流,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每年投入800余万元,实施“免费校服”“放心食堂”“平安校车”“免费经典”“免费保险”“免费直饮水” “免费读物”、“免费作业本”八大惠民工程,全区1.3万多名在校生的幸福指数空前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了教育发展带来的实惠。

    民生周刊:您是如何看待教育与民生的关系的?

    姚和民: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优先发展教育,是对历史负责,是对人民负责!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其本质是“成人”、“树人”、“立人”,即让人从“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让人从“蒙昧状态”进入“文明状态”,让人成为真正的君子。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可以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改善民生提供主体基础,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建设其他领域的发展从而改善民生。因此,改善民生必须切实做到教育优先发展。否则,改善民生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民生周刊:为什么参与家校社共育示范区建设?您从中有何感悟?

    姚和民:家庭教育是影响教育生态发展的最重要的客观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提出了“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论断,将家庭教育理念上升到了国家高度。开发区在办学条件大幅改善的基础上,就如何实现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型进行了不懈探索,确定将家庭教育作为教育崛起的新引擎,并实现了与三宽教育的携手合作。

    2015年4月10日,开发区与北京大学三宽家长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同开启“蒲公英·家校共育暨家长教育服务工程合作示范区”建设,开始了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家校共育”工作的崭新实践,一个以“服务万千学生家长、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传授科学育人方法、凝聚家校社会合力”为宗旨的公益行动在滨州大地正式启动。

    一年多以来,我们在3万多个家庭中发生了无数动人的家庭教育故事,积累了大量的具有研究价值的数据资料,取得了诸多先进性、创新性和推广价值的工作成果,并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积极影响。

    家校社共育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和热议,成为人们时时谈论的话题。所以,我认为,开展家校社共育是正确的,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符合当前社会发展形势,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做好家校社工作,做大做强,做出品牌,做出效益。

    民生周刊:对家长节落户滨州有怎样的展望?

    姚和民:一年多的务实探索充分证明,家长教育势在必须,家长教育大有可为,举办首届中国家长节,将研究实践进行深入的挖掘,并总结推广成功的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首届中国家长节的成功举办,家庭教育将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跨越发展的生产力和驱动力,成为带动开发区教育、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开发区将以举办首届中国家长节为契机,积极建设全国和世界知名的家庭教育示范城市,让家庭教育成为开发区的一张靓丽名片。

家校共育 健康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