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王进的岩茶南迁计划

在江西 、广东、湖南、浙江等地,有几千万亩土地是丹霞地貌,因为贫瘠,这些土地绝大部分被荒废。“但恰恰是这样的土地适合种植岩茶。”

□ 《民生周刊》记者 严碧华 《 民生周刊 》(

    几杯金门高粱下肚,王进打开了话匣子,绘声绘色地描绘起其宏大的岩茶南迁计划。

    20多年间,从国有企业下海经商到投资岩茶,王进的步伐谈不上跨越,但绝对稳健。

    下海淘金

    好友习惯称王进为“胖哥”,这样的称谓除了他确实身材较胖,更多地源于他为人豪爽。

    王进出生于军人世家,祖籍山东,从小受军人家庭和齐鲁文化熏陶,为人忠厚、耿直、胆大、坚韧。他是1988年首批创海人,后经深圳转回北京,上世纪90年代,王进在国内贸易部的中国国防军工总公司工作,邓小平南巡那年,被派到了海南。

    彼时,人们称去海南为“上岛”。上岛后的第二天,王进结识了曹锡仁教授,曹锡仁当时在海南大学任教育长,为海南知名学者。在那个激情四射的年代,曹锡仁身边聚集了大批人才。

    很少有人知道,如今的地产大佬——冯仑、潘石屹经常和曹锡仁在一起,王进也是曹家的常客,与曹教授有很深的亦师亦友之情。

    王进也从事房地产行业,不同的是,他做土地开发多于房地产开发。1999年底,随着国家宏观经济调整,国内贸易部撤销,王进便买断工龄彻底下海,从此与央企再无瓜葛。

    很快,王进开了自己的公司,主要业务还是土地开发。不一样的是,他在国有企业主要是参与政府的土地平整,自己开公司则形式更多,包括填海造地、一级土地开发、政府BT项目等。

    世纪之交的海南,房地产业开始升温,此后同样经历了“黄金十年”。

    在平整土地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由于缺钱,便用土地作为回报。但王进坚持主业,极少参与房地产开发。直至今天,他投资的公司还在从事更大规模的土地生态开发。他的逻辑是,土地开发尽管没有房地产开发利润高,但风险也小,土地是有限资源,会永远增值。

    或许正是在这一思维的定格下,王进的投资一直以稳健闻名。此后几年间,他有了较为丰厚的积累。

    有钱后的王进,开始转向文化旅游和生态农业投资。

    初识岩茶

    在寻找新的投资项目过程中,王进在北京结识了中国生态文明观的首倡者——生态农学家、当代茶王刘宗超博士,从此“走进”了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是我国十大名茶,曾作为皇家贡品,并随着欧洲茶商的足迹声名远播。

    2013年初春,记者曾前往海口采访王进,在他的住所里,摆放着铁罗汉、北斗、肉桂等不同品类的岩茶,冲泡后汤色如玛瑙,深橙黄亮。

    喝着东方丹霞得奖的铁罗汉,王进将武夷岩茶的历史娓娓道来,系统而生动。

    很早以前,茶叶就是武夷山重要的经济作物。清康熙年间,武夷岩茶开始远销西欧、北美和南洋诸国。

    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采购武夷岩茶经爪哇岛转销欧洲各地,一些欧洲人便把岩茶称为“中国茶”。几十年后,武夷岩茶已发展为一些欧洲人的日常必需饮品。19世纪20年代初期,武夷岩茶在亚非美一些国家试种,至今已在30多个国家安家落户。

    根据生长条件,武夷山茶人又将武夷岩茶分为正岩、半岩和洲茶。在山者为正岩,是上品;在周边山麓者为半岩,是中品;在河畔洲岛者为洲茶,再次之。

    尽管武夷岩茶历史悠久,知名度高,在1959年亦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但很长一段时间里,岩茶逐渐被淡忘,尤其是在茶叶消费市场。

    加上茶树生于岩缝之中,需要不断补充养分。而此前在武夷山流传着客土法,俗称填山,即每年将山上的腐殖质土层或肥沃客土运到丹崖壁上,撒落在茶树周围。1999年,武夷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名录,至此终结了具有千年历史的“客土种植法”。

    传统方式被叫停,新的种植方式却未跟上。短短几年间,岩茶品质急剧退化,口感苦涩,以致一些茶农不得不以高火烘焙的焦煳味来遮掩岩茶的苦涩口感。

    刘宗超和王进的相识并合作,在他们看来,是缘于前些年武夷山所流传的“不苦不涩不是茶”的俗语,多少有些无奈。

    红袍王

    2004年前后,福建省相关部门在北京请了一批专家前往武夷山考察,其中就包括刘宗超。

    刘宗超是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院长。

    当时,由于武夷岩茶销量不大,价格很低,当地农民希望把茶树砍掉改种柑橘。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武夷岩茶口感太差,价格很低,仅7元钱一斤。

    刘宗超感到非常意外,作为科学家觉得这样毁掉太不负责了。

    当时的刘宗超已是生态领域的著名专家,但对茶叶并不在行。作为学养深厚的科学家,刘宗超有深厚的地球物理学背景,他很快发现“好茶出东方,东方有丹霞”,武夷岩茶恰是生长在丹霞地貌,茶树是植物,需要解决的无非是土壤、养分和环境等问题。

    经过长期调研,刘宗超发现,要延续岩茶大红袍以往的品质,需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采取无性系扦插以保持品种特性;二是要从生长环境入手,用生态还原技术培育土壤,提高茶树根际微生态适宜度,确保大红袍茶树中微量营养元素的均衡供给。

    这一方法又称为“现代客土法”。

    刘宗超最终选择了两个地点进行试种。其一位于虎啸岩景区与一线天平行的一条山谷,其二则是天成禅院主殿遗址罗汉台。这里的土地条件与九龙窠极其相似,丹崖壁立,两峰相对,沟壑梯叠。

    他找来当地茶农,清杂补疏、修剪成行;采取分析土壤,补充有机、无机养分,微生物生态激活土肥,模拟还原大红袍生长环境,根外喷施等一整套生态还原技术代替传统的客土法,培肥茶园,为岩茶提供自然生境。

    2004年4月末的一天,春茶开采时节,刘宗超突然接到当地茶农打来的电话:“刘博士,你快过来,可能出好茶了。”原来,茶农在摇青、杀青、揉捻、初焙的过程中,院子周围方圆一里内,都可以闻到特殊的茶香。

    刘宗超匆忙赶往武夷山,结果并未让他失望。

    此后,他开始了大面积的试种,制作上完全继承了武夷岩茶的传统加工技艺,焙火适度,不用炭焙,避免苦涩。

    技术难题解决了,但现实与刘宗超的预期仍相差甚远。

    因为培育土壤成本高,通常一亩地需花费4500元至5000元,是此前茶农花费成本的几十倍,而茶叶收购价格却并不见涨,于是,茶农还是不愿意投入,导致了茶叶品质下降。

    “我是搞技术的,技术难题我能解决,但市场还得靠别人。”说起这些,刘宗超颇为无奈。从2004年进入武夷山,10多年来,他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了武夷岩茶上,所栽种加工的东方丹霞牌武夷岩茶于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获得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被博览会和业界称为“红袍王”。

    刘宗超的科研成果亦引起了一些投资商的注意,先后有3人与他合作,其中就包括王进在内。

    王进是最后一个。“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一是相信刘博士的技术与为人;二是武夷岩茶保存时间长,不像绿茶,大不了存点茶。”王进坦言,在听了刘宗超的介绍后,他回家仔细查阅了武夷岩茶的资料,觉得这样的好茶应该好好推广。

    如今,王进已建立起东方丹霞独特的选茶、种茶、制茶、陈化和储存完整技术系统,在市场中博得了各界好评。

    惠州岩茶

    “现代客土法”解决了武夷岩茶种植难题,但因武夷山的茶企多达千家,茶园分散,价格离谱,武夷岩茶在传统工艺影响下加工无法规模化、口感无法标准化,价格畸形,无法满足市场供应。

    再加上,近几年来,由于气候变化,武夷山多次出现倒春寒,导致春茶大幅度减产,这再次让刘宗超对延续岩茶生产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岩岩有茶,非岩不茶。”岩茶适宜气候温和、冬暖夏凉、雨量充沛的生长环境,岩韵来自地质属于丹霞地貌的多悬崖绝壁,2011年,东方丹霞茶业有限公司制定岩茶南迁计划,由刘宗超主持进行岩茶南迁种植试验,以缓解气候变化引起的减产问题。

    刘宗超走遍了广东境内的丹霞山区,寻找适宜种植岩茶的新地方。他们首站选择距离160公里的泰宁县试种,随后南移至900公里的广东惠州种植。

    在惠东县白盆珠水库旁,西枝江南岸丹霞丘陵地带,在没有任何先例的情况下,在农民杨天送的配合下,他们建成了广东省唯一的岩茶基地。经过3年精心培育,岩茶在惠州试种成功并开始采摘制茶。

    2014年,杨天送在300亩岩茶试种基地内,300多公斤的茶叶收获了30多万元。因茶园的发展,当地的荒坡地得到了利用,给那里农民带来了收入。同年,惠州岩茶荣获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引起业界震惊。

    这给了王进莫大信心,他决定用互联网的思维合作扩大种植面积。

    他将这一计划称之为“岩茶南迁”,将在惠州产的茶称为“惠州岩茶”,和其种植的武夷岩茶一样,均使用东方丹霞品牌。尽管价格差别较大,但王进期望通过此举,让更多人能喝到“香甘重滑”的岩茶。

    调研发现,在江西 、广东、湖南、浙江等地,有几千万亩土地是丹霞地貌,因为土地贫瘠,这些土地绝大部分被荒废。“但恰恰是这样的土地适合种植岩茶。”王进说。

    选择在惠州作为“岩茶南迁”的第一站,王进还有其他考虑。

    珠三角经济发达,广州、深圳、香港休闲旅游市场巨大,王进决定不仅种茶,还要把茶园与休闲农业旅游、茶文化结合在一起,将传统的第一产业,变成第六产业,即他所称的“娱乐农业”。

    他已经计划,今年7月将举办东方丹霞岩茶南迁计划初获成功及中国岩茶产业发展研讨会。

王进的岩茶南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