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圆明新园不是我的私人花园”

□ 《民生周刊》记者 郑旭 《 民生周刊 》(

    圆明新园每年的营业收入除了上缴国家税收和正常的运营开支外,剩余部分募捐给文荣慈善基金会,用于支持横店的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同时还要拿出部分收入到海外回购圆明园流失的文物。

    逝去的历史在持续多年的争议中顽强复活。

    公元2015年5月10日,横店集团创始人、横店四共委主席、横店圆明新园建设总指挥徐文荣对外宣布,横店圆明新园中的春苑等四大景区正式对外营业。

    然而就在这场启幕盛典举行的一个月前,“北京”和“横店”通过媒体隔空辩论七年仍无分胜负的“侵权”话题,以至于起初还保持缄默的公众,这一次不得不带上若干个问号坐到“辩论现场”,等待提问的时机。

    “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有的我已经在七年前给出,有的可以从政策法规中找到,有的需要等时间和市场回答。唯有一个问题是新近提出来的,我只想告诉大家,圆明新园不是也不可能成为我的私人花园!”

    这是圆明新园“满月”时,徐文荣在横店四共委主席办公室内,对到访的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记者做出的回应。

    法国记者的书与中国老者的决定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当日,由谢晋执导献礼影片——《鸦片战争》在全球公映。因其反响巨大,横店即影片中“19世纪南粤广州街”的布景地陆续进入众多知名导演及制片人的视野。

    此后,徐文荣执掌的横店集团又陆续建成了“香港街”、“秦王宫”、“清明上河图”、“江南水乡”、“明清宫苑”等影视拍摄基地和一批大型摄影棚,变身为一座规模宏大的影视城,并被美国《好莱坞报道》杂志称为“中国的好莱坞”。

    2003年底,经原国家广电总局批准,横店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进而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

    在此背景下,一些与横店影视城有过合作的影视界人士向徐文荣提议,应该借助扶持机会,再建设一批迎合影视制作需求的历史人文景观。

    “这其中就有导演跟我提出建一部分圆明园的景,特别是西洋楼。”为此徐文荣还找设计院做了一个总体规划。

    按规划设计,徐文荣想在横店八面山周边重建一部分古代建筑群、仿建北京圆明园遗址、建一部分西洋楼。后来考虑到建造此景需要一处面积很大水体,而八面山没那么多水,加之当时财力紧张,建造计划一时搁浅。

    时间到了2005年。这一年,有人向徐文荣介绍了法国著名记者、作家和历史学家伯纳·布立赛。

    “这个法国记者写有一本书,名字叫《1860:圆明园大劫难》,讲的是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历史,法国前总统德斯坦专门为这本书的中文版写了序言,我读过后,里面有一句话对我触动很大。”徐文荣回忆说。

    “我们有我们所称的‘记忆’责任,这意味着必须承认和不忘记过去的错误与罪行,不论它们是他人还是自己所犯的。”正是这句话,让徐文荣感受颇深。

    在他看来,圆明园被洗劫是中华民族的耻辱,现在法国人都承认错误了,为什么不重建起来呢?“重建圆明园最宏大的意义就是对于我们民族文化的弘扬和民族智慧的传承,在这个基础上让人们认识到和平的重要性,化悲痛为对和平的向往。”徐文荣说。

    如果《1860:圆明园大劫难》给了徐文荣精神动力,那么“复建派”的主动合作则给了专业理论上的支持。

    发起成立于1980年的中国圆明园学会是国内研究、保护、发展圆明园文化的社会团体。一直以来该学会都主张并想参与恢复圆明园原貌的工作,只是苦于找不到给力的投资方。当听说徐文荣有这样的想法后,于2006年派专家们找到了徐文荣。

    事与愿违的新闻发布会

    如果细心推算,围绕圆明园的对立争论实际上已经喧嚣了30余年。争论主要在上文提到的“复建派”与“废墟派”之间展开,但最终没有形成定论。双方重要的学术观点还被编成《圆明园重建大争辩》,供各自派别的支持者分享讨论。

    “复建派”观点认为,由于历史原因,圆明园遗址在很长时间内曾被很多单位侵占,导致遗址破坏严重。由于缺乏系统的保护,圆明园现今已寻不到“万园之园”痕迹。既然没人真正见过圆明园,若让大家看到原来圆明园这么美丽,再与北京的遗址公园作对比,那么圆明园的教育作用不会减弱,只会加强。而且新园与旧址的强烈对比更能起到警示教育作用。

    “废墟派”的观点则认为,无论出于国人的感情考虑,还是从遗址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考虑,保留现状是最好的方案。如今中国并不缺乏美丽的园林,若将圆明园修复一新,或是择地重建,都只是锦上添花而已,意义不大。而保留一个残缺的圆明园,符合文物保护原则,又能给国人一个承载记忆、缅怀历史的圣地。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徐文荣宣布不再担任横店集团掌门人的次年,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做出规定:“不可移动文物已经全部毁坏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遗址重建。”

    而“复建派”与“废墟派”旷日持久的争论也让徐文荣团队有所耳闻,因此当“复建派”主动提出合作后,徐文荣给出了一个介于两派观点之间的新思路。

    “最初的设想是,按1∶1的比例建设一个占地6000余亩的圆明新园,预计总投入200亿元,其中,70亿元用于基本建设,这包括超过16亿元的土建费用、44.7亿元的土地费用以及公共配套设施等费用,其余130亿元用于圆明园流失文物的回收和复制。”徐文荣回忆说。

    2007年的这一年“复建派”的腰板挺得笔直,在他们看来,即将启动的异地重建工作对圆明园的保护有百益而无一害,而且能够让圆明园做到和过去“神似”。

    在向东阳市有关部门报请相关建设手续的同时,2008年2月18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徐文荣将其重建圆明园的计划和盘托出。

    这一做法当即招来圆明园原址管理机构、“废墟派”以及旅游文化相关业界人士的指责和非议。一时间“商业炒作”、“劳民伤财”、“商人沾满铜臭味的破坏”的声音如乱箭齐射,箭箭都命中当时毫无防备的徐文荣。

    有争议即为热点,热点即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有记者通过调查发现,此项目的审批手续尚处在报批当中,而计划在2013年落成的圆明新园,其部分子项目在发布会召开之前便已筹建完成。

    国土资源部得知此事后,立即叫停了横店有关建设动作,理由是“存在违规立项”、“用地申报违反国家供地政策”、“规划用地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问题。

    壮志未酬心不死:“梦想从未止步”

    事实上,承载着徐文荣今生最后一个梦想的项目被叫停后,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保持着独酌苦涩的状态。

    他曾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我心中的苦,是不被人理解,我心中的痛,是因那些在台上不为老百姓做事的官员,而为我们党感到心痛,我的伤感与遗憾,就是那些明明能给老百姓带来好处的事情为什么不让你做。”

    结合数据模型的计算结果,徐文荣认为,如果新项目能按初始计划落地,一年光门票收入就有30亿元。再加上剧组来拍戏带动文创产业发展,一年又有150亿。还能带动当地3.6万人就业。

    不仅如此,为了能够与圆明园实景更加接近,横店四共委曾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收集了海内外大量珍贵的文史资料,包括完整的圆明园建设图纸等,其中不少来自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和一些国家级的博物馆,还有一些史料是此前未被公开过的珍藏。

    “虽然圆明园被毁,但集团自身的努力,弄清了圆明园的126个景点资料。相关工作人员还到圆明园遗址进行了实地丈量,并在多名文史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先后设计了57张图纸,以最大限度、原汁原味地恢复圆明园被毁之前的场景。此外,横店方面还委托相关制作机构,根据收集到的文史材料,对西洋楼等具体景点制作了4D影片,其目的就是为了留备项目建设时,提供最权威、最直观的影像版的图纸。”徐文荣告诉《民生周刊》记者。

    为了支持本地影视文化产业发展,东阳市政府根据影视产业实验区扶持政策先后两次对实验区范围进行扩容,邻近乡镇的5个村并入横店管辖,尽可能地满足其用地需要。

    对照原有问题在经过系统整改之后,2012年5月,在追加投资后,圆明新园项目重新立项并低调动工。

    “已经开放的春苑占地2600多亩,其整个土地审批手续已全部完备,其他建设区域的土地审批手续根据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进程也在不断申报中,预计到2016年底全部开园前将完成所有合法手续。”徐文荣身边的工作人员透露说。   

    《民生周刊》记者注意到,徐文荣在参加5月10日举行的启幕盛典时向外界介绍称,圆明新园是横店四共委投资300亿元按1:1比例恢复北京圆明园95%建筑群。通过对比2008年新闻发布会的内容不难发现,重新启建的项目在资金与用地上都有所增加。

    根据横店四共委规定,圆明新园每年的营业收入除了上缴国家税收和正常的运营开支外,剩余部分募捐给文荣慈善基金会,用于支持横店的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同时还要拿出部分收入到海外回购圆明园流失的文物。

    “未来横店老百姓要过上香港居民一样的生活,而且受圆明新园欢迎游客不仅是全世界的中华儿女,还有那些不忘记历史、爱好和平的所有地球人。”80岁的徐文荣如孩子般真诚地说。

圆明新园和它的掌门人
徐文荣列传
“圆明新园不是我的私人花园”
圆明新园“新”在文化科技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