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年前,古斯塔夫·拉尔森和阿瑟·格布尔森在瑞典哥德堡开启了属于沃尔沃的奇幻之旅。这个意为“滚滚向前(Volvo)”的品牌,终于在2010年让自己家用轿车业务的心脏,跳动在了中国的大地。
吉利满怀欣喜地拥抱这个远道而来的兄弟,欣赏着它高贵低调的品格,但中国车主们对这样的低调似乎并不感冒。
2010年以来,除了在2012年受欧债危机影响销量有所回落,沃尔沃在华销量一直保持增长态势。2013年,沃尔沃在华销售同比增长46%,今年前4个月,同比增长30%。然而,这些看上去很美的数字却无法让沃尔沃高枕无忧,原因就在于耀眼的增长率背后,没有同样耀眼的绝对数量。6万辆的全年总销量,既无法与豪华车系第一阵营的ABB(奥迪、宝马、奔驰)比肩,也无法与其在欧洲2.5%的市场占有率相媲美。
还在吃“安全”老本
沃尔沃一直以低调形象示人,其目标消费群体特征也被简单归纳为“安全、低调、高品位”。这原本没什么问题,在欧洲也所向披靡。但显然它忽略了中国是一个新兴市场。新兴市场的特点就是消费者在对所有产品都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哪个出名买哪个,既然大家都买,就算不是最好,也不会太差。
沃尔沃1994年进入中国,2006年实现国产。然而在中国的车主中,却没有形成与这样悠久历史相匹配的品牌认可度,这与沃尔沃始终没有拿出一颗心,与中国消费者认真相处直接相关。沃尔沃在中国一直是一个“小众”的品牌。爱它的人对它赞不绝口,不爱的,思索半天,怕也只能说出“安全”二字。
有意思的是,欧洲人似乎比中国人更加信奉“酒香不怕巷子深”,对此一直放任自流。相对于在“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中被当作豪车代表、任何人都能脱口而出的竞争对手,沃尔沃的品牌认知度明显低得多。
欧洲人在这样的品牌战略里浸淫了80多年,加上其本身注重实用的群体特征,自然十分买账。可在欧美市场已接近饱和的情况下,沃尔沃要想突破自己,必须在短时间内打动中国市场,再单纯依靠时间和口碑的力量,怕是来不及了。
沃尔沃在中国的营销活动主要集中在体育领域,无论是赞助高尔夫公开赛和全球帆船赛,还是在2012年签约林书豪为自己代言,都体现了这一倾向。而它在高端经济和高雅文化领域,却鲜有动作。营销方式单一,受众面小,也是其“不得不低调”的一个原因。此外,沃尔沃的产品线不够丰富,例如,在D级车市场,沃尔沃一直没有推出有竞争力的车型,这使得很多高端用户对它的爱无处安放。
因此,沃尔沃的“小众化”在中国,一方面是其主动选择的产品定位,另一方面,也是它不得不接受的市场现状。
迷失在“价格战”里
衡量汽车是否豪华的指标有很多,如排量、轴距等。其中,价格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对于爱惜羽毛的豪车品牌,为了维护品牌形象,一般不轻易参加价格战,必要时,甚至会加价销售。
而沃尔沃自2010年起,频繁掀起降价风潮。这种饮鸩止渴的促销方式,虽然在短期对销量有所助益,但长远来看,必将损害沃尔沃的品牌形象,甚至跌出豪华车的阵营。毕竟,格调本身就是豪华的一个重要象限。喜欢开豪车的人固然在乎车好不好,但毫无疑问,他们同样在意开车带来的感觉好不好。
终于在销量增长的迷醉里清醒过来的沃尔沃,将“不打价格战”的声音喊得此起彼伏,但品牌形象重塑之路,需要的显然不只是一两句无关痛痒的呼喊。
相较于家庭观念较重的欧美用户,中国的消费新贵们显然更注重个性化与自我体验。“沃尔沃正在主动改变以往清高、自我的形象,车型设计不再固守原来的风格,更重视注入时尚元素,贴近以‘90后’为代表的年轻消费者的需求。”李书福说。改变设计容易,深入人心不易,对一个市场的消费习惯的培养,路漫漫其修远兮。尽管如此,沃尔沃的此番努力,也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开始。
很多时候,“小众化”被看做一个褒义词,似乎和专业、专注、品味、身份等同,但看看沃尔沃在欧洲市场的驰骋和苹果在全球的风靡,不得不说,“小众化”与“品味”之间不能简单画上等号。做好自己产品的同时引领和提升大家的品味才是“有品”的最高段数,品味与销量原本就该是相互依存而生,而不必被置放到鱼与熊掌的位置上。孤傲地唱独角戏和莽撞地向前冲,未免都太过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