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学校有“老虎”

暴力事件之外,每天发生在校园的言语侮辱事件亦不计其数。然而,给孩子造成最大伤害的,则是来自于老师和同学的歧视。

本刊记者 刘伟鹏 《 民生周刊 》(

    “外围环境是每一个成人营造起来的,大家一起使力,把它造得牢不可破,然后来围压我们的孩子。”

 

    孩子一天中最难过的时间是哪一段?有多少父母明确地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在出门上学前磨磨蹭蹭,毫无快乐可言?

    某教育机构1月初发布了一份题为《孩子,你为什么不愿上学》的研究报告。报告称,很多孩子一天中心情最沉重的时段,是他准备出门上学的时候。无论孩子的个性多么开朗,当他意识到将要前往学校上课的时候,心情会瞬间变得黯淡。而那些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受到重视的孩子,处境可能会更糟。

    但是,对于这些,父母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是什么挤压了孩子的内心?孩子究竟在学校遭遇了什么?

    琳达的畏惧

    最近几天,罗方明显感觉到女儿琳达的抵触情绪。琳达今年5岁,上幼儿园大班,罗方发现琳达出现畏学情绪,是在1月14日,那天罗方的母亲正好从老家来京。

    那天,琳达在穿鞋一项上就用了5分钟时间,通常她只需要1分钟就能完成。接着是收拾书包,琳达一直在桌前磨蹭。她的举动激怒了罗方,罗方问琳达是不是不舒服,琳达低着头不吭声,两人对峙了差不多5分钟。这样一来,琳达那天上学的时间比往常晚了半小时。

    在路上,罗方反复询问,琳达才说出不愿意出门的原因。

    琳达喜欢画画,班上的陈老师发现了她的天赋,就把琳达编进了绘画兴趣班。但是,琳达不喜欢兴趣班老师的教学方式,对老师讲的内容和方法不感兴趣,也不接受。这样,原本是生活中最有乐趣的事,却成了一个负担。

    最严重的是,陈老师对琳达的态度大为转变。此前,陈老师对琳达很亲密,当琳达对绘画兴趣班抗拒并几次吵闹之后,陈老师感到非常尴尬。琳达感觉到了老师的态度,所以对学校产生了畏惧。

    罗方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但琳达和老师之间的隔阂已经形成,想马上消除,并不容易。通过朋友介绍,罗方把她的困惑讲给了一个专门从事儿童行为心理研究的机构,这家机构当时正在做一个主题为《孩子,你为什么不愿上学》的问卷调查,琳达遇到的问题,正是她们的研究范围。

    培训可能抹杀创造力

    根据这家机构的研究,平均每4个孩子就有一个受过“畏学情绪”的困扰。其中,靠自己调整度过的占到80%。这些孩子中,因幼年时的畏学而对学习造成困扰的,占到了40%,另有6成左右的孩子,则因父母的及时干预回到了正轨。

    他们认为,造成孩子畏学的原因分为3大类、共6种,一类是暴力伤害行为,包括肢体接触暴力、语言暴力和行为歧视;第二类是大众普遍行为对个体的压力及制度对个体的影响;第三类是成人化信息的包围。其中,第一类原因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常人稍加留意便能注意到,第二类原因隐藏在表象之下,需要借助数据分析才能明白其影响和意义,而第三类原因,也是这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它解释了为什么孩子在没有直接受到肢体和心理伤害时,还容易畏惧上学,情绪低落,并且有恶梦等情况的发生。

    琳达所遇到的问题属于第二类原因,即普遍行为对个体的压力。通俗的解释就是:对于某一类事物,一般公众会形成大致相同的看法,并给出大同小异的分析和判断,再根据判断采取基本一致的行动,而有一些人的价值判断和行事方式完全不同于大众,他们有自己的看法和行为方式,往往这一类人会遭受来自大众的压力,从而产生困扰。

    大成心理研究中心的儿童心理研究专家贾芝长期从事儿童心理教育,她认为,琳达就是这种大环境对小个体侵害的受害者。“琳达对绘画有自己的理解与表现方式,她的绘画是天然的,是没有加工痕迹的,这是我们一般称为的天赋,但老师和家长,希望对她进行培养,培养方式让她不适应,从而变得消极,影响到她对人际关系的处理,以及对其他事物的积极性。”这是贾芝认为的目前教育使孩子恐惧和抵触的一个原因。

    在谈及这种行为是否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时,贾芝说,这是肯定的,它极有可能毁掉孩子对绘画的爱好。但在《民生周刊》记者进行的随机采访中,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天赋感到骄傲,担心在他们小时候不加以培养,可能会剥夺孩子未来的发展机会。“但实际上,他们更应该考虑的是,专门学习是否会毁掉孩子对绘画的天然爱好。”方圆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启明也如此认为。

    英国教育专家肯·罗宾逊在题为《学校如何扼杀了创造力》的演讲中谈到,好的创造力,往往在孩童期过后就被成批量地杀死了。贾芝认为,这也是目前培训教育中的大问题,对于培训带来的伤害,中国家长们从来都忽略不计。

    研究报告给出的结论是:在天性与文化所构成的矛盾中,家长们总是把文化排在前面。在现在与未来的选择中,家长会选择牺牲现在,只为对付明天。他们认为,与此后漫长的一生相比,孩子最初那几年的快乐时光是可以牺牲的。

    制度之伤

    在各种造成孩子畏学的因素中,最无解的一个是学校制度的影响。研究人员接触过的案例中,与琳达同校区的几个孩子是这个问题的受伤害者。他们不愿意上学的原因更隐蔽,其父母是经过了多次交谈,并且是在专业的指导下运用了沟通的方法,才得知原因的。

    一位姓邓的家长也是因为孩子发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才找到研究机构的。孩子名叫邓晓林,去年年中开始闹着不去上学,整个小区都知道了。“不去,就是不去,怎么哄都不行,打也打了,骂也骂过,有时打得楼上楼下都知道。”到了去年11月,邓晓林的父母开始寻求帮助。

    研究机构花了近20天的时间调查分析,最后他们得出结论,这一类孩子之所以厌学是“学校制度对孩子的影响”。

    学校制度对孩子带来的首要影响是‘官本位’和功利主义教育的蔓延。这里的“官本位”是指,升学率等指标是校长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能否升级的要素,具体说就是与校长的官职有关。市重点学校的校长是处级,区重点是副处级,而普通学校校长仅为科级。而且,获得重点名号的中小学校,会享有各种优惠政策照顾。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内部就成了一个封闭的权力结构。一般来说,老师带毕业班有奖金,升学率对教师也有很大帮助,可能会给他们带来某些“软性收入”,而无论是哪一种,都会引起老师之间的竟争。

    老师们的竞争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其行为是在鼓励学生之间软硬条件的竞争,要超过别人,要提防别人的超越。时间一久,孩子们的价值观发生变化,开始不屑于与人交往,而只追求最功利的目的,对权力、金钱表现出与实际年龄不符的膜拜。“这往往使孩子们从小就区分阶层,标准则以金钱和权力为主,对于家庭条件一般甚至较差的学生来说,压力可想而知。”贾芝说。

    邓晓林的父亲说,邓晓林明年升初中,一年前家里就开始托关系,现在虽然是电脑随机筛选,但有关系的学生可以避免进入电脑筛选系统。“我们觉得不公,孩子呢,对此更难接受。”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以北京为例,市重点中学、区重点中学以及少数高校附属中学等优质教育资源数量有限,对于孩子来说,这种对其人生具有重大影响的竞争,使他们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但学校并不愿意承认孩子不想上学是由学校制度引起的。琳达所在小学的校长表示,他并不认为孩子不愿上学是由于学校的压力,同时他也表示,研究机构所说的问题不可否认,但解决这一问题,并不是一两天能完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它与更深层次的制度设计有关,如果深层制度不变,谈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就是空谈。

    歧视是第一暴力

    引起孩子畏惧上学的原因中,最广泛被提到的是发生在学校的暴力事件。这些暴力事件包括肢体行为上的暴力、语言暴力和歧视行为3项,发生范围为老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2013年发生在国内的学生暴力事件达10多起,造成10几个人伤亡,施暴人群包括学生、社会人员等,另有10多起伤害事件来自教职人员。而发生在学生之间的伤害事件,则多达近百起。

    有据可查的事件之外,每天发生在校园的言语侮辱事件则不计其数。然而,给孩子造成最大伤害的,则是来自老师和同学的歧视。

    贾芝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她们在做调查问卷时,一个小男孩塞给她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恨他们,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有钱有什么了不起?我恨老师,为什么以貌取人,我不想让妈妈骑着电动自行车来接我,他们笑话我,老师还调我到后排,我不敢告诉妈妈,我怕她伤心。”

    写这张纸条的男孩姓孙,他的父母是外地来京工作人员。当贾芝和男孩父母沟通此事后,孩子的母亲哭了,说他们其实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每次接孩子时都尽量等在离校门远一点的地方,碰上家长会也会穿得尽量体面一点,就是为了照顾孩子的自尊心。

    小孙的妈妈难过的是老师的态度,像她们这样的一般工薪家庭,老师是不大爱搭理的。“其实平常也不少往她那里送东西。”

    研究表明,来自同学和老师的歧视是造成儿童伤害的头等元凶。研究认为,在孩童时代,学生如同幼兽,自控能力不强,有时凭动物的本能进行接触,他们的肢体接触行为如同幼兽间的撕咬玩耍,是自然生长的一部分,带来的伤害有限。然而,来自精神方面的打击,比如他所认为的权威人群的否定和刺激,对孩子的影响则可能伴随终生。

    成人世界的信息压力

    一位姓秦的家长认为,外在环境对孩子造成的压力,可能也是孩子不愿出门的一个原因。

    这位家长举了一个例子:加拿大摄影师乔纳森·霍宾(Jonathan Hobin)曾拍摄过一组名为《在游戏室》的摄影作品。在作品中,摄影师让孩子站在一间空屋子的中间,四周是当天发生的国际国内大事,如朝鲜导弹事件、巴以冲突事件、校园伤害事件等各类头条新闻,形式有报纸头条、电视访谈、广播等。

    结果,在拍摄完的照片中,孩子们的面孔大都紧张甚至惊恐,由于被铺天盖地的信息包围而显得弱小无力。“孩子们每天睁开眼,接受的就是这样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各种媒介铺天盖地而来,你说能对孩子的情绪和心理没有影响吗?”

    家长的担忧不无道理,在《孩子,你为什么不愿上学》的研究报告中同样提到了这一问题,他们把其列为影响孩子情绪的最可悲因素,因为这种因素几乎不可避免,无处可躲。

    “外围环境是每一个成人营造出来的,大家一起使力,把它造得牢不可破,然后来围压我们的孩子。”贾芝说,这个命题之前也有机构研究过,但很少把它和孩子的厌学情绪联系在一起。最近,日本一家机构对这一命题投入了大量资金,并扩大到孩子的叛逆行为与青春期反应。“希望用以警示成人们,要注意我们自己营造的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学校有“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