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致命”的空鼻综合征

文 / 胡飞 《 民生周刊 》(

    如果鼻甲过于肥大,你可能是个令人讨厌的打鼾者,需要去医院进行鼻甲切除手术。而如果鼻甲失去过多,你将可能患上空鼻综合征,甚至成为一个杀人犯。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空鼻综合征首次被提出,其英文名为empty nose syndrome,是一种慢性疾病。病患因鼻甲过度切除造成鼻腔宽大,伴随反常性鼻阻等症状。由于X片上的鼻腔显示为空洞状,故名空鼻综合征。

    温岭杀医案的凶手连恩青,正是接受了双侧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微创切除术。在手术结束后的一段日子里,他经常感觉身体不适,并迁怒于主刀医生。连恩青的行为是否与空鼻综合征有直接关联尚不能定论,但如果罹患此病,确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鼻腔有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加温空气温度及润湿空气水份的功能。如果鼻腔过度通畅,鼻腔就会丧失固有功能。空鼻综合征常见的症状有鼻阻塞、鼻腔干燥感、结痂、鼻臭、嗅觉障碍、呼吸时鼻腔及头面部疼痛等,程度因人而异。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窒息感、睡眠呼吸障碍、睡眠障碍。病患者无法集中注意力,甚至出现易怒、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空鼻综合征是由于医生的诊断、治疗工作实施不当所引发的疾病。病患发病前都接受过不同类型的鼻甲手术,其中下鼻甲切除术后的病患者约有20%会发展成该病。一项数据指出,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1996—2000年间被诊断为空鼻综合征的病患者达14例。这些病患均经历过包括鼻甲切除性手术在内的各种鼻腔手术,其中近半数已经伴有精神压抑症状。

    遗憾的是,空鼻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认为,鼻腔黏膜面积减少、黏膜末梢神经数量下降,以及鼻阻力的改变,可能共同参与致病,改变鼻腔中空气流动模式,使气味粒子不能到达嗅区,从而降低了鼻腔呼吸及嗅觉的有效性和舒适性。

    此外,空鼻综合征没有公认的诊断标准,主要依靠病患的症状、体征以及既往手术史。因目前尚未有公认的关于鼻腔感觉、鼻阻力以及鼻甲切除程度的相关研究,缺乏客观的诊断依据,只能依靠耳鼻喉科医生的判断。

    空鼻综合征的治疗十分困难。一般治疗联合鼻腔清洗和药物使用,以尽量保持鼻腔润湿干净,同时应对有抑郁、焦虑的病患者给予心理支持。保守治疗可缓解症状,但基本不能达到满意效果。严重的病患者往往需要进行鼻内修复手术,以期提高对空气的加温、加湿、清洁作用,最大程度减轻症状。

    由于该病属于医源性疾病,医生在治疗中保护病患者的鼻甲,是预防空鼻综合征最重要的方法。对于鼻腔疾患,应首先采用规范的保守治疗方法,确实无效的情况下再采取手术治疗,应杜绝任何无限度地扩大鼻腔容积的手术方式。

    然而,空鼻综合征并非不治之症,部分病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与个人心理因素有关。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黄学勤指出:“在充分认识和了解的情况下,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病患者的症状是可以改善的,甚至可以痊愈。”

难产的准生证
舞场如战场
“致命”的空鼻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