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拓荒者”冯火秀

本刊记者 冯国政 《 民生周刊 》(

    河南省汝州市“娘娘山森林公园”和“秀美生态园”坐落在黄河、淮河、洛河的分界岭,历史上曾经是汝州八景“春日桃源”、“妙水春耕”所在地,如今已成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

    不为人知的是,这里曾经是荒凉破败的“关庙文革林场”。1966年,当一个山里娃回乡后,决心将之改头换面,于是就有了今天的景致,这个山里娃就是冯火秀。

    “我是山里长大的娃娃,大山是我家。六十年代,在我离开的那一刻,我就曾诺一定会回来。” 冯火秀说。

    为了兑现自己的诺言 ,1996年退休后,他回到了大山,从当年的村支部书记做到了原临汝县化肥厂厂长,又从汝州市委常委、磊裕公司董事长、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变成了今天的“拓荒者”。 

    追忆往事,1966年的 “关庙文革林场”依旧让他记忆犹新。十余家承包户仅靠数十亩薄地度日,维持现状;成片的果树由于树龄老化,大部分已经枯死;绿化树、经济林由于管理不善,大部分被人为采伐;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当年的万亩林场土地仅剩不到2000亩,且大部分已被撂荒;承包户“吃饭靠烧柴,吃水靠肩挑,有路不通车,没电靠点灯”。

    见此现状,冯火秀当即向村干部表示要征求承包户意见,承包林场,承诺用十年时间让它变成汝州市的后花园。

    不顾亲友反对,冯火秀在时任村支部书记张文松和村委会的支持下,以高出原来几倍的价格承包下关庙林场,并将其更名为“娘娘山森林公园”和汝州市“秀美生态园”。 

    曾经的场长冯老虎、冯次会在劝说无果后,也随他回到当年“战天斗地”的地方。万事开头难,没有房子,他们在60年代的残砖烂瓦上围上塑料布;山里蚊子多,他们就在晚上睡觉前用麦秸把屋子熏熏再睡;没有水,他们到一公里外的废弃水塘去刮水。

    “条件可以改变人,人也可以改变条件。说心里话,我们已经60多岁了,在家不愁吃、不愁喝,老了为啥还要逞能呢?因为我曾经是支部书记,冯老虎和冯次会是曾经的林场场长,这里有我们的希望。”冯火秀说。

    “为了节约开支,树窝是自己挖的,树是自己栽的,土地是自己动手平整的,米是用石磨自己推的。条件是我们自己改变的。”

    一番劳作下来,他们整理改造土地1.2万亩,先后种植用材林10万棵、绿化林2万棵、各种果树11万棵、皂刺1.5万棵、金银花60亩,打井2眼、蓄水池7个,建起了办公楼、护林房、传统文化培训中心、游乐园、小木屋,修复了娘娘山,建起娘娘山森林公园、抗日战争时期的战壕、分水岭、老母洞、原日本侵华马场、无名女八路墓 、二十四孝长廊等多处景点和传统道德教育基地。先后举办各种讲座、培训班20多期,有近2000名中小学生和社会人士在这里接受过传统思想教育。

    关庙村支部书记冯社奇说,自从承包林场后,冯火秀每年都要拿出一部分退耕还林补贴款资助村里有实际困难的村民和学生。今年,他又同村委会共同成立“红领巾”爱心基金,拿出大部分林场收入,捐献给村里考上大学和交不起学费的大学生、贫困户,帮助他们早日完成学业,回报社会。

    “常言说‘人过七十日落夕’。植根大山、回报大山是我的人生梦想所在,今天我做到了。同时,我也规划好了秀美生态园的明天和我自己的明天。”冯火秀说,“我今年已经73岁了,一天也不能虚度,要下决心把能做的事情做好。”

    冯火秀希望到2021年,他的生态园可以实现年收入300万元的目标,新增植树造林面积1000亩。他还希望建设一个功能设施齐全、可容纳200位老人的养老院,为老人提供一个修身养性、安享天年的好去处。

    “到建党一百周年那天,我决定举办一个庆祝仪式,邀请100位老党员和优秀教师共同为党的生日献礼,同时宣布自己全身退出秀美生态园。但只要我活着,还会一如既往地当好讲解员、见证者,把接力棒交给有责任和爱心的年轻人。” 冯火秀说。

“拓荒者”冯火秀
伊利敞开大门亮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