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宪泉说:“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国家的综合实力、人民的生活水平已大大提高,物质上绝对贫困的人越来越少了,更多的是思想、心灵、道德、文化方面出现的‘贫困’。因此,我们既需要物质扶贫,更需要心灵慈善、文化扶贫。”
马宪泉摸索出一套自己的经商理论:“商海无情人有情,无论你做什么,最终还是靠做人,因为诚信就是利润,做人就是市场。”
2013年5月18日,在全国政协礼堂举办的“和文化与中国梦”高峰论坛上,继明星学者于丹发言之后,主持人宣布进入下一个环节,提到的是一个对公众来说有些陌生的名字——马宪泉。
光头、面目和善、穿着唐装的马宪泉信步走上讲台,侃侃而谈。出人意料的是,这场只有20分钟的以“五和文化与中国梦”为主题的演讲,数次被观众和嘉宾的掌声打断。在论坛结束之前,马宪泉的周围一直围绕着希望能和他继续深刻探讨“五和”文化的人。
对于已经57岁的马宪泉来说,这次论坛的成功,仅仅是“五和”文化的启航,“心灵慈善”的开始。
战火的洗礼
常常笑称自己是“海南山东人”的马宪泉说自己的人生可以用“五从”概括:60年代从农、70年代从军、80年代从政、90年代从商、2000年以后从文,人生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丰富的人生阅历可以改变很多东西,但不变的是“对于祖国深沉的热爱”。
上世纪50年代,马宪泉出生在山东德州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经历过战乱之苦的父母给家里唯一的男孩马宪泉取了一个跟其他乡下娃不一样的小名——“和平”。
自记事起,饥饿一直伴随着马宪泉的童年。“小时候,我觉得最幸福的生活,就是能吃上一顿饱饭。”马宪泉回忆道,“那个年月,逃荒讨饭的人特别多,每当有逃荒讨饭的人路过家门口,母亲总是会拿出整个的窝窝头送给他们。那时候,一整个的窝窝头有多金贵啊。可是,母亲总是说:‘凡是讨饭的人都不容易,这个窝窝头可能会救别人一条命呢,人命大过天啊!’”一天天一年年,看着那些逃荒讨饭的人感恩的笑与泪,年幼的马宪泉慢慢读懂了母亲教给他的人生最重要一课——善良。
17岁那年,高中毕业的马宪泉应征入伍,在当时,“那是可以轰动全村的大事”。 参军的第二年,他被选为报务兵,“当年全团几千人,只选了我一个”。事实上,报务工作要求的精密度极高。在这个千里挑一的职位上,他一干就是8年。“只有极短的时间去反映,然后把声音信息转变成文字记录,听错一个音,可能就会导致整个行动的失败。”
“这是人生道路上一份极其宝贵的财富。”这段经历让他养成了一个习惯,“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做到完美。细节决定成败。”
不过,小名“和平”的马宪泉却没有和平地度过自己的军队生涯,1979年,他所在的部队奉命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亲眼目睹那么多年轻饱满的生命,还没来得及绽放就在瞬间血肉横飞地结束,“满脑子缤纷的理想主义,一点点化为黑白的生命悲怆,倒下的战友都是一条条活生生的命,都是父母亲一口口饭喂大的。那时候,真切地与生死相邻,我想得最多的是母亲,想起她递给饥寒交迫的路人那一个个馍,想起她说‘人命大过天’时的慈悲。”正是这场战争的洗礼,让和平的种子在马宪泉的心里“扎了根”。
商海沉浮
1982年,28岁的马宪泉回到了德州,进入一家棉花加工厂当起了工人。此时的马宪泉依然没有放弃学习,他要上大学。然而,由于多年接触领域的不同,他第一年考试数学仅得了12分、英语0分。可马宪泉并没有放弃,经过努力,他居然在第二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四所大学的录取资格。他也顺利地从工厂进入到地区供销社,成为了一名国家干部。“一个农村孩子吃了国家饭,不仅父母荣耀,连同全村乡亲脸上都光彩了。”马宪泉回忆说。
然而,正当所有人都认为他前途无量的时候,仅仅因为一个小小的误会, “气盛”的马宪泉选择了离开他为之奋斗8年的“铁饭碗”。
马宪泉陷入了人生第一个低谷,他在德州自己住的那条街上开了一个门市部,卖衣服、卖鞋、卖副食、卖啤酒……“不敢告诉家人,也遭受很多人的非议”。在经历了8个月骑三轮车四处送货的生活后,马宪泉又做出了一个在当时人看来胆大包天的决定:闯海南!
1992年秋,在琼州海峡的轮渡上,36岁的马宪泉满怀理想,到建省不久的海南大特区创业,开启了人生崭新的一页。
新的开始,新的希望,也意味着零的起点,之前所有的工作经验、人脉关系、地位身份统统都归了零。他卖过珠宝,做过古文字画收藏,还曾经靠借钱度日。几经沉浮,马宪泉创办了海南和平龙文化旅游开发公司,也成为海南省颇具影响力的企业家。
搏击商海20余年,见惯了身边朋友的起落浮沉,马宪泉摸索出一套自己的经商理论:“商海无情人有情,无论你做什么,最终还是靠做人,因为诚信就是利润,做人就是市场。”他说,“现代企业最难做到的就是老板和员工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因为多数老板不懂‘把人当人’,他们通常把人当作赚钱的机器。所以,一个企业要有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主义的福利、资本主义的市场管理和传统文化的境界。”
如今,奔波半生的他,本可以像身边很多朋友一样,工作之余打打高尔夫、打打麻将、满世界跑跑享受人生。可是,强烈的家国情结,驱使他再一次出发。
“超越自我,需要有不断将人生归零的勇气。”这一次,马宪泉选择了从文。他说,选择文化,一是因为自身喜欢,几十年一直保留着看书学习思考的习惯;二是出于责任和担当,希望薪传文化,匡扶人心。2008年开始,他从企业管理中脱身,把精力更多地投向社会事务,担任了海南省政协委员、三亚市政协常委等职务。通过不断的学习、研究和写作,他已经出版《智慧三十三书》、《三十三观音传奇》两本书籍,在文化界广受好评。
文化扶贫
在很多人眼里,马宪泉是一个积极入世的企业家、活动家、文化学者,为公司的事、为朋友的事、为公益的事,天天忙忙碌碌。其实,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的身上保留着一份出世的情怀,一份商人少有的清静和警醒,几十年来无论身在何处,无论身为何职,他都没有停止过观察和思考。
2008年,马宪泉率先提出了“文化慈善”的公益理念,“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国家的综合实力、人民的生活水平已大大提高,物质上绝对贫困的人越来越少了,更多的是思想、心灵、道德、文化方面出现的‘贫困’。因此,我们既需要物质扶贫,更需要心灵慈悲。”
尤其是做企业这些年,马宪泉的体会特别深。这些年,马宪泉一直热心公益,从没有停止慈善的脚步,支援灾区;援助敬老院、希望小学;资助智障儿童、贫困大学生……多年的公益活动下来,马宪泉发现,很多弱势群体,比如敬老院的孤寡老人、智障学校的孩子、希望小学的学生,经常都会有热心的团体或个人为他们捐款捐物,但却鲜有人呵护关怀他们孤独的心灵世界,他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改善,心灵的苦闷却没有出口,精神世界依然孤独贫乏。
更让他深有感触的是:“公司近些年一直在支助贫困大学生。前些年,受助的大学生经常会给公司负责人打电话、发短信,诉说感谢之情。这几年却越来越少,甚至有些大学生受助四年,毕业了,连一个感谢的短信都没有发来过。”对于马宪泉来说,“做公益不是为了求回报,但让我在意的是这些孩子心灵的健康。孩子们如果连起码的感恩之心都缺失了,将来的路该怎么走?”
在他看来,心灵“贫困”者不在少数,当下多少有身份、有地位、有学历的中国人普遍存在焦虑、空虚、无聊,说到底,都是因为心灵贫乏。
基于这些问题,已过天命之年的马宪泉决定走一条新路——“文化慈善”,因为他觉得,“物质扶贫扶一时,扶不了一生,只有心灵扶贫才能从根本上真正改变命运,让社会人心变得更加美好。”
马宪泉从自己的“五从”人生经历出发,把当下社会的矛盾冲突,归纳为五个方面:人类发展与自然保护的冲突、国与国的冲突、人民内部的冲突、家庭成员的冲突、人心的冲突,然后将和文化贯穿于五者之间,进行细分、归纳、提炼,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药方”——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天人和合。“这五者之间和合共存,唇齿相依,互为因果,超越国界族群,正是一剂解决各类冲突的良药。”他说。
马宪泉也有自己的“中国梦”——“在有生之年,全力宣传、弘扬、践行‘五和’文化,让人好起来,让家旺起来,让国强起来,让世界爱起来,让地球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