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出现的长期雾霾,其污染源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来源于周边的河北和天津等地。因此,“保卫首都”这四个字已经不仅仅是北京面临的任务,而是整个环首都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的重要课题。
河北作为紧靠北京的省份,在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等众多经济项目中有着巨大的区位优势。很多时候紧靠北京,就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动力;但很多时候,北京等地的产业转移也让河北深受其害。
雾霾这个词,在2013年的伊始被人们所熟知。
持续多日的阴霾不仅让口罩的消费量急速攀升,同时,也带火了一批诸如“厚德载雾,自强不吸”、“霾头苦干,再创灰黄”等趣味调侃。
大多数人以为,雾霾天气会随着春天的结束而远去,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据中国气象局发布消息,整个6月份北京雾霾天数达18天,为最近30年常年同期雾霾天数(3.2天)的近6倍,全国多个地方在初夏又一次陷入雾霾的包围中。
根据近期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一份《2013年上半年节能减排形势分析》,今年年初以来,我国发生的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受影响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4,受影响人口约6亿人,在这1/4的国土面积中,华北地区首当其冲。
作为首都的北京,因为空气质量等自然条件恶劣,直接导致了生活幸福指数的急剧下降。如何治理雾霾,成为首都地区一项重要的任务。不过,由于空气、水等环境问题不固定的特点,所以如何治理好这一地区的环境同时成为整个环首都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的重要议题。
现象
如今,“保卫首都”,这四个字已经不仅仅是北京面临的任务,实际上,京城出现的长期雾霾,其污染源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来源于周边的河北和天津等地。
更让人揪心的是,大气污染是环首都地区众多环境问题中最显而易见的一个,隐藏更深的环境问题也悄然而至。
4月26日,环保部等四部委联合编制的《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地下水防治方案》)中指出,当前华北地区的地下水存在严重的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污染一词在这个夏天让国人熟知,前有被镉污染的大米,后有受到污染的土壤,而这一次,整个环北京地区的地下水也未能幸免。
根据《地下水防治方案》的描述,华北平原局部地区的地下水存在重金属超标的现象,主要污染物指标为汞、铬、镉、铅等。其中,京津唐地区被列为地下水重金属超标区域,主要分布在天津市、河北石家庄、唐山以及山东德州等城市周边及工矿企业周围。
除此之外,在北京南部、河北石家庄、邢台等城市周边地区,还存在地下水有机物严重污染的现象。
水污染的问题蔓延整个环首都地区。据了解,海河流域受污染地表水入渗补给是地下水污染的重要原因,2010 年,该流域废水排放量高达49.73亿吨。
为应对华北地区地下水污染问题,四部委提出要在2015 年年底前,初步建立华北平原地下水质量和污染源监测网,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到2020 年年底,全面监控华北平原地下水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状况。
“光靠北京自己解决这些问题是不够的,或者说根本不可能,所以在2008年北京召开奥运会的时候,就已经针对来自内蒙古、山西等地污染进行了治理。”著名环境化学专家、北京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董金狮对记者表示,治理北京的污染仅从末端是不够的,必须加强区域合作,从源头开始做起。
合作
空气是流动的,水是流动的,任何一个环境问题都不是一个城市所能独自面对和改变的。在环首都地区,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重视,这也就成为促成京津冀三地联合的一个契机。
就在上个月,为应对日益严重的雾霾天气,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减少污染物排放等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其中就已经明确提出“建立环渤海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联防联控机制”。
实际上,为应对区域内的环境问题,京津冀三地早已经开始联手。
3月23日,京津两地在天津市签署协议,从多个方面推出一揽子计划,加强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尤其是在改善环境方面,将建立京津环境监测数据及空气质量预测预警信息共享机制,开展环境监测能力项目合作,探索建立重污染天气的应急联动预案。
京津地区环保合作先行,京冀地区也不能落后,在今年的5月22日,京冀双方签署了《北京市——河北省2013至2015年合作框架协议》,在这个框架协议内,京冀双方将联合治理风沙、大气等环境污染问题。
协议中已经明确规定了今后京冀将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合作机制,按照国家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要求,研究成立大气污染防控合作工作机构,在区域排放总量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联合执法监管、规划及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会商、环境信息共享、PM2.5污染成因分析和治理技术等方面加强合作。
“加强合作是好事儿,不过,北京和天津的地域面积都很大,总说污染是河北的事儿也有点儿不妥,我不认为在北京的污染问题上,北京自身就没有问题和责任。”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宋国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觉得,在加强区域合作的同时,更应该加强自身管辖区域内环境问题治理。
治理
环首都地区环境问题的三地联手,成为一种尝试。不过,有业内专家认为,如果将内蒙古、山西等地加入合作范围,对区域内的环境改善效果将会更加明显。
董金狮就向记者建议,在中央的统一协调下,各地方要放弃本位主义,加强合作,共同治理。他认为,各种污染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很多情况下大气污染会引发水污染,水污染又会引发农作物污染,同时各个地区之间也不是孤立的,环境治理更应发挥地区间的相互作用。
1月份雾霾天气过后,社科院专门组织人员研究弥漫京城的雾霾成分,最终,该污染事件被定性为异常天气形势造成中东部大气稳定、人为污染排放、浮尘和丰富水汽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人类污染物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谋,根据中科院的调研,雾霾中的人为排放物有4类被识别了出来:氧化型有机颗粒物,主要来自北京周边;油烟型有机物,主要来自局地烹饪源排放;氮富集有机物,一种化学产物;还有烃类有机颗粒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和燃煤。
其中氧化型有机颗粒物在整个污染过程所占比例最大,为44%,其余三个组分别占21%,17%和18%。
这个结果不仅证实了北京周边地区对京城大气环境的污染不可忽视,也意味着汽车尾气和燃煤等消耗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雾霾之后不久,国内汽车用油标准一时间成为舆论焦点,目前,只有北京地区采用国5燃油标准,天津市在今年年底前才全面供应国4标准车用汽油。为提升空气质量,根据京津地区合作的协议,天津地区将会提升车用燃油标准、发展清洁能源汽车,促进京津地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移动源污染控制研究室副研究员岳欣认为,在整个环首都地区,河北是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在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中,如果油品标准和排放标准可以在京津冀大范围内联动,或者实现区域标准统一,那么效果肯定十分明显。
博弈
环首都地区的合作背后其实也暗藏着些许纠葛。
在过去的2012年,河北引进的5076亿元资金中,仅从北京地区就引进2190.4亿元,占总数的43%,环首都地带已经成为河北发展的主要动力,河北依靠环抱北京的区位优势,在过去的岁月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河北省政策科学研究会副会长马建章称,环京津是河北省具有唯一性的比较优势,应当善加利用。不过,经济收益的同时,环境不可避免地遭受打击。
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冯海波认为,大气污染问题相对突出,与河北省工业结构中水泥、钢铁、建材占的比重较大有很大关联。从现在起,通过10年时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以河北省的产业结构和原煤消耗量而言,这已经是在发展前提下的力度极大的空气治理目标。
据了解,在北京开展能源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北京市原有的重污染企业也有相当部分迁到河北,再加上河北地区本身的产业结构的分布,在整个环首都地区,河北的排污问题远远高于北京、天津。
董金狮告诉记者,“假若一个工厂从北京搬迁到了石家庄,看似距离北京远了一些,直接污染了石家庄,但实际上还是会污染到北京,大气等污染仅从小范围搬迁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董金狮建议,在产业政策的制定上,一定要连续化、法制化、科学化、透明化,去引导企业的行为。一些地方为求短期GDP增长,在招商引资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将明知道有污染的企业招纳进来,这种做法十分不可取。
河北作为紧靠北京的省份,在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等众多经济项目中有着巨大的区位优势。很多时候紧靠北京,就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动力;但很多时候,北京等地的产业转移也让河北深受其害。
一方是力求转移出高污染企业,另一方是希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看似如此简单,实际并非如此。河北也明白,自己已经面临经济发展和污染深受其害的选择。
未来
无论是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的十项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还是北京同天津、河北签订的合作协议,其中一个词语都可以看到它的存在——“联防联控”。
举个简单的例子,燃煤被视为是制造雾霾的元凶之一,从2010年以来,北京市逐步实现对煤电厂进行改造、升级和淘汰。目前,北京市内的煤电厂已基本搬离主城区,年燃煤总量已由2010年的2635万吨下降至2012年的2330万吨,整个四环以内都将在2013年年底前实现无煤化。
不过,相比较于天津每年燃烧约7000万吨、河北燃烧约2.7亿吨来讲,北京地区的2399多万吨对环首都地区污染的作用微乎其微。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京津冀三地区同时行动,于是,也就有了北京先后同天津、河北签署的区域合作协议,也就有了三地“联防联控”局面的出现。
不过,对于频繁出现的“联防联控”,业内专家却给出了些许质疑。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认为,省份之间的合作、联防联控对于环保来说是一个好的开端,不过对它的意义不要期望过高,还需要更广泛区域的合作机构出来才行。
“如何合作?是不是要信息共享?是不是要让步一些权利?是不是由大家共同认可的机构去管理?”宋国君也同样告诉记者,环保是一个很专业的工作,所以,如果要联防联控,必须要走专业化道路,制定出详细专业的细则,光喊口号是不行的。
而且,如果要实现三地环保方面真正的合作,仅靠联防联控是不行的。在北京与河北签订的2013至2015年合作协议中表明,未来,围绕首都经济圈大气治理、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将建立国家层面的协作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部门,对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等生态建设、环境保护项目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
同时,北京也将从自身出发,安排专项资金在河北省环京地区开展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森林防火、林木有害生物联防联治等生态合作项目。
但一切仅仅是开始,协议中确实没有明确的细则规定,所以说,环首都圈的环保合作,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