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四川统筹城乡富民路“科学发展 保障民生”系列报道(十一)

本刊记者 严碧华 《 民生周刊 》(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方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九年前,成都开始统筹城乡改革,范围逐渐扩大到整个四川。几年间,城乡之间差距越来越小,农民生活越来越幸福。本期“科学发展 保障民生” 系列报道聚焦四川,探询发生在那里的富民故事。

    发端于2003年的成都统筹城乡改革,已历时九年。范围从成都蔓延至整个四川;方式从统筹城乡到“两化”互动和统筹城乡结合。

    这些变化最终在经济与民生落地。经济方面,四川迈入了两万亿俱乐部,成为西部经济高地;民生方面更是硕果累累,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百姓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值得关注的是,这九年间,四川还经历了汶川地震。时间定格在2008年,当年记者曾在灾区采访了近半月,所到之处,破败不堪。

    四年之后,记者再次来到四川,昔日的灾区被一幕幕优美的田园风光取代。

    规划下乡

    地平村,西部省份四川一个寻常村落,却总是往来不“寻常”的客人。

    进入这个位于成都双流籍田镇的小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带有明显川西民居建筑风格的小楼。这些小楼依山傍水、自成一格,展现的是一派优美富饶的风光。

    地平村今天的富饶引人驻足,但八年前,却是完全另外一番景象。

    村委会主任肖轻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04年,村集体的经济收入是负数,且达到4万多元。“只有一间办公室,连电话都没有。”

    也就是在那年,肖轻松开始担任村委会主任,因而印象深刻。

    没过多久,历史性的机遇摆在了地平村村民面前,那就是成都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

    成为改革试验区的成都,做的第一件事是科学规划。区别于以往,从统筹城乡层面出发,规划下乡。

    具体到地平村来说,经过充分的调研与论证,按照“三位一体、四态合一”的规划理念,围绕南部现代农业科技功能区的发展定位,统筹考虑小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产宜居等因素,科学编制完善产业、聚居点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等各项规划。

    肖轻松表示,首先是业态上要体现发展性;其次是在生态上要体现相融性;最后形态上体现多样性。

    “在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零星农用地发展‘农家菜园’式庭园经济的同时,规划建设乡村酒店和商业步行街,致力发展商贸、餐饮、休闲娱乐等业态,着力推进一三产业互动发展。综合考虑小区周边生态环境、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等因素,把乡村旅游发展和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确定了现代川西民居建筑风貌,依山建房、伴水而居、以产营境,保持环境原生态,促进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坏境有机融合。”

    而多样性则体现在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了高低起伏的地形面貌并结合住户不同需求规划设计了四种户型供农户建房选择。正是因为有规划科学合理作为前提,地平村走入了快速发展路,因而有了文前的“美景”。

    9月10日,地平村又迎来了一批客人,这批客人是以南充市委书记刘宏建,市委副书记、市长向东率领的南充党政代表团。

    在参观地平村后,刘宏建颇为感概地说:“我们要学习地平村坚持规划引领、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强化产业支撑、创新小区建管机制的做法,要打破对钢筋混凝土的崇拜,充分体现农家情趣、田园风光、农村特色。要立足南充实际,统筹编制村庄规划、聚居点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公共设施配套规划。”

    与地平村一样,位于成都郫县的战旗村,近年来也频频走进公众视野。

    战旗村有个新型社区,是成都市首批规划并启动实施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进入社区参观,记者看到,除了一栋栋漂亮的小洋楼外,还有幼儿园、卫生站、文化站、超市等配套设施,与城市中的高档社区并无二样。

    这些同样得益于规划。据悉,郫县政府采取的做法是帮助村里引进企业进行市场开发,整体规划,让村民集中居住。

    “节约的土地补偿款足够回购房屋,村民基本没有花钱就住进了环境优美的新社区。”该村村干部说。

    事实上,近年来,这种农村新型社区规划逐渐在成都普及开来。

    “以往城市规划只集中于城区和近郊,很少将乡镇、农村纳入进来,导致了农村发展建设的无序状态。实行统筹改革试点后,成都改变了‘规划不下乡’的传统,将规划延伸至乡、村一级,变单纯的城市规划为城乡规划。”成都市统筹城乡工作委员会社会处处长刘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全域成都’是成都城乡规划的指导理念。”刘礼解释说,成都在12400平方公里市域范围内,统筹规划中心城区、中小城市、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同步推进城市和农村的现代化,并逐步建立完善了覆盖城乡的新型规划管理体制。

    产村相融

    科学合理的规划,让村民住进了环境优美的楼房,同时腾出了足够的土地便于发展产业。

    比如文前提到的地平村,按照成都市示范建设“一线一品”的要求,着力培育红樱李、种养业和乡村旅游“三大产业”。

    其中红樱李产业,与其它地方农村合作社类似,主要采用集体或农户自愿以土地和现金入股的方式,组建红樱李专业合作社,由专业合作社来统一经营管理,着力打造兼具经济效应和观光价值的红樱李种植标准化基地。

    地平村村民算过一笔账,这一产业至少可一举两得。一方面种出来的水果有收益;另一方面,优美的风景可以吸引游客过来旅游。

    种养业方面,地平村则充分利用小区周边和小区内8口景观塘发展立体农业,打造了30亩的莲藕种植和观赏鱼养殖基地,既形成小区景观,又实现农民多渠道增收。同时,也将节约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给业主,投资新建商业街和乡村酒店,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

    事实上,旅游业其实早已融入前面两大产业,村里在选择产业的同时,将旅游业设置成前提。

    这三大产业相得益彰,成就了美丽的地平村。

    当地党政领导把这种方式介绍为“产村相融”。不只是地平村,记者在四川采访时,类似名单一大串。

    采访中,广安市广安区代市镇岳庙新村村民王利华喜上眉梢,因为建新村,自己一家搬进了新房。更让他高兴的是,住进新房的他有了产业作依托,而不至于出现住进别墅没有生活费。

    “进村的路通了,我们发展蔬菜产业不再担心运输了。”王利华说。

    在广安区农村,处处可见赤橙黄绿瓜果飘香,丰收在望。

    正是这些与村相融的产业,让当地农村发生巨变。

    广安区区长文建平表示,今天的成绩得益于一系列组合拳。比如,全域、全程、全面规划,做到新村与产业在空间上相融互动;全域统筹规划新村建设和产业发展,做到新村与产业在空间布局上全域覆盖、无缝衔接;集聚、集约、集中建设,做到新村与产业在时间上同步演进;因地制宜推进新村建设,同步培育增收致富的特色主导产业,将产业基地建在新村周边,形成合理的生产生活半径,农民就近从事农业产业化生产,成为农业产业工人。

    据介绍,如今广安区已建成河东20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新启动河西20万亩优质粮油基地,建成4个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形成90余公里的新农村示范带,571个农民新村、13个万亩产业园。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当地新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8500元。“农民真正实现住进了新房子、挣足了钱袋子、过上了好日子。”文建平说。

    不断创新

    住进了洋房,有了可以依托的产业,村民生活变化之大让人振奋。

    这些均始于统筹城乡。

    “统筹城乡”字面上解释是“城”、“乡”,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中,互动发展,以实行“城”、“乡”发展双赢为目的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专家指出,统筹城乡就是要改变和摈弃过去那种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观念和做法,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削弱并逐步清除城乡之间的樊篱,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重大经济政策的时候,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加大对农业的支持。

    经过近九年的探索,四川成效明显,但却并不满足于此,而是积极创新。

    这些从近九年来四川落地的大政方针可以一揽无余。

    2003年,成都开始探索以“三个集中”为代表的统筹城乡改革路径,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2007年6月,成都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此后不久,四川选择德阳、自贡、广元三市进行省级试点,分类探索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户籍制度改革、农民工社保和农村社保、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等。

    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复《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2010年6月,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在成都举行,四川探索出的“三个集中”、“六个一体化”、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以及“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等方式路径,不仅受到国家肯定,也极大地推进了全省统筹城乡工作的进程。

    2011年7月,四川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顺势而为、抢抓机遇,坚持“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基本思路,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作为我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的“重头戏”。

    2011年10月,《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意见》定稿印发。“两化”互动战略在各地进入全面实施、加快推进的新阶段。

    也就是说,2011年,在统筹城乡的背景下,四川提出了“两化”互动,即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两化”与统筹城乡成了当前四川的主要方向。

    8月份,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在《求是》发表《“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走具有西部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要准确把握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的科学内涵。

    他表示,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内在要求是转型提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强调在“新型”上下功夫,转型提升是题中之义。“四川作为后发地区,在发展模式上不能重复粗放增长的老路,必须高点起步、高端切入,以较小的资源消耗、环境代价支撑和推动发展,走出一条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之路”。

    同时,他指出,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关键之举是改革突破,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障碍。“三农”问题归根到底是因为二元体制壁垒导致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要素资源在城乡之间不能自由流动。统筹城乡就是要把农村和城镇发展作为统一的整体,构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的体制机制,解开“三农”问题最核心的症结。这是一场意义深远的社会变革,必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并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冯键接受人民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四川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成就,关键在于每一次发展决策都深刻把握了中央精神,找准了与四川实践的结合点。只有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才能实现四川的跨越提升。“把‘两化’互动、统筹城乡作为统领未来发展的总体战略,作为推进跨越发展的主路径和主引擎。”

首都第二机场之争
机场热难消
机场建设亟待降温
朝阳机场的尴尬
四川统筹城乡富民路“科学发展 保障民生”系列报道(十一)